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成分分析ICA是一个在多领域被应用的基础算法。ICA是一个不定问题,没有确定解,所以存在各种不同先验假定下的求解算法。相比其他技术,ICA的开源代码不是很多,且存在黑魔法–有些步骤并没有在论文里提到,但没有这些步骤是无法得到正确结果的。
本文给出一个ICA最大似然解法的推导,以及FastICA的python实现,限于时间和实际需求,没有对黑魔法部分完全解读,只保证FastICA实现能得到正确结果。
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在未来补上相关内容。
设 X 是随机向量,且 X∈Rn×1 ,这也就说, X 里有 n 个成员,每个成员是一个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有诸多特性,殆由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教科书详述备尽,在此不一一叙述。
X 里的 n 个随机变量是相互非独立的,在一定的假设下,可以用 n 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线性组合重新表达 X ,也就是说:
记录随机向量 X 的值 m 次,则形成数据集:
ICA的目标,就是在只知道 D 的情况下,估算 A , W , S 的值。
实例:在一个大厅里,有 n 个人在随机聊天。在大厅的不同角落,布置 n 个麦克风记录大厅的声音,每秒一个记录,一共记录m秒。麦克风记录的混合声音,多个麦克风记录不同位置的混合声音。ICA的目标,就是从混声录音中将每个人的声音分离出来。
由前可知:
设随机变量 si 概率密度函数是 psi(si) ,其中 p 的右下角 si 表示随机变量标示,括号中的 si 表示自变量。
由于 S 的 n 个成员 si 是相互独立的,所以 S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设 X 的概率密度函数是 pX(x) ,如何根据 si 的概率密度函数求 pX(x) 呢?这是可以做到的。
设随机向量 X 的概率分布函数是 FX(x) ,根据概率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的关系可知:
同理,设随机向量 S 的概率分布函数是 FS(s) ,则:
根据概率分布函数的定义,有:
从第5个等号开始,对整个等式取行列式运算,因为 pX(x) 一定是标量,对标量做行列式运算是它自身。那么,到了第10个等号,又因为 pS(WX) 一定是标量,所以可以从行列式运算拿到外面。这里避免的问题的是,如果不对整个等式取行列式,得到的结果是矩阵 W 而不是 ∥W∥ ,这是没有道理的。
注意,在上式中, x 是一个向量,且 x∈Rn×1 , wi∈R1×n , psi(si) 是一个单自变量的函数, pX(x) 是一个多自变量函数,它的自变量是 x 里的多个变量,这样等式左右的每一步就清晰了。
下一步是根据数据集计算 W 的值,从概率的角度来说,如果数据集已经记录,那么让这个数据集出现概率最大的 W 就是最优值。
前述数据集出现的概率是:
di 的物理意义,也就是第 i 次记录随机向量 X 得到的 n 个值,这 n 个值分别对应 n 个 xi 随机变量。注意,不要把 di 和 xi 混淆,前者表示 D 的一列数据,后者是粗体表示一个随机变量。
上式有最大值,当它取最大值时候的 W 就是最优解。如果以梯度下降法求解,需要计算它对 W 的偏导,直接求偏导比较复杂,故对它两端取自然对数,则:
用梯度下降法求解上式,需要计算 ∂lnL∂W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先从计算 ∂L∂wu,v 开始,它表示 W 的第 u 行第 v 列的一个成员:
对于 psi(si) ,如果在没有任何先验信息的情况下,是无法求解的。如果要求解上式,需要对它做一定的假设,在合理的假设下,可以达到相当不错的近似结果。
设随机变量 xi 的概率分布函数是sigmoid函数,因为它是递增,可微,且最大值不超过1,也就是说:
因此:
现在对上式进行矩阵化,
令:
那么,就得到:
于是,对 W 而言,则有:
根据矩阵和它的伴随阵的性质可知:
那么,在梯度下降法求解 W 的时候,更新公式是:
最后的结论简洁且美,Verweile doch, du bist so schön。然并卵,按照这个结果实现代码,计算结果是不合理的,无法恢复原始信号。于是,在实现FastICA之后,可以认为本推导缺少一些黑魔法,至于到底缺少什么并不知道,限于时间关系和实际需求,不再继续研究下去。
FastICA计算性能更好。《Indepdent Componet analysis》一书在第8章给出了FastICA的算法流程,如下:
FastICA需要对数据做白化处理。设 x 是一个随机变量,存在一个线性变换 V 将它变换成 z :
x 的协方差阵是 Cx=E{xxT} , Cx=PDPT , P 是 Cx 的单位特征向量, D 是 Cx 的特征值组成的对角阵。那么, V 的值就是:
基于python2.7,matplotlib,numpy实现ICA,主要参考sklean的FastICA实现。
#!/usr/bin/env python
#FastICA from ICA book, table 8.4
import math
import random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numpy import *
n_components = 2
def f1(x, period = 4):
return 0.5*(x-math.floor(x/period)*period)
def create_data():
#data number
n = 500
#data time
T = [0.1*xi for xi in range(0, n)]
#source
S = array([[sin(xi) for xi in T], [f1(xi) for xi in T]], float32)
#mix matrix
A = array([[0.8, 0.2], [-0.3, -0.7]], float32)
return T, S, dot(A, S)
def whiten(X):
#zero mean
X_mean = X.mean(axis=-1)
X -= X_mean[:, newaxis]
#whiten
A = dot(X, X.transpose())
D , E = linalg.eig(A)
D2 = linalg.inv(array([[D[0], 0.0], [0.0, D[1]]], float32))
D2[0,0] = sqrt(D2[0,0]); D2[1,1] = sqrt(D2[1,1])
V = dot(D2, E.transpose())
return dot(V, X), V
def _logcosh(x, fun_args=None, alpha = 1):
gx = tanh(alpha * x, x); g_x = gx ** 2; g_x -= 1.; g_x *= -alpha
return gx, g_x.mean(axis=-1)
def do_decorrelation(W):
#black magic
s, u = linalg.eigh(dot(W, W.T))
return dot(dot(u * (1. / sqrt(s)), u.T), W)
def do_fastica(X):
n, m = X.shape; p = float(m); g = _logcosh
#black magic
X *= sqrt(X.shape[1])
#create w
W = ones((n,n), float32)
for i in range(n):
for j in range(i):
W[i,j] = random.random()
#compute W
maxIter = 200
for ii in range(maxIter):
gwtx, g_wtx = g(dot(W, X))
W1 = do_decorrelation(dot(gwtx, X.T) / p - g_wtx[:, newaxis] * W)
lim = max( abs(abs(diag(dot(W1, W.T))) - 1) )
W = W1
if lim < 0.0001:
break
return W
def show_data(T, S):
plt.plot(T, [S[0,i] for i in range(S.shape[1])], marker="*")
plt.plot(T, [S[1,i] for i in range(S.shape[1])], marker="o")
plt.show()
def main():
T, S, D = create_data()
Dwhiten, K = whiten(D)
W = do_fastica(Dwhiten)
#Sr: reconstructed source
Sr = dot(dot(W, K), D)
show_data(T, D)
show_data(T, S)
show_data(T, Sr)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在这个实现中,创建了两个数据源,一个是正弦函数,一个是线性周期函数,它们的图形如下:
将这两个数据源混合成两个新数据源,也就是“可观测”的数据,它们的图像如下:
经过FastICA处理后,重建数据源。注意,此时的数据源在图形形状上跟初始数据源具有相似性,但幅度是不一样的,且可能会发生翻转,这是因为ICA是一个不定问题,有多个解符合假设,不是唯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