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秋
今天听了美国作家塔勒布《反脆弱》一书,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这本书讲到世界的脆弱性越来越强,在看也看不清的变数里,天灾人祸,生老病死,随时都在发生,总是无法掌控。怎么样才能反败为胜、扭亏为盈,学会反脆弱,掌握新时代的生存之道,在反脆弱性中获益呢?
首先要认识脆弱和反脆弱。
我们的世界并不坚固,充满了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得世界的脆弱性越来越强。在现代社会,相比古代,现代化不是世界脆弱局面的解药,因为它和世界紧密联系的整体,反而是脆弱的产物。脆弱是在不确定性中受到伤害。
那么脆弱的反面是什么?是坚强、坚韧吗?塔勒布说脆弱的反面是“反脆弱”。
什么是反脆弱?反脆弱是在不确定性中获益。比如人体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骨折之后,重新长出来的骨骼组织会比之前的更坚固。
世界是脆弱的,人也是脆弱的。人们总喜欢追求稳定性,有时也被外界的过度干预左右大脑,从而一不留神就变得异常脆弱。美国国父华盛顿就是被“放血疗法”的过度干预治疗夺走了生命。
其实我自己也是受到过那种过度干预曾变得很脆弱。在农村原生家庭里,我的父亲是那种自卑又带点自负的人,他在别人面前总是会揭子女的短处说,甚至往更负面的地方评价我们,从不给予正面的赞美,久而久之我的概念里自己就是一个无用的人,自卑得像个玻璃瓶一样脆弱。
生命天然有反脆弱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通过学习完善,让反脆弱战胜了自己。正如这本书说讲到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会反脆弱,要懂得创新。
创新是对挫折的过度反映所释放的能量产生的。反脆弱亦是一种创新。
我们做事不能用观光化的方法,而要用漫步型的学习方法,要懂得随机性,不能一味追求稳定性。稳定性是这个社会的炸弹。就像火鸡原理中那只愚蠢的火鸡一样,什么时候被主人吃了也不知道。
在这个社会生存,要掌握反脆弱的方法,提高反脆弱的能力。作者给我们分析了几种提升反脆弱能力的方法:
1、过度补偿(过度反应)
尼采有句名言:“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坚强。”
正如人体骨骼在负重和压力下反而会越发强壮,谣言和暴动在遏制和镇压下反而愈演愈烈一样,我们生活中的许许多多事物也会从压力、混乱、波动和动荡中受益。
反脆弱性是一个超越复原力和强韧性的概念。复原力只是事物抵御冲击,并在重创后复原的能力;而反脆弱性则进一步超越了复原力,让事物在压力下逆势生长、蒸蒸日上。
2、合理干预
对系统的干预是有必要的,但干预要适度。塔勒布提倡的干预方法是:“限速,但不要替他开车。”也就是说,要保持干预的存在,但是不要盲目上场、亲自上手。
3、杠铃策略(双峰策略)
在杠铃策略中的第一步是减少不利因素,而不是增加有利因素。因为有时造成某些伤害是不可逆的,正如要先打麻醉再动手术,而不是相反。
塞内加传递过这样的理念:财富是聪明人的奴仆,是愚笨人的主人。
让万事的潜在利益大于潜在损失,那么我们对波动源就具有反脆弱性。除了心态上,做事的策略也要尽量增加有利因素,减少不利因素,这种策略叫杠铃策略,也叫双峰策略。
杠铃策略可以指任何由截然不同的两类方案组成,并且摒弃了模棱两可的中间路线策略,它往往会形成一种有利的不对称性。
4、不对称性
世界是非线性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不确定性,那么多的随机事件。
“做好最坏的打算,最好的情况总能水到渠成”。这句话听起来平淡无奇,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只要观察一下就知道,人们往往做最好的打算,而希望饶幸逃脱最坏的结果。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人们反感小的损失,但对非常严重的“黑天鹤‘风险(他们往往会低估)却毫无反应,因为他们往往会为小的可能的损失投保,但却忽略了大的罕见的损失。
《反脆弱》是引导我们在黑天鹅的世界中持续生存下去的行动指南。
塔勒布在本书中阐述了不同程度的反脆弱性,从禁食、希腊神话、计划经济、技术、文化到生物体系。告诉我们真正能够保证有效生存的思维必须是“反脆弱的”,能够在不断受挫中受益,能够不确定地应对不确定性,也就是像生命而不是像机器那样去生存。
塔勒布说,“反脆弱”的存在,说明世界不希望我们了解它,但它的魅力就来自于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它。在这样的世界当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追求生命的意义,拥抱波动性。
生活中永远都充满着给你带来进步机会的挑战,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我们要努力从中学会获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