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学术】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存在的7个典型问题

1.缺乏应有的文献综述

一些学位论文没有文献综述,但作者说,他写的题目找不到相关文献或没有相关文献。其解释有两种可能:一是作者认为前所未有才是创新,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写“填补空”和“没有相似的文献”可以提高文章的价值,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另一种是作者并未下功夫去查阅和学习前人的而却企图走捷径,但事实上,“急于求成”是不行的。一般来说,一篇学位论文要没有好的文献综述是很难有创新的。

2.文献综述没有紧扣主题(避免无效文献)

相当多的学位论文评论不是对特定主题有贡献的文献综述,没有紧跟随主题,没有围绕论文主题来筛选文献,而是全面出击,回顾与本专题有关的整个领域的发展情况,因此,文献综述部分没有界限,篇幅冗长,而不能对论文的价值“加分”,以致综述部分没有反映论文的特点,同一文献综述似乎可适用于多个学位论文中套用。同时,它容易导致写作的随意性,甚至为了追求篇幅,它在文献评论部分增加了内容,使文献综述曲折地占据了很多篇幅,但真正进入主题的文字并不多,说明了作者并不了解文献综述的地位和作用。

3.简单罗列堆砌文献

文献不是流水账,一些学位论文在文献综述中有一个简单的罗列问题,综述部分只列出A说,B说,C说等,然后就没下文看,从这篇文献综述中,我们看不出作者基于文献演进的内在逻辑,作者没有根据文献综述明确得出研究问题,文献综述已成为作者的阅读清单和数据汇编,并已成为相关的学术研究的简单堆砌,表面上很洋洒,但实际上作用是有限的,读者无法看到“问题的来龙去脉”,也看不出“证明的来龙去脉”。所以,文献一定要根据流派、观点进行分类,并且在文献的选取上,一定要选取近五年以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

4.缺乏代表性文献

有些文献综述不是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回顾,寻找合适的论题,而是对已有文献的选择性讨论,特别是对一些权威性和经典性文献的遗漏,权威性和学术性的缺乏,给人的印象是作者没有仔细研究过真正有价值的文献,不熟悉该领域的理论背景和研究进展,对文献的掌握和理解还没了解到位。文献一定要选择大刊,比如C刊或国家社科基金期刊。

5.文献综述和背景描述之间的混淆

一些学位论文将“文献综述”与“背景描述”等同起来。在选择研究问题时,研究生需要了解问题的背景、政策和规定。例如,在研究中国军人工资制度时,有必要收集和整理有关该制度的发展过程和中国军队工资制度的政策法规的信息,但这些都是“背景描述”。由于研究侧重于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来说,材料本身不是“文献综述”,真正的“文献综述”应该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评论和梳理。

6.文献综述只述不评(缺乏作者观点)

有些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局限于对现有文献的简单重复和概括性介绍,缺乏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缺乏对以往研究的优点、缺点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和评论,难以反映其研究贡献,特别是当学术界对研究课题的争论越来越多,或发现现有的研究结论存在矛盾时,有些学位论文更容易回避重点,放弃对“批判”的研究权。事实上,这些不一致或冲突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这是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7.注意二次文献问题

所引用文献的名称及其作者一定要准确,找到原始出处,在文献上出错,很容易给编辑留下不好印象,降低自身可信度,最终会导致论文不被录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文,毕业论文,本科,研究生,博士,开题报告,硕士,论文大世界,论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本科,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