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别想不开整天看公众号

没事别想不开整天看公众号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清楚地记得刚上大学那会儿,在各种朋友的推荐下,一口气订了百来个微信公众号,好长一段时间眼睛都直勾勾的,捧着手机一刻不停地刷公众号文章。

感觉自己拥有了整个世界。

那会儿刚跳出高中的闭塞生活,第一次接触到这样新鲜有趣的玩法。

觉得这玩意儿既能了解资讯增长见识,又能能看到各种各样不同的观点,还能通过接触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培养开放多元的思维意识……

简直好的不能再好了。

刚开始看的内容比较单一,无非是些情感啊娱乐啊什么的,不过是打发时间聊做消遣。

但因为此前没有这样的体验,所以就为自己空前地跟上了时代,而快乐得心满意足。

刷热点、看新闻,忙得不亦乐乎。

慢慢的,开始有了一些取舍——同质化的公众号只留下出色的一两个,有深度的带知识的文章会多看看,以期从里面学到一点东西。

看到喜欢的句子会记下来,一些没看过的知识点也会给工工整整地抄下。

内心是满满的收获感,为自己又学到了一些东西而感到快乐。

但现在,我已经几乎不怎么看公众号了。

除了不到两位数的几个特别喜欢的作者,会从两三篇里挑一篇来看之外,其他的很多公众号,要么囤着一大堆小红点,要么囤的小红点太多索性就给取关了。

现在只关注四十来个公众号,不到曾经的五分之一。但却觉得无比轻松,自在舒畅。

转变源自于开学初看的一些书。

比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提出的对未来的担忧——担心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自私和被动;担心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琐碎的世事中;担心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担心人们由于享乐失去自由。

很不幸的是,这种担心,似乎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情绪化、反智化、娱乐化,一步步走向现实。

就像英国费劲千辛万苦开凿出隧道来交流沟通,最先传入人们耳中的却是公主得了百日咳的消息一样。

我们自认为获得了许多消息,但其实这些信息无聊琐碎、毫无用处。

我们以为自己通过这大量的信息,可以跟这个时代接上了轨,但其实很多时候,那些消息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而以此为代价的,却是真真实实地,砸进去了大段大段原本属于自己的,可以用来学习、思考和开拓的精力与时间。

不是说所有传达的信息都没有用,但是,就像《娱乐至死》里说的,零星破碎的信息无法汇集成一个连贯而充满智慧的整体。

如果你的认知和格局都是架构于一些零散琐碎的信息之上,那么要想有自我的成长、实现灵魂的抱负,恐怕不大可能。

也许,丰富的信息和资讯可以给你看一个很广阔的世界,但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和辨别能力,便很有可能因满足于感官享乐,而失去理性、睿智、具有洞察力判断力的头脑。

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停地刷公众号实际上就是在刷爆你的人生。

没事别想不开整天看公众号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们都看过这么一段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也。”

如果你总是向和自己层次水平差不多的人学习,你能学到的东西,并不太多。

要想提升自己的境界和深度,必须要找比自己有深度有涵养很多倍的人去学习。学习很重要,向谁学习更重要。

而深度这个东西,很遗憾,坦白说,公众号里几乎没有。

有时候是公众号作者做不到,有时候是他不能做。

公众号写作于大多数作者来说,不过是一份工作。

一个公众号写作者跟成千上万的竞争者来争夺一个读者阅读文章的时间,就必须要使出浑身解数让读者喜欢。

阅读量、转发量、转化率、以及商家的要求、读者的喜好,太多太多的因素都能轻易影响一个作者写文章的内容和风格。

在经过一次次修改加工之后,鬼知道最后确认发送的内容和作者真实意图差了多少个十万八千里。

其实呢,想从公众号里头学到知识,这本身就是个谬论。

它能给你的,最多不过是情感的共鸣,闲暇时间的消遣,获得知识感的愉悦——你以为你学到的是知识,实际上只是获得了一种感觉自己学到了知识的感觉。

从公众号里所获得的,从来都不是真正的知识,而是一种感觉自己获得了知识的愉悦和满足。

要想有真正深入的学习和了解,还是得放下手机,去看专业的书籍,上系统的课程。

不可否认,也有一些作者的确是拥有睿智的头脑、严密的思维和清晰的表达能力。

向人们分享自己的见识和看法。

但是,他说的天花乱坠口若悬河都是他的,你以为你得到了他的知识和深度,但其实并不是,你只是获得了自己了解了很多知识的感觉,不过是一种自我满足。

你在公众号上看到的那些了不起的知识和见解,并不会因为你看过了,就完完全全地转换到你的大脑里去。

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都能从一种媒介转换为另一种媒介。

同理,并不是所有的观点和思维,都能从一个人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

那些我们最想获得的能力,最渴望拥有的品质,必须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去思考判断,或者亲身经历尝试之后,才能完完全全属于自己。

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没有人可以替代,没有捷径可走。

哪怕最后你得到的结论跟他最开始告诉你的长得一模一样,但于你自己而言,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蔡康永曾经说,想要在电视里找深度,那你也太看得起电视了。如果你想要找深度,请关掉电视,打开书,或者你自己的人生。

其实把“电视”换成“手机”或者“公众号”,同样适用。

想要在公众号里找深度,那你也太看得起公众号了。如果你想要找深度,请关掉手机,打开书,或者你自己的人生。

愿我们都能拥有独属于自己的人生——厚实实的、踏不穿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事别想不开整天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