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

道教和佛教在产生或传入我国之后,经过不断的发展,构建出相当庞大、复杂的神灵体系和光怪陆离、瑰丽多彩的天国、仙境,由此也产生了丰富的神灵造像。

佛教中的“三千大千世界”与“佛国净土”等观念形成了其神灵世界体系,包括佛、菩萨、天王、护法、罗汉等。道教神灵世界体系的庞杂丰富、恢诡谲怪也不逊色于佛教,《尚书·禹贡》中的“九州”、《山海经》中的“四海八荒”等神话地理概念为其提供了初期的素材,之后又产生了“十洲三岛”、“洞天、福地”等概念,丰富的精神世界创造出了多样的物质文化。新加坡邦瀚斯去年秋拍曾推出了一批在内地市场颇受瞩目的高水准汉地造像,在2018春拍的《静观—历代造像及铜炉》专场中,我们将继续为藏友推介一批非常难得的汉地佛教、道教造像精品,值得大家重点关注。

根据大乘佛教定义,释迦牟尼是贤劫第四尊佛,他三十五岁创立了佛教,此后传道说法四十五年,终年八十岁。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当他清醒地认识到人生难免经历老、病、死的痛苦,为了寻求解脱之道,拯救众生脱离苦海,他从此舍弃荣华富贵,踏上追求真理的修行之路,最终成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1张图片

★1444

元 铜释迦牟尼

H:34.5cm

RMB:300,000-450,000

这尊释迦牟尼像左手结与愿印,右手施说法印,垂足端坐。头饰螺髪,髪髻正中有髻珠,是宋元以来中原汉传佛教常见的装饰形式。面相方圆端庄,目光下敛,俯视芸芸众生,神态慈祥柔和,最特殊之处为,此尊释迦牟尼面部留有卷曲的胡须,匠师将神世俗化,更贴近人意。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2张图片

汉传佛像在表现手法上借鉴了印度犍陀罗、笈多等艺术风格,同时融合了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观念,尤其是儒家思想的仁爱观,因此注重表现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汉文化特色。与藏传佛像的丰富多变不同,汉传佛像在讲求写实主义的同时,追求内在的统一和完整,其形态、服饰等均有一定仪轨,标准化较强,形象汉化,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意识。造像通常面相丰满圆润,表情和悦,仪态端庄,衣褶自然流畅而优美,手脚刻划细腻写实。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3张图片

整尊形体较大,胎体厚重敦实,表面漆金局部有剥落,愈显古朴典雅。造像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尤其是头部的塑造尚有宋代造像遗风,同时整体形象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性,具有较高收藏价值。

经佛典记载,悉达多太子在尼连河西岸优楼频陀村外的苦行林中静坐思维,入定修行,用自己的智慧光明,照彻一心本源,每天除了只吃一粒麻与一粒麦来充饥,就是以禅悦为食,最后得到法喜充满。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4张图片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5张图片

★1454

元/明 铜雪山大士

H:15.5cm

RMB:160,000-250,000

释迦牟尼成佛之前苦修的形象被称为雪山大士。此像额头圆鼔,短髪卷曲,面容祥和平静,似在沉思冥想。身着僧袍,肢体纤瘦。此尊形象刻划生动,将释迦牟尼心身不动、苦行修道的性格特质塑造得淋漓尽致。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6张图片

据唐代《法住记》载,佛陀临涅盘时,嘱咐十六大阿罗汉自延寿量,常住世间,游化说法,作众生福田。内地佛教典籍中所说的十八罗汉即十六罗汉加上达摩多罗(又称伏虎罗汉)和布袋和尚。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7张图片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8张图片

★1429

清初 铜伏虎罗汉(带木佛龛)

H:12.5cm

伏虎罗汉额部高广,浓眉大眼,满嘴的络腮胡须翻卷浓密,表情活灵活现,法相庄严。身穿宽领袈裟,颇具闲情雅趣的凡人之韵,将神仙世俗化,更能贴近人意。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9张图片

罗汉神形并茂,怡然自得,一只老虎趴在左腿旁,昂首相望,温顺可爱。此像工艺细腻精湛,人物神情姿态的刻画入木三分,值得珍藏。配木雕山石佛龛。

在佛教造像中,胡人形象是非常世俗化的一类,常表现为乐舞、杂耍、献宝等姿态,富有美好寓意,颇具特色。佛教的流行与西域胡人的大量涌入密切相关,与汉人杂居的大量西域胡人成为传教的社会基础,佛教在这种基础上得以迅速传播、广泛流行。本场拍卖中有两尊胡人造像,材质上乘,艺术性极高,将胡人的形象表现得生动有趣。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10张图片

★1432

元/明 铜胡人立像

H:30.5cm

来源:显贵欧洲私人收藏

RMB:200,000-300,000

胡人头戴髪冠,面部五官深邃,高颧凸颊,深目勾鼻,眉须浓密,表情丰富生动。胡人跣足站立于方形须弥座上,左手叉腰,右手上举,身姿挺健。整像铜制精良,制作工艺精湛,细节生动写实,具有元明时期造像的艺术特征。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11张图片

胡人在汉地所从事的商业活动非常繁荣,从陶瓷、石刻、绘画等艺术品的造型上看,胡人献宝往往都是手持珊瑚、宝瓶、珠宝等站立或跪进的姿势,这种构图源于印度和犍陀罗风格。胡人戏狮题材明代流行,也当归入胡人献宝范畴,见于漆器、玉器等工艺品,多为平面表现或圆雕小品,本场拍卖中的一件胡人戏狮造像高23.5厘米,较为少见。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12张图片

★1431

元/明 铜胡人戏狮

H:23.5cm

胡人献宝为当时社会繁荣昌盛、万邦来朝的现实反映,寓意国力强盛、天下太平。此胡人高鼻深目,浓眉卷髯,头戴高帽,左手高举持绣球,衣袖飘摆,身姿劲健。铜质包浆老道,造型生动传神。

本场拍卖中的这两尊胡人造像材质工艺上乘,类似造像可以参见香港瀚海2016年秋季拍賣會佛像專場的封面拍品。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13张图片

参阅:香港瀚海2016年秋季拍賣會佛像專場封面,善财童子。

在汉地,儒释道三家始终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更表现出高度融合的重要特征,反映在当时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见诸于明清的艺文小说,并且广泛影响了民风民俗。许多神灵被佛道两教所共同崇奉,对关公的信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关羽一生忠义勇武,忠贞不二,历代帝王均将其当作『忠义』化身,由侯而王,旋而进帝,最后被尊为武圣人而受世人崇拜。关公在汉传佛教中被奉为伽蓝菩萨,即寺院和守护城关的神;藏传佛教则认为他是密宗护法赤东赞的化身;道教尊之为关圣帝君,并赋予司财的职能,被尊为武财神。关公为儒、释、道三教崇信,被尊为战神、财神、文神、农神,全方位的万能之神,为历代统治者和百姓万民所共仰,这种受到不同阶层、不同宗教崇拜的古代人物颇为少见。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14张图片

★1428

17世纪 铜鎏金关公

H:12cm

RMB:350,000-500,000

此尊关公正襟危坐于台座之上,眉眼上挑呈倒八字形,凤目微合,一脸威严和刚正之气。关公膀阔腰圆,身穿战袍甲胄,足蹬云头靴,气宇轩昂。造像衣纹刻画简括自然,头冠、衣饰、铠甲雕刻得精细入微,且颇为写实,生动地刻画了关公的形象和气质。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15张图片

整体姿态雄健有力,体现了我国传统对关公的崇拜敬仰之情。此像以精铜铸成,通体鎏金。造像法度严谨,庄严华贵,明显具有清代京造佛像的艺术风格。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16张图片

★1450

明 铜漆金关公、关平及周仓组像

H:28.5-36cm

RMB:600,000-800,000

本组人物取材于三国演义,中间的主像为关羽,两旁分别为关平与周仓。关平为关羽之长子,年少时随帝君任事,躬矢石,临阵不离左右,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被加封为“竭忠王”。周仓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真实历史中并不存在,关羽千里寻兄之时请求跟随,自此对关羽忠心不二。此二人对关羽忠心耿耿,如影随形,因此在各地的关帝庙中,关羽神像的左边常是关平,右边则是仗青龙偃月刀的周仓形像。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17张图片

这组造像中,主尊关公曲右腿舒坐于台座上,右手捋几绺长髯,气宇轩昂,颇具英雄气概。左手边捧印的为关平,形象谦逊恭和,颇具儒雅风范;另一边手持青龙偃月刀的为周仓,戴战盔,披铠甲,腮下一副虬髯,面露忠勇,侠肝义胆。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18张图片

这组造像以精铜铸造,工艺精良,比例权衡合度,漆金厚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并且成组保存实为难得,堪称值得珍藏的精品佳作。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都集中在他的著作《老子》(《道德经》)中,对后来的道家和道教都有巨大的影响。老子被尊为道教的始祖,在道教神系中占有最高的地位。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19张图片

★1455

明 铜老子像

H:25.5cm

RMB:200,000-300,000

根据《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吏(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周衰,他西出函谷关,隐退。他西出函谷关时,被关令尹喜求留,留下道德五千言,倒骑青牛而去,末年不知所终。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20张图片

这尊老子像以精铜铸就,寿额深目,长髯及胸,精神爽朗。老子身穿长袍,左手支撑于台几上,右手抚膝,呈舒坐。叠落在地上的衣袍中露出如意云头鞋,写实生动的线条使衣袍富有质感。整尊造像神态自若,丝毫未见生硬之处,包浆圆融,色泽光润,生动的表现出飘逸达观的得道老者形象。

在民间传说中最广为流传的道教神明莫过于“八仙”了。道教的八仙缘起于唐宋时期,当时民间已有“八仙图”,在元朝马致远的《岳阳楼》、范子安的《竹叶船》和谷子敬的《城南柳》等杂剧中,都有八仙的踪迹,但成员经常变动。自从明代吴元泰的演义小说《东游记》一书问世后,“上洞八仙”才选定了,包括铁拐李、钟离权、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仙至东海岸边,见巨浪汹涌,提议不乘云而各凭宝物渡海,于是便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说。

八仙的故事广泛地被改编成传统剧码,又常反映在各类工艺品的题材中。本场拍卖推出了汉钟离与吕洞宾像,均为明代作品,工艺极为考究,生动传神。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21张图片

★1442

明 铜鎏金汉钟离

H:25cm

RMB:250,000-350,000

汉钟离曾经十试吕洞宾,度吕成仙,还传授吕“点石成金”的道法,因此颇受民间崇奉,认为有护佑金矿、财运的功能。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22张图片

此尊汉钟离塑像以精铜为材,通体鎏金,表现的是青年汉钟离的形象,十分少见。汉钟离舒坐于山石之上,左手支撑身体,右手手腕置于右膝之上,似在休憩。制像者对其神情、姿态、衣着均作了微妙的刻画,头顶挽俩发髻,五官清秀,和颜悦色。身穿道袍,肩披树叶,作者以精湛的技法将衣袂的纹路雕刻得极尽精致,彰显汉钟离作为仙人的出尘气质。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23张图片

造像线条刻画流畅,人物发髻、配饰、衣纹描绘得细致入微,神态栩栩如生,形神俱佳。该像将汉钟离的身份特征和动作神情塑造得十分精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堪为明代造像精品。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24张图片

★1445

明 铜吕洞宾坐像

H:19.5cm

吕洞宾是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代表人物。原名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为“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此件雕像取民间高士之形象,融仙人超然脱俗之神态,表现了吕洞宾亦人亦神、神人合一、仙风道骨的精神气质。吕洞宾背负宝剑,正襟危坐。头戴道冠,长髯垂胸,神态安详自若。手指刻划细腻秀长,是此时期汉地造像常见的表现手法。身着长袍,腰系丝带并打结,典型的汉地造像装束。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25张图片

衣纹刻划厚重写实,裙摆及丝带自然流畅,衣缘及腹部錾刻仙鹤祥云纹饰,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整体造像端庄大方,形象生动传神,刻画细腻写实,是明代汉地人物肖像中的典范之作。

魁星原为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星宿之一奎星的俗称,指北斗七星的前四星,变称“斗魁”,后被道教尊为主宰文运的神,并作为文昌帝君的侍神。魁星信仰盛于宋代,从此经久不衰,成为古代社会读书人于文昌帝君之外崇信最甚的神。在中国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楼”或“魁星阁”。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26张图片

★1452

元/明 铜魁星踢斗像

H:37cm

RMB:150,000-220,000

魁星圆瞪双目仰望上空,肩披帔帛,下着薄裙,腰际系结,帔帛绕臂迎风翻卷而下。左手捧墨斗,右手持朱笔,左脚摆出扬起后踢姿态,为「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祥瑞之意,下承方形须弥座。

【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_第27张图片

本像铜制精良,肢体细节刻划极富动感,表情传神,衣袂飘然,生动逼真,颇具艺术韵味。

佛教的出世色彩、“慈悲喜舍”等观念,道教对“长生”、“天人合一”的追求及“元气”“五行”等思想,都在两者的神灵世界体系中得到了具象的展现,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造像艺术。这些汉地造像无论是形象的塑造、精神面貌的刻画,还是衣纹装饰的表现手法,都极具特色,并且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反映了汉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取向,是造像艺术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收藏门类,而如今在市场上尚属收藏洼地,值得藏家特别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加坡邦瀚斯18春拍】“大千世界“—赏汉地佛道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