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会员制,谁敢第一个吃螃蟹?


八婆昨天去度假了,留下了我和八妹在工作室写大稿。

最近强哥的新闻还真多啊,昨天腰斩,今天赶紧发利好消息。声称付费会员超过 1000 万的在籍会员。


现在五花八门的会员体系如此流行,那么将会员制嵌入币圈是否能实现呢?

今天,大嘴就和大家聊一下币圈会员制。

关于会员制

在那个年代,只要你QQ名是红色的,你就很牛X。亚马逊的prime在今年也宣布会员数量破亿。今天京东的千万名在籍会员。(在籍会员比较厉害,反正大嘴最喜欢京东的快!)会员,就要高人一等!

再举个特别的栗子——小黑鱼。

小黑鱼也是近一两年崛起的一个互联网产品,在会员制红海中,他也找到了自己的路,迅速地起来了。

这一家的起来可以说是情理之中,也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意料之外暂且不说,个中缘由也不便说。说一下情理之中,是因为他做对了几件事。

01、多场景的会员体系

早期分为三个场景:出行、生活服务、购物。早期体系强调更多的是功能性而不是多元性,随着各类电商OEM和旅行OTA系统的完善,这类多元化的会员制企业才有着更加丰富的消费生态,他们可以通过单一平台去实现自己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

02、金融属性

如果只有上面那一条,那就是很早以前的环球黑卡,代理和销售拼了命去三四五线城市忽悠老百姓。

我身边不乏各种大(土)老板用着环球黑卡和小黑鱼,因为对他们来说买机票和住酒店才不会关心常旅客权益,他们只知道买一个会员,每次买一张机票可以节省几块十几块钱,才不关心常旅客这套高端会员的体系。


小黑鱼不同,他可以去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忽悠了,为啥,因为里面的一个栏目:信用生活。


借贷(好听叫资金周转)为一方面,投资为另一方面。在成为会员以及不断消费、投资、借钱的过程中,积累了在他整个框架下的信用体系。一定程度上让这家企业的现金流很充实,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有了自己的流量,顺理成章的做了一个贷款超市。 

03、用户裂变和留存

裂变参考拼多多

对于留存,对于会员制产品的项目方来说,他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从用户体验出发,去满足用户不断变化和细化的需求,通过组合式的产品服务,以权益的形式输出,从而提升用户忠诚度,把流量留存下来。

这句话其实不难理解,就是获取单个用户的价格是多少,我得花多少时间从他身上赚回来,有一个大概的盈亏时间表,符合要求就干。

这群会员的忠诚度和活跃度也不仅仅体现在购买力上,同时也在于一种黏性和默契,他们会及时的反馈,分享,这对产品来说也是极有利的。

币圈会员制要如何实现呢?

假如币圈实现会员制,首先一定是自己的生态齐备,假设某个项目有实际落地的应用场景或者产品。

如果没有,那么以上都是废话。

一旦有,那么是否符合我们说的几点(当然不一定是和以上分析的几点类似),从而使 用户的自身得到了方 便和优惠,产品也同时收获了现金流


如果符合了这几点,这一批用户的质量是否过关?愿意为了会员制去买单(这个买单不会是法币),并且买单完之后会有更多的消费和产出。

放眼看下来,几乎没有。

毕竟大量项目都是没生态的。即使有所谓生态,用户级别号称多少多少万的,也都是投机分子和羊毛党,真正愿意买单的少之又少。真正用户愿意买单的,可能就只有交易所了。

币圈别的项目呢?

并不是不可能,一切在于创新。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币圈会员制,谁敢第一个吃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