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要远离家庭,独自流浪

我是一个十岁孩子的母亲,如今已经是奔四的年纪。通常在传统认知里,这样的年龄,应该是等待漫长的养老时间了,然而我感觉我的抛物线还从来没有走到过顶点,我还没有真正起飞过。如果就这样等待老年生活,我会心有不甘。

于是,在一个朋友的建议(或可以说怂恿)下,我来到了上海。当然我在上海没有真正所谓的朋友,完全是一拍脑袋的行为。从最初的什么都不懂,到现在无论走到哪里,我都确信能找到我需要去的地方,安全感从不会离我太遥远。当然还不算站稳脚根,只能说,上海也在慢慢接纳我,无论是物理的还是虚拟的。

当然,我在家乡不会有好名声,我也不想再去听那些对我的评价,毕竟我不是评价收集器。我只想听到属于自己的声音。我想要活得更自我一点,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我知道在家的生活绝不是我喜欢的样子,我需要不断去试错,不断去调整,然后才会有可能找到。

暂时找不到梦想,我就把找梦想当作暂时的梦想。农村人的无知状态,让我无法活出真正的自己,如果我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活,我估计能被人打死。我先生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但他的好不仅对我,对所有人都一样好,堪比菩萨。我实在受不了穷还要为面子兼济天下的慷慨,当然也可能我不属于正常人,也没有人给出一个正常人的标准是什么样子。谁要我做一个好人,都是对我最大的侵犯。只要我还有感觉,我都希望自己的感觉能够更利己一点。

在农村的日常里,我会经常被情感绑架,我应该对家庭负责,我该对曾经的选择负责,我该对孩子负责。在我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我负责完了他们,我就无法负责自己。这是我对自己最大的亏欠,带着这样一种心情,我决定远离家乡,我不再与任何人对我的丁点恩惠,盘算我到底应该给出多少责任,才算是一个对等的交易。

因为在那些类似保姆一样的交易里,我消耗着自己的精力和耐心,我几近活得不再是自己,我觉得我所学的知识,在如今的保姆生涯里严重拉低了交换的性价比。我即使把一家人的生活照顾得再好,依然有我达不到的极限,而我为什么要努力突破自己去当好一个保姆?如果有同样的努力程度,我不是可以在别的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出来以后,我后悔过吗?至今还没有。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后悔,因为时间还很长,我还看不清现在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只是想再努力一点,再多尝试尝试,只有这样,无论是实施现在的方针,还是备选方案,也都是最好的选择了。试过不行,比没试过不行,心里会更能接受自己一些。

我不太希望按照别人的方式来生活。没有一个人生是标准化的人生。我不断地问自己,我最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不太认可农村一群人聚餐熬夜没有规划的人生状态。我希望努力与结果能够最大限度地衔接。

我是一个不太擅长交际的人,所以我可能很容易在不知不觉里得罪别人,导致我想要做成的事情结果变糟。可能是一杯酒,也可能是一句讨好的话。在上海,我很少有机会听到别人评价我,因为大家都很忙,我是猪是猴,他们只关注事情做好没有,我会不会影响到他们。而且这样的状态里,我也会想方设法提升自己,而不是在局促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今天早上在私塾群里有个伙伴分享了蔡叔在网上其他地方写的文章,善于社交掮客&孤独的专注者,好像是这样,我想我可能是后者,我总感觉和一群人出去的时间,就完全是在浪费人生。我一点不愿意和人去交流,也没什么东西可交流。因为彼此关注的点完全不同。

在蚂蚁私塾一直以来的学习里,我对事物的认知有了更多的提升。我在接收任何知识或者信息的时候,我知道哪一个是对我有利,并且合理的。不再相信谁说‘为我好’的话,我不会变成一个没有情感的人,但也不会只变成一个用情感去与人交换的人。我是一个愿意更深地建立自我价值的人。在网上看到谁写的——做一个招蜂引蝶的人,在每一个当下创建自己——我就喜欢这样的自己。

或许婚姻,没有想象那么重要,它只是我曾经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方式对我的人生没有太大意义和帮助的时候,我想换种方式。人一生都在孤独前行,如果有个三观一致的伙伴,当然好,如果没有,自己把自己照顾好就够了,无暇顾及其他。产生多少热量,都会因为环境的温度增加或减少,但两个不对的人,还没发功,全都内耗了。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何要远离家庭,独自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