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赛讲

参加区里的赛讲,大概是我这几年参加的最高级别的活动了。以前没参加,一是上面举办的少,二是能人多,轮不到我,三是我对这活动也是能躲就躲。长此以往,就不敢参加了。

这次的参加,有点赶鸭子上架。也因为接触网络,看大家都一心向学,觉得自己不能落下,想着就试试,看能走多远。学校这一关是直接跳过,因为没有人竞争。以为在片上的赛讲,应该会被涮下,没想到选上了。我也推辞不过,只得参加区里比赛。现在想起来,觉得真傻。讲就讲呗,也没有什么,走到这里,听到评委老师的点评,收获不小。

星期一到教科局开会,确定了课题,抽取了顺序。回到学校就开始准备。

因为是部编版初一教材,我没有教过。这无疑给我增加了压力。找到初一带课老师,借了课本和教参。读了两三遍,认真看了看教参,确定了教学目标;上网搜了几篇教案,根据目标设计了几个问题;然后开始制作课件。这比较费时。

打字好说,语文的生字要打拼音和声调。我专门百度学习了一下,怎样加声调。照着一步一步的来,还真给学会了。课件制作好以后,一看表,快两点了。唉,好久没有这样熬夜了。

第二天把写好的备课发给好友tj,让她帮我把把关。她帮我修改了一些语言设计,还提出我的设计里少了“悟”的环节,没有体现第三个教学目标。(这让我学习到教学目标不是摆设,它是实实在在指引着我的课堂走向的)

匆忙改完,在初一一个班上试讲,效果不好。一是学生基础差,生字不过关,课文看不懂,启而不发,我只能以讲为主。二是我设计的内容较多,学生无法一节课完成。还有同事提出我的课件有点呆板,如果加上图片或者音乐会更好。没有办法,只得再改。

我修改的思路主要集中在如何让我提出的问题更简洁明了,学生一看就明白我要问的是什么,另外一个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预留长一些。

虽然心里紧张 ,但一直告诉自己,尽力而为。除了上课时间,几乎都在想着讲课流程,想着我怎样做才能更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虽然道理都懂,但具体怎样做,真的大有学问)

星期四早上,我早早来到讲课学校。因为我抽的是第一(虽然暗骂自己臭手,但又转念一想,早死早超生)。

站在讲台上,刚开始挺紧张,把一些流程弄错了,不过有PPT,都纠正过来了。接下来就流畅了许多,学生的回答也很出彩。

因为我要评第二个老师的课,所以下面听了两个老师的课,第四个老师的课没听。整体教学目标都设计的大同小异。但第二个老师柴老师,讲课行云流水,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抑扬顿挫,让我有挫败感。

下午是评课和才艺展示。我的评课平平,七零八落,有点应付。而其他三位老师,给人的感觉都像专家,说的井井有条,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一气呵成。评课上面,我属于菜鸟级别。

才艺展示,我写钢笔字,其他有朗诵诗歌,唱歌。

本打算结束,张俊孟老师讲了一些话,感触颇深。

他说:

“针对一篇课文,基本上可以从四个角度提出问题: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写(中心)、怎样写的(写法)、与我何干(联系)。

我们备课时,也从这些方面去处理教材。但是大家的设计都没有体现新意。赛讲,评委想要看的,是你设计中的亮点,就是你处理教材的与众不同。

比如,这篇文章,以前名字是《悬崖上的一课》,选入课本时改成《走一步再走一步》,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喜欢哪个题目,说不定一些学生喜欢原题目呢。原题目揭示课文主旨,而课本上的题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

再比如,在脱险这一部分,可以采用多种读法,一种是让部分学生读爸爸的话部分学生读叙述中的话,另一种是只读爸爸引导他的话。相信学生读完会有自己的体会。多读,以读代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减轻我们老师的负担。”

其实,以前培训时,听过张老师说过这些,但听过就过去了,没有什么感受。这次经历,再次用他的理论印证,发现确实如此。之所以第一个问题没有设计,是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我还是无法参透语文,怕影响学生分数。

他说,当老师,要当一个幸福的老师。我们不能只为学生做嫁衣裳,我们自己也要进步。不然,美好的青春度过,自己就什么都没有了。

他评说我们的才艺准备不充分。他说他参加省里赛讲时,准备了一首歌。按说已经唱得很好了,但还是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降低一个调,跟着钢琴伴奏学习了两三个月,才去参加的。几乎用了全部的业余时间。

我们听着,仿佛在听故事。这真的是付出才有回报。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赛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