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丨时序数据库DolphinDB流数据聚合引擎教程

DolphinDB流数据聚合引擎教程
流数据是指随时间持续增长的动态数据。互联网的运营数据和物联网的传感器数据都属于流数据的范畴。流数据的特性决定了它的数据集是动态变化的,传统的面向静态数据表的计算引擎无法胜任流数据领域的分析和计算任务,所以流数据场景需要专门的计算引擎来处理。

DolphinDB提供了灵活的面向流数据的聚合引擎,通过createStreamAggregator函数创建流数据聚合引擎,能够持续不断地对已有的流数据做聚合计算,并且将计算结果持续输出到指定数据表中。

1.聚合引擎应用框架

流聚合引擎本身是一个独立的计算引擎,只要向聚合引擎写入数据就可以触发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输出到目标表。而在流数据场景下,聚合引擎与流数据订阅功能(subscribeTable)配合,可以方便的将流数据持续的提供给聚合引擎。示例如下:

tradesAggregator = createStreamAggregator(5, 5, <[sum(qty)]>, trades, outputTable, `time)
subscribeTable(, "trades", "tradesAggregator", 0, append!{tradesAggregator}, true)

通过_subscribeTable_函数订阅流数据表,每次有新数据进入就会按指定规则触发append!{tradesAggregators},把流数据持续输入到聚合引擎。

聚合引擎主要涉及到以下概念:

  • 流数据表:DolphinDB为流数据提供了一种特定的表对象——streamTable,它提供流数据的发布功能,其他节点或APP可以通过_subscribeTable_函数订阅或消费流数据。
  • 聚合引擎数据源:_createStreamAggregator_返回一个抽象表,往这个抽象表写入数据,意味着数据进入聚合引擎进行计算。
  • 聚合表达式 :以元数据的格式提供一组处理流数据的聚合函数,类似如下格式<[sum(qty)]>,<[sum(qty),max(qty),avg(price)]>。聚合引擎支持使用系统内所有的聚合函数,也支持使用表达式来满足更复杂的场景,比如 <[avg(price1)-avg(price2)]>,<[std(price1-price2)]>这样的组合表达式。
  • 数据窗口(windowSize) :指定每次计算时截取的流数据窗口长度。
  • 计算周期(step): 指定进行计算的间隔。

2.数据窗口

每次对流数据进行聚合计算,必须截取一段数据。截取的数据称为数据窗口,其长度由参数windowSize决定。计算间隔由参数step决定。

数据窗口长度和计算间隔的单位都是由参数useSystemTime决定。流数据聚合计算场景有两种时间概念,第一种是数据的生成时间,通常以时间戳的格式记录于数据中,它可能采用天、分钟、秒、毫秒、纳秒等不同的精度;第二种是数据进入聚合引擎的时间,我们也称为系统时间,这个时间是由聚合引擎给数据打上的时间戳,取自聚合引擎所在服务器的系统时间,精度为毫秒。系统通过参数useSystemTime来确定数据窗口长度和计算间隔是以哪一个时间的精度为单位,当useSystemTime=true时以系统时间精度为单位,否则以数据生成时间精度为单位。

如果根据第一条数据进入系统的时间来构造数据窗口的边界,那么它一般会是不规整的时间。如果有很多组数据,并且每组都根据各自第一条数据进入系统的时间来构造数据窗口的边界,那么无法将各组在相同的数据窗口中进行对比。因此,系统会根据step的值对第一个数据窗口的边界值进行规整处理,并确定一个整型的规整尺度alignmentSize。具体的规整公式与时间精度、step有关:

当数据的时间精度为秒时,如DATETIME、SECOND类型,alignmentSize的取值如下:

step     alignmentSize
0~2      2
3~5      5
6~10     10
11~15    15
16~20    20
21~30    30
31~60    60

当数据时间精度为毫秒时,如TIMESTAMP、TIME类型,alignmentSize的取值如下:

step     alignmentSize
0~2      2
3~5      5
6~10     10
11~20    20
21~25    25
26~50    50
51~100   100
101~200  200
201~250  250
251~500  500
501~1000 1000

假设第一条数据时间的最小精度值为firstDataTime,那么第一个数据窗口的左边界最小精度经过规整后为 firstDataTime/alignmentSizealignmentSize,其中/代表相除后取整。例如,第一条数据时间为 2018.10.08T01:01:01.365,则firstDataTime=365。若step=100,根据上表,alignmentSize=100,可得出规整后的第一个数据窗口左边界最小精度为365100100=300,因此规整后的第一个数据窗口的左边界为2018.10.08T01:01:01.300。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详细说明系统是如何进行流数据计算的。输入流数据表包含time和qty两列,time精度为毫秒,根据设定的窗口对流数据进行持续sum(qty)计算。本示例的流数据表中使用的时间精度为毫秒,为了方便观察,模拟输入的数据流频率也设为每毫秒一条数据的频率。以下代码建立流数据表trades,设定聚合计算参数,并定义函数writeData向流数据表trades中写入模拟数据。

share streamTable(1000:0, `time`qty, [TIMESTAMP, INT]) as trades
outputTable = table(10000:0, `time`sumQty, [TIMESTAMP, INT])
tradesAggregator = createStreamAggregator(5, 5, <[sum(qty)]>, trades, outputTable, `time)
subscribeTable(, "trades", "tradesAggregator", 0, append!{tradesAggregator}, true)    

def writeData(n){
    timev = 2018.10.08T01:01:01.001 + timestamp(1..n)
    qtyv = take(1, n)
    insert into trades values(timev, qtyv)
} 

第一次操作:向流数据表trades中写入5条数据。

writeData(5)

查看流数据表:

select * from trades
time                     qty
2018.10.08T01:01:01.002  1
2018.10.08T01:01:01.003  1
2018.10.08T01:01:01.004  1
2018.10.08T01:01:01.005  1
2018.10.08T01:01:01.006  1

查看输出表:

select * from outputTable
time                     sumQty
2018.10.08T01:01:01.000  3

发生计算的时间是2018.10.08T01:01:01.000。可以看出,系统对首个数据的时间2018.10.08T01:01:01.002做了规整操作。

第二次操作:清空数据表,设置 windowSize=6,step=3,模拟写入10条数据:

share streamTable(1000:0, `time`qty, [TIMESTAMP, INT]) as trades
outputTable = table(10000:0, `time`sumQty, [TIMESTAMP, INT])
tradesAggregator = createStreamAggregator(6, 3, <[sum(qty)]>, trades, outputTable, `time)
subscribeTable(, "trades", "tradesAggregator", 0, append!{tradesAggregator}, true)    

def writeData(n){
    timev = 2018.10.08T01:01:01.001 + timestamp(1..n)
    qtyv = take(1, n)
    insert into trades values(timev, qtyv)
}
writeData(10)

查看流数据表:

select * from trades
time                     qty
2018.10.08T01:01:01.002  1
2018.10.08T01:01:01.003  1
2018.10.08T01:01:01.004  1
2018.10.08T01:01:01.005  1
2018.10.08T01:01:01.006  1
2018.10.08T01:01:01.007  1
2018.10.08T01:01:01.008  1
2018.10.08T01:01:01.009  1
2018.10.08T01:01:01.010  1
2018.10.08T01:01:01.011  1

查看输出表:

select * from outputTable
time                     qty
2018.10.08T01:01:00.997  1
2018.10.08T01:01:01.000  4
2018.10.08T01:01:01.003  6

从这个结果也可以发现聚合引擎窗口计算的规则:窗口起始时间是以第一条数据时间规整后为准,窗口是以windowSize为大小,step为步长移动的。

下面根据三次计算的过程来解释聚合引擎是如何进行窗口数据的确定的。为方便阅读,对时间的描述中省略相同的2018.10.08T01:01:01部分,只列出毫秒部分。窗口的起始是第一个数据的时间002为基础进行对齐,时间对齐后为000,所以第一次触发计算的时间是000,根据windowSize=6,所以理论上窗口边界是从上一秒的997到002,最终第一次计算窗口中只包含了002一条记录,计算sum(qty)的结果是1;而第二次计算发生在000,根据windowSize=6,那么实际窗口大小是6毫秒(从000到005),实际窗口中包含了从002到005四个数据,计算结果为4;以此类推,第三次的计算窗口是从003到008,实际包含了6个数据,计算结果为6。

3.聚合表达式

在实际的应用中,通常要对流数据进行比较复杂的聚合计算,这对聚合引擎的表达式灵活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DolphinDB聚合引擎支持使用复杂的表达式进行实时计算。

  • 纵向聚合计算(按时间序列聚合):
tradesAggregator = createStreamAggregator(6, 3, , trades, outputTable, `time)
  • 横向聚合计算(按维度聚合):
tradesAggregator = createStreamAggregator(6, 3, , trades, outputTable, `time)

tradesAggregator = createStreamAggregator(6, 3, , trades, outputTable, `time)
  • 输出多个聚合结果:
tradesAggregator = createStreamAggregator(6, 3, <[max((ofr-bid)/(ofr+bid)*2), min((ofr-bid)/(ofr+bid)*2)]>, trades, outputTable, `time)
  • 多参数聚合函数的调用:

有些聚合函数会使用多个参数,例如 corr,percentile等。

tradesAggregator = createStreamAggregator(6, 3, , trades, outputTable, `time)

tradesAggregator = createStreamAggregator(6, 3, , trades, outputTable, `time)
  • 调用自定义函数:
def spread(x,y){
    return abs(x-y)/(x+y)*2
}
tradesAggregator = createStreamAggregator(6, 3, , trades, outputTable, `time)

注意:DolphinDB不支持聚合函数嵌套调用,比如若要在流数据引擎中计算sum(spread(ofr,bid)),系统会给出异常提示:Nested aggregated function is not allowed

4.流数据源

DolphinDB的聚合引擎使用流数据表(streamTable)来作为输入数据源,流数据表提供流式数据的发布功能,通过_subscribeTable_函数可以订阅流数据并触发数据处理流程,而聚合引擎就是处理数据的方式之一。

streamTable作为聚合引擎的数据源,它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将原始数据灌入聚合引擎,通过subscribeTable函数,可以在数据进入聚合引擎之前对数据做初步清洗,下面的例子展示如何对流数据做初步过滤。

传感器采集电压和电流数据并实时上传作为流数据源,但是其中电压voltage<=0.02或电流electric==NULL的数据需要在进入聚合引擎之前过滤掉。

share streamTable(1000:0, `time`voltage`electric, [TIMESTAMP, DOUBLE, INT]) as trades
outputTable = table(10000:0, `time`avgElectric, [TIMESTAMP, DOUBLE])
//模拟产生传感器数据
def writeData(blockNumber){
        timev = 2018.10.08T01:01:01.001 + timestamp(1..blockNumber)
        vt = 1..blockNumber * 0.01
        bidv = take([1,NULL,2], blockNumber)
        insert into trades values(timev, vt, bidv);
}
//自定义数据处理过程,msg即实时流入的数据
def dataPreHandle(aggrTable, msg){
    //过滤 voltage<=0.02 或 electric==NULL的无效数据
    t = select * from msg where voltage >0.02,not electric == NULL
    if(size(t)>0){
        insert into aggrTable values(t.time,t.voltage,t.electric)        
    }
}
tradesAggregator = createStreamAggregator(6, 3, <[avg(electric)]>, trades, outputTable, `time , false, , 2000)
//订阅数据源时使用自定义的数据处理函数
subscribeTable(, "trades", "tradesAggregator", 0, dataPreHandle{tradesAggregator}, true)

writeData(10)

从流数据源中可以看到有两个voltage<=0.02和三个electric==NULL的数据:

select * from trades
time                      voltage    electric
2018.10.08T01:01:01.002   0.01       1
2018.10.08T01:01:01.003   0.02
2018.10.08T01:01:01.004   0.03       2
2018.10.08T01:01:01.005   0.04       1
2018.10.08T01:01:01.006   0.05
2018.10.08T01:01:01.007   0.06       2
2018.10.08T01:01:01.008   0.07       1
2018.10.08T01:01:01.009   0.08
2018.10.08T01:01:01.010   0.09       2
2018.10.08T01:01:01.011   0.1        1

查看输出表:

select * from outputTable
time                      avgElectric
2018.10.08T01:01:01.000   1.5
2018.10.08T01:01:01.003   1.5

从结果可以看到,voltage<=0.02或electric==NULL的数据已经被过滤了,所以第一个计算窗口没有数据,所以也没有聚合结果。

5.聚合引擎输出

聚合结果可以输出到新建或已存在的内存表,也可以输出到流数据表。内存表对数据操作上较为灵活,可以进行更新或删除操作;输出到流数据表的数据无法再做变动,但是可以通过流数据表将聚合结果再次发布。下面的例子展示如何将聚合结果表作为另一个聚合引擎的数据源。

本例从一个初始的流数据表trades里,通过聚合引擎tradesAggregator进行移动均值计算,并将结果输出到流数据表aggrOutput,再通过订阅aggrOutput表并关联聚合引擎SecondAggregator对计算结果求移动峰值。

share streamTable(1000:0, `time`voltage`electric, [TIMESTAMP, DOUBLE, INT]) as trades
//将输出表定义为流数据表,可以再次订阅
outputTable = streamTable(10000:0, `time`avgElectric, [TIMESTAMP, DOUBLE])
share outputTable as aggrOutput 

def writeData(blockNumber){
        timev = 2018.10.08T01:01:01.001 + timestamp(1..blockNumber)
        vt = 1..blockNumber * 0.01
        bidv = take([1,2], blockNumber)
        insert into trades values(timev, vt, bidv);
}

tradesAggregator = createStreamAggregator(6, 3, <[avg(electric)]>, trades, outputTable, `time , false, , 2000)
subscribeTable(, "trades", "tradesAggregator", 0, append!{tradesAggregator}, true)

//对聚合结果进行订阅做二次聚合计算
outputTable2 =table(10000:0, `time`maxAggrElec, [TIMESTAMP, DOUBLE])
SecondAggregator = createStreamAggregator(6, 3, <[max(avgElectric)]>, aggrOutput, outputTable2, `time , false, , 2000)
subscribeTable(, "aggrOutput", "SecondAggregator", 0, append!{SecondAggregator}, true)

writeData(10)

查看输出表:

select * from outputTable2
time                      maxAggrElec
2018.10.08T01:01:00.992   1
2018.10.08T01:01:00.995   1.5

6.createAggregator函数介绍及语法

createStreamAggregator函数关联了流数据聚合应用的3个主要信息:

  • 输入数据源

输入数据源是流数据表,通过订阅的当时把数据源和聚合引擎联系起来。

  • 聚合表达式

定义聚合计算的逻辑,支持复杂表达式。聚合引擎根据聚合表达式对流数据表做计算,并将结果输出到目的表中。

  • 输出表

聚合结果可以输出到新建或已存在的内存表或流数据表中。内存表在数据操作上更加灵活,可以做更新删除操作,而输出到流数据表的数据无法再做改动,但是通过流数据表将聚合结果再次发布,可以满足更多应用场景。

6.1 语法

createStreamAggregator(windowTime, rollingTime, aggregators, dummyTable, outputTable, timeColumn[,useSystemTime, keyColumn, garbageSize])

6.2 返回对象

返回一个抽象的表对象,作为聚合引擎的入口,向这个表写入数据,意味着数据进入聚合引擎进行计算。

6.3 参数

  • useSystemTime:布尔值,表示聚合引擎的驱动方式。当它为true时,表示时间驱动,即当到达预定的时间点,聚合引擎就会激活并以设定的窗口截取流数据进行计算。在这种模式下,时间的精度为毫秒,系统会给每一条进来的数据添加毫秒精度的时间戳作为数据窗口的依据。但它为false时,表示数据驱动,只有当数据进入系统时,聚合引擎才会被激活,系统会选择数据的时间字段timeColumn作为数据窗口的依据。它是可选参数,默认值为false。
  • windowSize:正整数,表示数据窗口的大小。数据窗口只包含下边界不包含上边界。
  • step:正整数,表示聚合计算的频率,即触发计算的时间间隔。

windowSize和step的单位相同,它们都取决于useSystemTime。当useSystemTime=true,它们的单位是毫秒,当useSystemTime=false,它们的单位与数据中的时间字段timeColumn相同。

为了便于对计算结果的观察和对比,系统会对窗口的起始时间统一对齐。具体规则请查看2.数据窗口

  • aggregators:元数据,表示聚合函数。支持系统内所有的聚合函数,如,也支持对聚合结果使用表达式来满足更复杂的场景,如<[avg(price1)-avg(price2)]>,<[std(price1-price2)]>。

为了提升流数据聚合的性能,DolphinDB对部分聚合函数进行了优化,每次计算时,充分利用上一个窗口的计算结果,最大程度地降低了重复计算。

以下是经过优化聚合函数:

corr:相关性
covar:协方差
first:第一个元素
last:最后一个元素
max:最大值
med:中位数
min:最小值
percentile:百分位数
std:标准差
sum:求和
sum2:平方和
var:方差
wavg:加权平均
wsum:加权和
  • dummyTable:表,提供一个样本表对象,不需要有数据,但是表结构必须与输入的流数据表相同。
  • outputTable:聚合结果的输出表。输出表的第一列是时间类型,用于存放发生计算的时间点,如果keyColumn不为空,则第二列为keyColumn(分组列),从第三列开始,用于存放聚合计算的结构。最终输出表的结构如下:
时间列   分组列   聚合结果列1    聚合结果列2
...
  • timeColumn:输入流数据表中的时间列。
  • keyColumn:聚合计算的分组列。按keyColumn分组,对输入流数据进行分组聚合计算。它是可选参数。
  • garbageSize:正整数。当内存中缓存的历史数据记录条数超过garbageSize时,系统将清理缓存。

当流数据聚合引擎在运行时,每次计算都会需要载入新的窗口数据到内存中进行计算,随着计算过程的持续,内存中缓存的数据会越来越多,这时候需要有一个机制来清理不再需要的历史数据。当内存中保留的历史数据行数超过garbageSize设定值时会引发清理内存。

当需要分组计算时,每个分组的历史数据记录数是分别统计的,所以内存清理的动作也是各分组独立进行的。当每个组的历史数据记录数超出garbageSize时都会引发清理内存。

6.4 示例

6.4.1 dummyTable示例

本例展示dummyTable的作用。增加一个结构完全与trades相同的modelTable对象,将modelTable作为dummyTable参数,而实际的数据仍然写入trades。

share streamTable(1000:0, `time`qty, [TIMESTAMP, INT]) as trades
modelTable = table(1000:0, `time`qty, [TIMESTAMP, INT])
outputTable = table(10000:0, `time`sumQty, [TIMESTAMP, INT])
tradesAggregator = createStreamAggregator(5, 5, <[sum(qty)]>, modelTable, outputTable, `time)
subscribeTable(, "trades", "tradesAggregator", 0, append!{tradesAggregator}, true)    

def writeData(n){
    timev = 2018.10.08T01:01:01.001 + timestamp(1..n)
    qtyv = take(1, n)
    insert into trades values(timev, qtyv)
}

writeData(6)

最后仍然输出了结果,说明聚合引擎的dummyTable参数只是一个样本表,它是否包含数据对结果并没有影响。

6.4.2 分组聚合示例

输入的流数据表增加了分组列sym,在聚合计算时设定keyColumn为sym。

share streamTable(1000:0, `time`sym`qty, [TIMESTAMP, SYMBOL, INT]) as trades
outputTable = table(10000:0, `time`sym`sumQty, [TIMESTAMP, SYMBOL, INT])
tradesAggregator = createStreamAggregator(3, 3, <[sum(qty)]>, trades, outputTable, `time, false,`sym, 50)
subscribeTable(, "trades", "tradesAggregator", 0, append!{tradesAggregator}, true)    

def writeData(n){
    timev = 2018.10.08T01:01:01.001 + timestamp(1..n)
    symv =take(`A`B, n)
    qtyv = take(1, n)
    insert into trades values(timev, symv, qtyv)
}

writeData(6)

为了观察方便,对执行结果的sym列排序输出:

select * from trades order by sym
time                      sym   qty
2018.10.08T01:01:01.002   A     1
2018.10.08T01:01:01.004   A     1
2018.10.08T01:01:01.006   A     1
2018.10.08T01:01:01.003   B     1
2018.10.08T01:01:01.005   B     1
2018.10.08T01:01:01.007   B     1

outputTable的结果是根据sym列的内容进行的分组计算。

select * from outputTable 
time                      sym   qty
2018.10.08T01:01:01.000   A     1
2018.10.08T01:01:01.003   A     1
2018.10.08T01:01:01.003   B     2

各组时间规整后统一从000时间点开始,根据windowSize=3, step=3, 每个组的窗口会按照000-003-006划分,计算触发在000,003两个时间点。 需要注意的是窗口内若没有任何数据,系统不会计算也不会产生结果,所以B组第一个窗口没有结果输出。

7.总结

DolphinDB database 提供的streamAggregator是一个轻量、使用方便的流数据聚合引擎,它通过与streamTable流数据表合作来完成流数据的实时计算任务。它能够支持纵向聚合和横向聚合以及组合计算,支持自定义函数计算,分组聚合,无效数据预清洗,多级计算等功能,能满足流数据实时计算各方面需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物联网,流计算,dolphindb,数据库,数据库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