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2响应式原理解析(完结篇):侦听属性和总结

Hi 大家好,假期快乐鸭~ 咳咳,在前面两篇我们从设计出发讲了一下 Vue2 的响应式原理和实现,还有计算属性的详细解析等等。这一篇呢就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篇了,我们来聊一下侦听属性和 vm.$watch,再回到设计来总结一下 Vue2 的响应式。如果没有看过前面两篇的朋友先看了前面的再来哈,传送门:Vue2响应式原理解析(一):从设计出发Vue2响应式原理解析(二):计算属性揭秘

侦听属性 watch

关于侦听属性的使用我就不多了,相信大家都很熟练,无非就是定义个函数,当要监听的值发生变化时会回调这个函数。我们直接来康康关键代码是怎么实现的。打开 src/core/instance/state.js 文件,找到 initState

export function initState (vm: Component) {
  vm._watchers = []
  const opts = vm.$options
  if (opts.props) initProps(vm, opts.props)
  if (opts.methods) initMethods(vm, opts.methods)
  if (opts.data) {
    initData(vm)
  } else {
    observe(vm._data = {}, true /* asRootData */)
  }
  if (opts.computed) initComputed(vm, opts.computed)
  if (opts.watch && opts.watch !== nativeWatch) {
    initWatch(vm, opts.watch) // 侦听属性的初始化是在最后。
  }
}

这个函数里面可以看到熟悉的 initDatainitComputed,前面已经讲过了。 initWatch 就是侦听属性初始化的函数了,这里注意一下 initWatch 是在最后调用的并传入了 vm 对象(其实就是要监听 vm 上的属性),这意味着侦听属性也是可以侦听到计算属性的变化哟initWatch 的内容很简单,我们只看关键的代码:

function initWatch (vm: Component, watch: Object) {
  for (const key in watch) {
    const handler = watch[key]
    if (Array.isArray(handler)) {
      for (let i = 0; i < handler.length; i++) {
        createWatcher(vm, key, handler[i])
      }
    } else {
      // 看这里。
      createWatcher(vm, key, handler)
    }
  }
}

initWatch 遍历我们定义的 watch 对象属性,拿到每个属性的侦听函数 handler,并对其调用 createWatcher

function createWatcher (
  vm: Component,
  expOrFn: string | Function,
  handler: any,
  options?: Object
) {
  if (isPlainObject(handler)) {
    options = handler
    handler = handler.handler
  }
  if (typeof handler === 'string') {
    handler = vm[handler]
  }

  // 其实侦听属性最后就是用 $watch api 实现的。
  return vm.$watch(expOrFn, handler, options)
}

到这里我们发现原来侦听属性就是利用 vm.$watch 来实现的啦。

vm.$watch

$watch 函数是可以在 Vue 对象上调用的,所以定义在了 Vue 对象的原型上,具体在 stateMixin 函数中:

export function stateMixin (Vue: Class) {
  // ...

  Vue.prototype.$watch = function (
    expOrFn: string | Function,
    cb: any,
    options?: Object
  ): Function {
    const vm: Component = this
    // ...
    
    options = options || {}
    options.user = true
    const watcher = new Watcher(vm, expOrFn, cb, options)

    // 立即求值
    if (options.immediate) {
      try {
        cb.call(vm, watcher.value)
      } catch (error) {
        // ...
      }
    }
    return function unwatchFn () {
      watcher.teardown()
    }
  }
}

这里我们看到 vm.$watch 其实是生成了 Watcher 对象,有这几个地方要康康:

  • expOrFn,这里是需要监听的属性值。
  • options.user,表明是用户定义的,watcher 更新时会调用用户定义的回调函数 cb。
  • options.immediate,立即求值,一开始就会传递当前值到定义的侦听函数。
  • unwatchFn,可以手动关闭监听(当然定义的侦听属性不需要这个了)。

expOrFn

这里我重点说一下 expOrFn。expOrFn 是可以支持属性表达式的,按照 Vue 文档的说法:

观察 Vue 实例上的一个表达式或者一个函数计算结果的变化。

也就是说可以像这样去设置:

vm.$watch('a.b', function (newVal, oldVal) {
  // 属性 a 改变或者 a.b 改变都会触发
})

vm.$watch(
  function () {
    return this.c + this.d
  },
  function (newVal, oldVal) {
    // 属性 c 改变或者 d 改变都会触发
  }
)

第一种情况下 expOrFn 是表达式。在 src/core/observer/watcher.js 中找到 Watcher 的构造函数:

// ...
if (typeof expOrFn === 'function') {
  this.getter = expOrFn
} else {
  this.getter = parsePath(expOrFn)
  // ...
}
// ...

我们知道 watcher.getter 要求是个函数, parsePathsrc/core/util/lang.js 里面:

export function parsePath (path: string): any {
  // ...
  const segments = path.split('.')
  return function (obj) {
    for (let i = 0; i < segments.length; i++) {
      if (!obj) return
      obj = obj[segments[i]]
    }
    return obj
  }
}

parsePath返回的确实是一个函数,内容是按照表达式的路径顺序去逐步获得路径上的属性(对象)以及最后的值。这里我们回忆下 defineReactive,按顺序去访问表达式路径上的属性会触发属性的 get,这样就建立了依赖关系(路径上的所有属性都会),当涉及的属性变化时就会通知 watcher 了~ 同理第二种情况下是一个函数也是一样的。剩下的怎么去通知 watcher 更新前面第一篇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设计总结

到这里 Vue2 响应式的主要内容解析就完结了,我们看了很多的代码,是时候来总结一下啦。不知道大家看源码学习的目的和感受是什么,我呢主要是关注作者的设计意图和权衡侧重点,当然还有一些实现的技巧之类。第一篇我们从设计出发,最后呢当然也要从设计来总结一下从 Vue2 响应式中学到了什么。

可重用的模块

Vue2 响应式实现的一个很赞的地方是把这套东西独立了出来,抽象出了 DepWatcher 等关键定义,基本上如果你是 Web 应用都可以直接拿去用。这告诉我们在实现之前要多考虑重用和抽象,这样你的实现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巧妙的双向依赖设计与实现

在观察者模式中,一般我们只会在被观察者上记录观察者列表,等到需要时去通知观察者即可。而在 Vue2 中由于使用场景下依赖关系会发生变化(依赖关系收集在求值过程中),所以采用了双向依赖的设计与实现。这告诉我们设计模式不是死的,根据你想达到的目的去做灵活调整,我觉得这是 Vue2 响应式设计非常精彩的一个地方~

观察者模式的角色权重

从 Vue2 的设计和实现中我们可以看到,观察者模式中被观察者(属性和 Dep)和观察者(Watcher)的角色权重是不同的,从代码量也可以感受出来。被观察者主要是实现依赖的建立和通知机制,更抽象一些;而观察者则要根据实际场景加入更多的功能设计与实现,比如 Vue 中的计算属性缓存和 expOrFn 等。这也是提醒我们在实现自己的观察者模式场景中,具体的内容应该放在哪里有个参考。

最后

到这里 Vue2 响应式我想哔哔的东西已经全部讲完了,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参考吧,水平有限,理解和解读难免会有错漏,欢迎指出哇。最近 Vue3.0 One Piece 也正式发布了,以后偶也会持续写一些 Vue3 的相关东东,下次再见~

欢迎 star 和关注我的 JS 博客:小声比比 JavaScript

你可能感兴趣的:(vue.js,javascript,web,设计模式,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