任务一 安装与配置初始CentOS系统
任务二 认识Linux的文件系统
子任务一 熟悉Linux系统中的目录结构
文件结构是文件存放在磁盘等存储设备上的组织方法,主要体现在对文件和目录的组织上。目录提供了管理文件的一个方便而有效的途径。
第1步:理解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树
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树形结构。最上层是根目录,其他的所有目录都是由根目录而生成的。微软的DOS和Windows也是采用树形结构,但在DOS和Windows中,这样的树形结构的根是磁盘分区的盘符,有几个分区就有几个树形结构,他们之间的 关系是并列的。但是在Linux中,无论操作系统管理几个磁盘分区,这样的目录树只有一个。从结构上讲,各个磁盘分区上的树形目录不一定是并列的。
第2步:对比理解Linux系统的文档结构
有一块硬盘,分成了四个分区,分别是/、/boot、/usr和Windows下的FAT,对于/和/boot或者/和/usr,它们是从属关系;对于/boot和usr,它们是并列关系。
如果把Windows下的FAT分区挂载到/mnt/winc下,那么对于/mnt/winc和usr或/mnt/winc和/boot来说,他们是从属于目录树上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分支。
因为Linux是一个多用户系统,所以要定制一个固定的目录规划,这样有助于系统文件和不同用户文件进行统一管理。
第3步:列出Linux下一些常用目录的功能
/,根目录。
/bin,存放必要的命令。
/boot,存放内核以及启动需要的文件(最好占一个分区)。
/dev,存放设备文件。
/etc,存放系统配置文件(最好占一个分区)。
/home,普通用户的宿主目录,用户数据存放在其主目录中(推荐占一个分区)。
/lib,存放必要的运行库。
/mnt,存放临时的映射文件系统,通常用来挂载。
/proc,存放存储进程和系统信息。
/root,超级用户的主目录(推荐占一个分区)。
/sbin,存放系统管理程序。
/tmp,存放临时文件。
/usr,存放应用程序、命令程序文件、程序库、手册和其他文档(推荐占一个分区)。
/var,在正常操作中被改变的文件。
子任务二 了解Linux系统中的路径规则
在Linux系统中什么是一个文件的路径呢,路径就是一个文件存在的地方 。如果告诉系统这个文件的路径,那么系统就可以找到这个文件。在Linux中,存在着 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第1步:理解绝对路径
绝对路径:路径的写法一定有根目录“/”写起,例如/usr/local/mysql就是绝对路径。
第2步:理解相对路径
相对路径:路径的写法不是由根目录“/”写起,例如,首先用户进入到/,然后再进入到home,命令为【cd/home】,然后用【cd test】命令,此时用户所在的路径为/home/test.第一个cd命令后跟/home,第二个cd命令后跟test,并没有斜杠,这个test是相对于/home目录而言的,所以叫做相对路径。
子任务三 掌握Linux系统中的基本命令
第1步:使用【pwd】命令打印出当前所在目录
在Linux系统中,只显示当前工作的目录,没有显示完整的路径,使用【pwd】打印当前完整的工作路径。
第2步:使用【cd】命令进入文件的目录
【cd】命令是Linux系统中最基本的命令语句,其他的命令语句要进行操作,都是建立在使用【cd】命令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学习Linux常用命令,首先就要学好【cd】命令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cd /usr/local】进入到/usr/local目录。
【pwd】打印当工作目录。
【cd . /】还是当前目录。
【cd .. /】进入当前目录的上级目录。
在上面的命令中,首先进入/usr/local/lib/目录下,然后再进入. /,其实还是进入当前目录下,用【ped】命令查看当前的工作路径,并没有发生变化,然后再进入../,则是进入到/usr/local/目录下,即/usr/local/lib目录的上一级目录。
路径【. /】指的是在当前目录,【.. /】指的是当前目录的上一级目录。
第3步:使用【ls】命令显示文件信息
【ls】是列表的命令,在【ls】命令后加上-l就是以长列表的形式显示出来,内容较【ls】的命令更加具体。
【ls -l】或【ll】显示当前文件夹内文件详细信息。
【ls -a】显示当前文件夹内隐藏文件。
【ls ~】显示文件宿主目录的文件信息。
第4步:使用【more】或【less】命令分屏显示文件与目录
【more】以一页一页的形式显示文件。
【less】命令作用与【more】命令相似,都可以用来浏览文字档案的内容。
【j】以行为单位向下;【k】以行为单位向上。
【ls /etc |/more】让/etc中文件与目录分屏显示,只能向下查看。
【ls /etc |less】让/etc中文件与目录分屏显示,可以上下查看。
【less /etc/squid/squid.conf】分屏显示squid.conf中的内容。
第5步:使用【cat】命令查看文件内容
【cat】通常用于查看某个文件的内容,主要有三大功能:
(1)一次性显示整个文件:【cat filename】。
(2)从键盘创建一个文件:【cat > filename】。
(3)将几个文件合并为一个文件:【cat lilel file2 > file】。
【cat /etc/passwd】查看文件passwd文件中的内容。
【cat /etc/passwd|less】查看文件passwd文件中的内容,可以上下移动,按q键退出。【cat /etc/fstab】查看/etc/fstab文件中的内容。
第6步:使用【mkdir】命令创建目录
【mkdir yhy】在当前路径中创建yhy目录。
【mkdir yhy1 yhy2 yhy3】在当前路径中同时创建yhy1、yhy2、yhy3共三个目录。
第7步:使用【touch】命令创建文件
【touch】命令用于创建的空文件或者修改已有的文件的时间戳,常用方法如下。
【touch fileA】如果fileA存在,使用【touch】指令可更改这个文件或目录的日期时间;如果其不存在,指令会在当前目录下新建一个空白文件fileA。
【touch file1 file2】在当前目录下创建文件file1和file2两个。
【touch /home/file1 file2】在/home目录下创建两个文件。
【touch -t 201601142234.50 log.log】设定文件的时间戳。
【mkdir dirl dir2】在当前目录下创建子目录。
第8步:使用【rmdir】命令删除目录
【rmidr /tmp/test/yhy】删除yhy目录。
【ls /tmp/test】查看目录下的文件及目录。
【mkdir -p d1/d2/d3】依次建立文件夹。
【rmdir -p d1/d2/d3】依次删除文件夹。
我的手机 17:10:35
第9步:使用【rm】命令删除目录或者文件
【rmdir】命令只能删除目录但不能删除文件或非空目录,要想删除一个文件,则要用【rm】命令。
【rm –f /root/dir2/myfile1】使用绝对路径删除文件。
【rm –I /root/dir2/myfile2】-i当删除文件时会提示用户是否真的删除,如果删除,输入【y】,否则输入【n】。
【rm –rf /root/dir1】当删除目录时加-r选项。
【rm –rf /root/dir2】删除dir2子目录,包括里面的文件。
第10步:使用【cp】命令复制文件
【cp】命令用于复制文件或目录。
【cp /etc/grub.conf./】将/etc/grub.conf文件复制到当前目录中。
【cp /etc/passwd /root/passwd.bak】复制文件,并重命名。
【cp /root/*.mp3 /soft/ab】复制扩展名为mp3的所有文件到/soft/ab目录中。
【cp –r -f/root /soft/ab】复制一个目录到另一个目录,同时删除前面已经存在的目录。
【cp file1 file2 dir1】将file1和 file2复制到dir1中。
第11步:使用【mv】命令移动或重命名文件/目录
【mv】用来移动文件或将文件改名。
【mv1.txt2.txt3.txt test3】移动文件。
【mv –t /opt/soft/test/test4/ 1.txt2.txt3.txt】移动文件。
【mv file1 file2 dir2】将文件从当前目录移动至dir2。
【mv /dir2/file1 /dir2/myfile1】将文件改名为myfile1。
【mv /root/abc.jpg /etc/kk】将文件移动到/etc文件夹下。
【mv at.doc abc.doc】将文件at.doc改名为abc.doc。
【mv kk.zip.kk.zip】将文件隐藏。
【mv .kk.zip kk.zip】将文件除去隐藏。
【mb –I 1.txt 2.txt】将文件改名,如果文件已存在,则询问是否覆盖。
第12步:重启与关机
(1)重启命令
【reboot】重启系统。
【shutdown –r now】立刻重启(root用户使用)。
【shutdown –r 10】过十分钟自动重启。
【shutdown –r 20:35】在时间为20:35时重启。
(2)关机命令
【halt】立刻关机。
【poweroff】立刻关机。
【shutdown-h now】立刻关机(root用户使用)。
【shutdown-h 10】十分钟后自动关机。
第13步:查看系统相关状态
(1)【df】命令显示磁盘占用空间。
(2)【free】命令用于显示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信息。
(3)【cat/proc/meminfo】命令查看内存使用的详细信息。
(4)【cat /procuinfo】命令查看CPU信息。
第14步:熟悉以下常用命令及功能
(1)【ls –al /root > file1】将用户root的家目录的所有目录列表保存至文件file1中。
(2)【ls -al /bin | grep in > file2】将文件名中包含in字符的文件名保存至文件file2中。
(3)【cat file1 file2】同时显示文件的内容。
(4)【cat file1 file2>file3】将文件1、2中的内容合并成新文件3。
(5)【head file3】显示文件file3的前十行内容。
(6)【head 15 file3】显示文件的前十五行内容。
(7)【tail 3 file3】显示文件的后三行内容。
(8)【wc –lw file1】统计文件中的行数、字数。
(9)【grep –c root file1】统计文件中包含root的行数。
(10)【find . -name“file*”】查找文件名中包含了file的文件。
(11)【ls -1 | grep-c“file”】查找当前目录中是否有文件名包含file的文件。
(12)【find /bin –size -1000c > myresult】查找是否有1000字节以下的文件,并将查找结果保存。
(13)【find /bin-size 100 -print】查找是否有100块以上的文件。
(14)【find / -user test】查找是否有用户test创建的文件。
(15)【cp /config* /bak】将所有文件名中包含了字符config的文件复制到目录/bak中。
(16)【cut-d: -fl /etc/passwd】提取用户名,统计个数,并将结果保存至文件中。
(17)【ls /bin-al | wc-l】统计/bin目录下的文件目录项数。
(18)【ls -al | per-pi-e's/rootaz/g'】将用户当前目录下的文件目录显示列表中的所有root替换成wqaz,并显示替换结果。
子任务四 挂在外部文件到Linux系统中
第1步:理解挂载的概念
Liunx采用树形的文件管理系统,也就是在Linux系统中,可以说已经没有分区的概念了。分区在Linux和其他设备一样都只是一个文件。要使用一个分区必须把它加载到文件系统中。Linux中树形的文件结构,最顶层是/ 目录。在安装系统时,必须选择把一个主分区挂载在/ 目录下,因为系统需要安装在/挂载的主分区下。否则系统会提示。所以挂载就是把目录和分区连接起来,Linux的文件系统是树形的,安装的系统必须是在/ 目录下,因为/目录下挂载了一个主分区。/目录是树形的根,其他所有目录都是他的子节点。 我们安装系统的时候已经把分区1挂载到 / 目录下了, 而这个时候没有挂载其他任何分区,所以/ 目录下的所有其他目录都在这个分区下,也就是说,在任何目录下读写操作实际都是操作的这个1号分区。如果我们想使用其他分区,就必须把这个分区挂载到一个目录下,这个目录可以是已经存在的目录。
第2步:使用挂载命令的参数
命令格式:mount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其中:-t vfstype 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通常不必指定。Mount 会自动选择正确的类型。常用类型有:
Linux最早使用的文件系统:minix
Linux目前常用的文件系统:ext4、ext3、ext2
光盘或光盘镜像:iso9660
DOS fat16文件系统:msdos
Windows 9x fat32文件系统:vfat
Windows NT ntfs文件系统:ntfs
Mount Windows文件网络共享:smbfs
UNIX(LINUX) 文件网络共享:nfs
自动检测文件常用:auto
OS/2文件系统常用:hpfs
第3步:使用挂载命令选项
-o,指定挂载文件系统时的选项
ro :采用只读方式挂接设备
rw :采用读写方式挂接设备
user:可以让一般用户挂载设备
nouser:使用一般用户无法挂载
使用实例:
Windows 7系统挂载在hdal分区上,同时还挂载光盘和U盘。
【mkdir/mnt/winc】建立挂载点/mnt/winc。
【mount-t ntfs/deval /mnt/winc】挂载Windows 7的hdal分区
【mkdir/mnt/usb】建立挂载点/mnt/us
子任务五:掌握Linux系统中的自动挂载
自动挂载的方式:
关于linux开机之后自动加载挂载的分区,这块,涉及到的文件是/etc/fstab文件
关于这个文件的描述说明如下:
要求:
1)根目录/必须载入,而且要先于其他载入点被载入
2)其他载入点必须为已建立的目录
3)若进行卸载,必须先将工作目录移到载入点及其子目录之外/etc/fstab里面每列大概意思为:
第一列为设备号或该设备的卷标,即需要挂载的文件系统或存储设备;
第二列为挂载点
第三列为文件系统或分区的类型
第四列为文件系统参数,即挂载选项,详细参考man mount.命令,defaults就没有问题,除非你有特殊需求;
第五列为dump选项,设置是否让备份程序dump备份文件系统。0:不备份,1:备份,2:备份(但比1重要性小)。设置了该参数后,Linux中使用dump命令备份系统的时候就可以备份相应设置的挂载点了。
第六列为是否在系统启动的时候,用fsck检验分区,告诉fsck程序以什么顺序检查文件系统。因为有些挂载点是不需要检验的,比如:虚拟内存swap、/proc等。0:不检验,1:要检验,2要检验(但比1晚检验),一般根目录设置为1,其他设置为2就可以了。
任务四
子任务一:进入单用户模式并修改root账户密码
进入单用户模式有两种,下面介绍。
方式一:使用a操作按键进入单用户模式
第一步:进入kernel编辑界面
开机进入GRUB,在读秒的时候,按两次a键,编辑kernel参数。
第二步:编辑kernel启动参数
进入kernel编辑界面,输入空格后,在输入数字1或single,以告诉Linux内核后续的启动过程需要进入单用户模式,然后按Eenter键即可进入单用户模式。
第三步:用【passwd】命令修改root密码
系统无需密码进入单用户模式,使用【passwd】命令修改账户口令。
输入【passwd】命令,然后按Enter键,系统等待输入新的root密码,输入完成后按Enter键再次确认输入新的密码,输入完成后按Enter键即可。
第四步:进入多用户系统
输入【init 3】进入能够提供网络服务的多用户模式文本模式,输入【intit 5】进入能够提供网络服务的多用户模式图形界面模式,测试刚才改过的口令。
输入用户名【root】,然后按Enter键输入修改后的新密码,确认后即可进入系统。
方式二:使用e操作按键进入单用户模式
第一步:进入kernel选择界面
开机Linux读秒的时候。
看到这个界面后,按e键。
第二步:进入kernel编辑界面
再次按e键,进入如下有3个菜单的界面。
第三步:编辑kernel启动参数
按↑、↓键,移动光标至以“kernel”开头的第二行再次按e键,编辑Linux启动级别。
输入空格后,在行末输入数字【1】或【single】,以告诉Linux内核后续的启动过程需要进入单用户模式,然后按Enter键,系统返回到启动菜单界面。
第四步:进入单用户模式
按b键,这时系统开机无需密码,进入单用户模式。
第五步:使用【passwd】命令修改root密码
输入【passwd】命令,然后按Enter键,系统等待输入新的root密码,输入完成后按Enter键再次确认输入新的密码,输入完后按Enter键即可。
当确认两次密码输入一致后,会看到“successfully”即修改密码成功的信息提示。
如果在输入【passwd】后发现,根本没有提示输入新密码,而是直接跳过去,根本没法更改密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默认安装CentOS6.5时seLinux是默认开启的。在seLinux下,passwd是没法应用的,要临时关闭seLinux。
输入【setenforce】关闭seLinux,这样就可以在单用户模式下更改密码了。
子任务二:给单用户模式加密
方式一:明文方式
第一步:打开/boot/grub/grub.conf文件
输入如下命令,在vim编辑器打开/boot/grub/grub.conf文件:【vim /boot/grub/grub.conf】
第二步:编辑/boot/grub/grub.conf文件
在splashimage这个参数下一行添加:password=密码,如图4.7所示。
保存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再次登录到GRUB菜单页面的时候会发现,这时已经不能直接按e键编辑启动标签了,需要使用【p】命令,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才能够对启动标签进行编辑。
方式二:MD5加密方式
第一步:给密码进行md5加密
在终端中输入【grub-md5-crypt】后按Enter键,这时系统会要求输入两次相同的密码,之后系统便会输出MD5码。
第二步:添加md5密文到/etc/grub.conf文件中
将生成的MD5密文复制下来,然后编辑/etc/grub.conf文件,在splashimage这个参数下一行添加MD5密文。
保存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再次登录到GRUB菜单页面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时也不能直接按e键编辑启动标签了,需先使用【p】命令,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才能够对启动标签进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