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难,不如趁早放弃

感觉难,不如趁早放弃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年初休完产假,上班第一天,同事递给我一份文件,说单位制定了新制度,要求每个科室每周上报一篇信息。如果完不成,个人将失去年底考核评优资格。

我知道,信息宣传工作是上级对我们单位进行考核的一部分,以往领导经常鼓励并要求大家写信息,但以文件的形式规范下来,还是头一回。由此足见信息宣传的重要性。

我告诉科里另外两个同事,一定要积极踊跃地写信息,把工作做好的同时也要宣传出去。

同事小杨笑呵呵地说,没问题,不就是写信息嘛,工作干好了,归纳总结一下信息就出来了。

一旁的小魏却一副愁容,跟我们说道:我最怕写信息了,让我干点具体工作还行,写信息,太难了。

我宽慰她别担心,先从四五百字练起,写写就不觉得难了。

那个星期,我以身作则,先写了一篇信息报上去。

第二个星期,赶上上级有两个调研,大家忙着准备材料填报表格,直到周四上午看到工作群催报下午报信息的事儿才忽然想起来我们科室还没写。我正担心信息上报不能及时,小杨自告奋勇地跟我说信息交给他了。我看着他面前一堆材料欲言又止,他看出我的顾虑,叫我放心,午饭的空儿他就能写完信息,没什么难的。

小杨说到做到,下午我到单位时他已经把信息写好放我桌上了。

小魏羡慕小杨的高效,直夸他:你真厉害,这么快写完还写了那么多,我觉得写三百字都很难。

小杨依旧笑呵呵地,随口说了句:

你不能还没写就觉得难,那样写起来有负担。我不觉得写信息难,所以写起来很轻松。

可不是,在小魏看来,写信息很难,难到她不想提笔,就算勉强动手,也总是被各种畏难情绪困扰着。难以想象,这种状态下写出的东西能有多出色。

如果还没开始你便认定做一件事很难,那么你的大脑会不停搜集困难的证据来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证据越多,越印证了你的判断,对开展这件事越不利。如此循环,本来不算难的事情真的变难了。

我想起朋友慧慧学普通话的事。

慧慧毕业后在一家企业上班,有次跟我聊天说她很自卑,因为普通话带着一股方言味儿,有同事私底下取笑她。

我劝她不要理会,倒是可以加强学习普通话,学好了不仅对工作有益,还能堵上那些嘲笑她的嘴。

她沮丧地说,自己连f和h都分不清,觉得说好普通话太难了。

我故意激她,还没开始就被困难吓倒,那就趁早放弃不要学了。

她不甘心,自己好歹也是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得到现在工作的,怎么能在普通话这关退缩?

说学就学。她报名了课程,每天下班回到出租房里听课一小时,又是记笔记又是练习发音。为了让自己的普通话达标,她还坚持每天看新闻联播,模仿主播们抑扬顿挫的发音。

两个月后,她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她不仅分清了f和h,还高分通过了普通话考试。说着给我来了段即兴朗读,还别说,很有播音员的味道。

她告诉我,其实学普通话并没有她想象得那么难,一开始觉得难是因为心里没底,越学越有谱,也就觉得不难了。

是啊,有些事情看上去不容易,那是因为我们还没开始去做,我们被臆想的困难吓住,有人永远不敢迈出第一步。

我劝你,如果缺乏勇气,不如趁早放弃,如果还有那么一点对未知的好奇和不服输的倔强,不防尝试开始。我想,就算中途放弃,也好过从未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觉难,不如趁早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