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孟姜女》

黄堡文化研究 第10期
作者:和谷
编辑:秦陇华


我读《孟姜女》_第1张图片
《孟姜女》作者黄卫平长期关注着孟姜女文化

中国的民间传说浩如烟海,有关孟姜女的传说,被誉为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可见它的地位和价值是超凡的。不管孟姜女的老家在哪里的说法有几种,"同官人之说"无论如何是占主导地位的,拥有话语权的优势,是主旋律。至于"澧州人之说"及安肃、灵宝等说法,零碎史料中的牵强附会,也是可以宽容的。话说回来,如此现象,一是在纷纭的争议中多了一点神秘色彩也无妨,吸引人的注意力,在饶有趣味的追究中得到答案,二是让别人也沾一点历史名人的光,借她在现代旅游的实惠中分一匙羹,没有大不了的事。重要的是孟姜女的名字在流传,这个传说中的送寒衣、哭倒长城、啮血认骨、负骸回还、哭泉、捐身石室等情节基本吻合,它所蕴含的坚贞、钟情、悲烈的品格,感天地泣鬼神的精神仍旧在涤荡着今人的心灵,尤其显出这份资源的珍贵来。

我读《孟姜女》_第2张图片
研究中国神话第一人袁珂先生遗照及其著作

读黄卫平编著的《孟姜女》一书,给我的感受当然不仅仅如此。对于孟姜女的故事,我作为土生土长的铜川(同官)人,是从记事起就应该说是有所闻的。祖辈父辈们所讲的孟姜女,也一定是从他们的祖辈父辈们那里听来的。他们或不识字,或识字不多,所讲故事的趣味 性和教益,大多是由口口相传延续下来的。历史上有焚书坑儒,"文化革命"中有除四旧,加上战乱、水火,竹简汗青,千载纸墨,有时候会因天灾人祸的缘故化为灰烬。在某种意义上,口传的关于这个世界的好些秘密,是伴随着人类延续而延续的,是不会磨灭的。在口传过程中,有遗失的,也自然有补充的,老而弥新,源远流长。祖辈父辈们说是在赶牲口驮盐北上的路上,到过搬转山,那里的枣刺不带钩,是孟姜女在整理裙带时捋直的;到过苦泉梁,说喝过孟姜女哭出的泉水;到过三边,见过孟姜女哭倒的长城。更亲近的是,孟姜女的出生地孟家原村,与我世居的南凹村仅一道沟之隔,鸡犬之声相闻,来去三五里之遥。加上古有通婚往来,亲戚门户屈指难数,我从小到大去过那里多回。虽不记得有过姓孟或姓姜的亲戚,也没到过孟姜女故里的那个具体的地方,但作为传说中的孟姜女故里的邻居,总是有一些荣耀感的。我甚至于可以想象,孟姜女也许是我的或远或近的亲戚,我若是生活于秦朝,我或者叫她姑叫她姨,她或者叫我表叔表哥呢!有关孟姜女的传说,应该说起先是在人和事的发生地同官开始流传的。好比一棵树,它得天独厚,先在原生地起根发苗,根须愈来愈深邃,树冠愈来愈庞大,风把它们的种子由近而远,传遍了四方。也先是口口相传,而后由采风的官员用文字记录下来,表述于书本或典籍之中,便成了史书的记载。于是,山海关、澧州等地攫其传说之精华,因地制宜,为我所用,便多了望夫台、竹叶如缕、镜石等传说中的细节,加上"澧人"与"离人"的存疑,更是澧人李如圭因乡缘及误读而腰斩同官孟姜女传说,以讹传讹,造成异议。黄卫平编著《孟姜女》的功绩和意义,在于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梳理方式,锲而不舍的热情和广征博采的耐力,还一个孟姜女传说的历史真面目,打开了这一著名传说封闭久远的秘笈和暗箱,是继承亦是创新,书写了一个自古以降相对集大成的盂姜女传说的文本。它可以考据,可以阅读,可以用于史学、文学、方志、民俗学、伦理学诸多领域的研究,是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资源。编著者以严密的体例、精巧的分类、明细的诠注和翔实的史论,给了读者一个阅读消费的服务清单,让你在漫步或徘徊之中去欣赏历史的画面,去寻问你感兴趣的情结,去判断,去慨叹,展开想像力之翼去解读。

我读《孟姜女》_第3张图片
和谷先生担任编剧的《孟姜女》舞剧剧照

我结识黄卫平有多年了,他是我在文学写作上的学友,也是好朋友。他的诗歌、散文、小说写得很出色,也知道他热衷于民间文化的研究,但当我读到《孟姜女》一书后,还是被他做学问的功力和耐力所感动。人说青年作文,中年读史,老年编撰乡志,是一种文人的轨 迹。我往年过半百的时候,与前辈一起续编家谱,感觉是命中使然。黄卫平的《孟姜女》,可以看做是他为文的一种成熟的标志,该是比较恰切的吧!


本文发表于《铜川日报》2003年9月,配图为2013年以后相关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读《孟姜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