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智慧(三):当遥远的死亡来到眼下

调查:你愿意谈论死亡问题吗?

“生活的日常问题都处理不完,哪有时间想死亡的问题。”

“想这些问题,会让生活太悲观,太灰暗。”

生死智慧(三):当遥远的死亡来到眼下_第1张图片

其实人的生命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会死亡;如果没有死亡,那生命也就没有了价值。

试想一下,如果你能活个800岁,你还会在20岁前完成大部分的学业吗?急个啥,到100岁再学都早!

如果你能活个800岁,对于家人你会这么珍惜吗?无所谓,我们的日子长着呢。

都说世事无常,但是死亡却是人生中最确定的一件事。不管是否愿意,死终究在前方等着你。

死亡是澄清人生为何而来最好的透视镜。

在死亡面前可以检视:

我这样活,值得吗?

这是不是已经发挥了我的内在价值?

周边的人会因为我的存在而更美好吗?

今天就让我们在林其贤老师的带领下,探讨为什么要学习生死智慧。

林其贤:

国立屏东大学中文系所副教授,主要教授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佛教生死学、佛教心理学等课程。

一、生命的循环

生死智慧(三):当遥远的死亡来到眼下_第2张图片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这么一个循环,在这其中经历着世事无常、悲欢离合。

每一个经历过亲近的人离去,都会是一个人生世界重整的过程,恢复的时间依据个人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

二、生死学地图

生死智慧(三):当遥远的死亡来到眼下_第3张图片

站在高处,鸟瞰生死,我们首先需要弄明白什么是生死概念,明白生命的意义,更能使自己面对死亡有很好的态度。

死亡准备,这是需要提前准备的,而非真正面对死亡再去准备,那会来不及。比如遗嘱的列立、死亡方式的选择,都可以提前准备,这样可以避免让家人陷入矛盾与痛苦。

当死亡不得不面对的时候,我们需要进行最后的生命关怀。是全身插满管子离开,还是安静平和地和世界Say “Good bye”,这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有离去,就有悲伤,面对悲伤的人,我们该如何安抚,可以参考之前的一篇文章面对伤心难过的朋友,请用这八大法则来陪伴。

最近琼瑶阿姨再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就是因为身处生死地图中的生命关怀课题中。

面对躺在床上靠插鼻胃管来续命的失智丈夫,不忍平鑫涛再承受这种无意义的痛苦,提出了让丈夫安乐死的想法,却不料遭到平鑫涛三个儿女的极力反对。

在两边互不相让的情况下,琼瑶竟与继子女们在网络上开始互撕,直至5月2日琼瑶以一封公开信的方式宣布与子女们决裂,表示将不再过问平鑫涛的病情,交还子女们照管。

琼瑶与继子女之间的强烈分歧爆发在是否给平鑫涛插鼻胃管这个举措上,平鑫涛此前曾立下遗嘱说:

当我病危的时候,请你们不要把我送进加护病房。我不要任何管子和医疗器具来维持我的生命。更不要死在冰冷的加护病房裡。所以,无论是气切、电击、插管、鼻胃管、导尿管 ...... 通通不要,让我走得清清爽爽。

琼瑶认为应遵照遗嘱放弃插管治疗,而继子女们却认为父亲只是失智,并非病危,不应该终止治疗。

这牵涉到伦理学的问题,到底怎样才算是对生命的尊重;牵涉到医学问题,是否需要放弃治疗。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面对的一个失智的主人。

三、人为什么会对死亡感到恐惧

死亡焦虑会通过隐藏和伪装,转化成各种症状,它正是我们所体验到的诸多困扰、压力和内心冲突的源头。

存在主义之父 欧文·亚隆在《存在心理治疗》里总结了以下几种主要原因:

1、自己的死会造成亲人的哀伤;

2、所有计划、构想都结束了,没机会了;

3、垂死的过程可能很痛苦;

4、再也不能有任何的经验了;

5、不能再照顾被我扶养的人;

6、如果有死后生命,会发生什么事;

7、自己的身体在死后变成什么样子

我的恐惧主要来自担心亲人的哀伤和没办法再照顾他们。以及好多人生计划和构想还没来得及去体验,比如我想去世界各地旅行,一边看,一边写,最后完成一本属于自己的人生之书。

死亡恐惧时人类生存随之而来的代价。

直面如影随性的死亡,并非打开惹人烦恼的潘多拉的盒子,它或许会给你带来焦虑,但是却可以唤醒你对死亡的觉醒体验。而觉醒体验,可以丰富你的人生体验,让你获得终极的宁静与圆满,以更丰富、更有同情的方式重返回人生。

四、传统的生死观念

生死智慧(三):当遥远的死亡来到眼下_第4张图片

从尚书的“五福六极”,到庄子“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儒家“未知生,焉知死”、到佛家“苦集灭道”,都是在告诉我们借由别人的生命体验,告诉自己好好活。

五、学习生死学能带来什么收获

生死智慧(三):当遥远的死亡来到眼下_第5张图片

从五福六极这张图可以告诉我们,当我们正确地学习生死,就可以让自己活得更好,死得也更好。

我们之所以能好好地死,是因为我们好好生病。不是说生病是好事,而是如果我们好好面对自己的生病,不去担忧,不去厌恶,不去抗拒,诚然接纳它;

能够好好生病,是因为我们好好老去。关注生命的一点点变化,接纳自己生命的逐渐老去的自然规律。

能够好好老去,是因为我们好好地活过。当我们认真过好当下的每时每刻,回忆过往,没有遗憾,那么当我们老去时,就可以淡定从容、优雅老去。

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灭;

死亡虽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获得拯救。

当你学会了死亡,你便懂得了怎样活着;

向死而生,生命将会变的更加精彩丰富

End.


喜欢就点个赞呗,“❤喜欢”,

鼓励又不花钱,你在看,我就继续写~

非用户,可以点右上角的三个“...”,然后"在Safari中打开”,就可以点赞咯~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死智慧(三):当遥远的死亡来到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