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发现理解

最近一段时间工作上使用到了社区发现,虽然只是小小一部分。但是呢,工作量还是不小的,在网上找了很多的资料,也做了很多的研究性工作,看了非常多的paper,也做了一点小改进。那么来开始总结一下社区划分究竟怎么做,目前有哪些主流的做法以及他们的原理是什么。

图,这里不是指图片的图喔。而是一个名字叫图的数据结构类型,由点和边构成。在我们的世界中怎么理解它呢?比如我们定义了北京,上海,广州为点,那么北京上海广州之间的所有交通形式都可以描述为边,比如高速公路是一条边,飞机航线是一条边,非常非常多的边和点加起来,就构成了地图,在数据结构中,叫做图。

社区发现理解_第1张图片








图最基本的结构可以只有两个点,一条边,也就是我们现在程序猴的生活。公司<---->宿舍。最复杂但是最形象的可以看看现在的互联网,是由非常多的路由器交换机为点,电线光纤等为边的图。我们的大脑,可以看成是非常多的神经元为点,神经元间的突触为边的图。

说完这个大家应该对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了。那么实际生活中对于图有什么算法上的应用呢?

当然有了。比如对于我们每天的快递和外卖配送问题,有鼎鼎大名的一系列车辆路径问题VRP(Vehicle Routing Problem),可以使得配送员走最短的路程,优化效率。比如朋友圈和社区发现,通过对于社交网络的划分,来发现各种小社区,对他们进行精准推送。以及路由分配算法,也属于最短路径的一种。

总得来说,图算法的主要贡献在于,定义了一个复杂的非数组型结构,来对生活中的很多类似的问题进行简化模拟,进而寻找出能够优化现实中效率的算法。

说了这么多社区发现又是什么玩意?

社区划分就是在一个比较大图里,对它们进行区分,进而找到相同社区里面的点相对靠近,不同社区的点相对疏远,这样的算法。

社区发现理解_第2张图片









很多人听到这就蒙了,啥玩意,不要慌,你们手中的k-means,也就是k均值算法不就是社区发现的一种吗?无监督地找出k个能够划分的类别。这里就不深入谈它了,我们的重点还是图数据结构中的社区发现。

目前来说,社区发现中只有两种主流的做法。第一种是cut,也就是划分,把无关联的边去掉,进而取到核心的社区。第二种是gather,也就是聚合,将关联性比较大的顶点聚集起来,关联性较小的顶点剔除出去。

最简单的算法k-core decomposition,就是对图中的所有顶点进行判定,若度小于K,则将该点和所有关联的边从图中删除,然后再进行下一轮迭代,直到图中所有的顶的度都大于K。

LOOP

(1)找到小于K的点

(2)删除步骤1找到的点和边

(3)继续进行步骤1,若找不到符合条件的点则结束

END

社区发现理解_第3张图片






这个算法有什么问题呢?最终得到的图结构非常简单,但是也非常零散,但是能够找到非常非常核心的组织中心。

Label Propagation Algorithm标签传播算法,是属于第二种,是基于点聚合的一个算法。每个顶点在开始的时候都设立自己的标签,然后向所有的邻居进行广播。每个顶点在接收到广播的时候呢,将收到的最多的标签作为自己的标签,进行下一轮的迭代。

初始化:(1)顶点标签

LOOP

(2)发送自己的标签

(3)接收标签

(4)将最大标签作为自己的标签

(5)继续进行方法2,直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END

社区发现理解_第4张图片


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线性的,无论多么复杂的图,一般在五次以内都能够比较准确地发现社区。但是有什么问题呢?结果会震荡。在星型网络和长链型网络中,结果会不断震荡。这又给我们带来了思考,是不是有更优的算法?答案是有的。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属于不同的社区,而LPA算法只能将顶点划分一个社区内,而且结果会震荡。接下来介绍的SLPA算法。Speaker Listener LabelLabel Propagation Algorithm。主要是LPA算法的升级版,改进点就在于,顶点在发送和接收的时候都可以有规则,而顶点的标签也从一个标签替换为一个Array,可以进行单顶点多社区的划分。

初始化:(1)顶点标签

LOOP

(2)根据规则发送标签

(3)接收标签,将标签以一定的规则追加到自己的标签中

(4)继续进行方法2,直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END

(5)对结果进行解析,自行决定单顶点社区的个数。

这个结果不会有震荡,时间复杂度也跟LPA是一样的,只是空间复杂度上从O(N)变为O(kN),还算可以接受。

SLAP社区划分的结构还算可以接受,那还有没有呢?答案是有的。

HLAP,就是混合型LAP,王婷博士的成果,这个结果算最好。这个HLAP主要是基于二分图的一个算法,跟LAP思想差不多。主要流程是这样的。

初始化:(1)只初始化图的一边

LOOP:

(2)发送自己的标签

(3)接收标签

(4)将最大标签作为自己的标签

(5)继续进行方法2,直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END

这个方法对于二分图效果较好。

几乎讲完了LPA系列的算法,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系列,也就是基于Modularity的一些算法,也就是要找到quan'qquan全局模块度最大的最优解,或者局部最优解。这个系列的算法普遍时间复杂度比较高。


模块度(modularity)指的是网络中连接社区结构内部顶点的边所占的比例,减去在同样的社团结构下任意连接这两个节点的比例的期望值

这类算法的过程大概如下。

初始化:(1)将各个顶点划分到不同的社区

LOOP

(2)尝试将自己划分到所有有关联的社区中

(3)计算△Q,并将自己添加到模块度增加最大的社团中

(4)重复步骤2直到模块度不再增加

END

社区发现理解_第5张图片










相当多的算法都是在计算模块度这里下功夫。

而有的算法从局部最优变为全局最优,不再看本社团的模块度,而是从全局上进行优化,计算复杂度增高,算法收敛比较慢,但是划分结果比较理想。好了讲一半,下次继续讲,手好酸妈蛋。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感谢大家一直的支持,随便来点都好开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spark,社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