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理粗糙度是图像的重要视觉特征,对图像的分析、识别和解释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在纹理分析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纹理粗糙度的测量和描述方法。分形理论指出大多数自然物体表面在空间上都是分形的[1],而且这些表面的灰度图像也是分形的,这为分形模型在图像分析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纹理粗糙度的描述大多采用分形维数法。分形维数是图像稳定性的表示量,可以用来描述图像表面的粗糙程度。关于分形其实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理论,分形绘制的图案都十分漂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传送门;下面通过一些例子直观理解图像的分形维数,不涉及太多深奥的理论。
function Show_GraySurface(filename)
% 把一幅图像看成三维空间的曲面,
% 像素的位置(x,y)构成xoy坐标面,
% 像素的灰度值看成z轴的值由此构成灰度曲面
picture_dir = 'E:\image-processing\featuer_lesson\Differential_Box-counting\DBC_test_picture\';
I = imread([picture_dir,filename]);
if (length(size(I)) > 2)
I = rgb2gray(I);
end
M = size(I,1);
Temp = diag([1:256])*ones(256,256);
x = reshape(Temp.',1,M*M);
y = reshape(Temp,1,M*M);
z = reshape(I,1,M*M);
tri = delaunay(x,y);
trisurf(tri,x,y,z);
shading interp
view(3);grid on;colorbar
end
matlab运行上述代码就可以画出图像的灰度曲面,把一幅图像放置在xoy平面上,像素的灰度值作为z轴上的值,由此构成的曲面叫做图像的灰度曲面。把代码里面的picture_dir改成自己图片的目录,直接运行Show_GraySurface('filename')就可以看见结果。注意输入图片的大小是256x256的。
图(1)中的图片是Brodatz纹理集中的一张图片,人眼直观上看可以很容易知道这是一张树皮的照片,并根据自己的经验能给出这个树皮面很粗糙的评价,但是计算机如何评价一张图片的粗糙程度呢?本章介绍的分形维数就是评价图像粗糙程度的一个度量。Matlab程序描绘的灰度曲面中,蓝色向黄色变化的过程就是灰度值从小到大变化的过程,我们可以根据颜色判断灰度曲面上对应灰度值的大小。假如我们从灰度曲面的正上方俯视,看到的结果应该与原图一致,读者可以自己实验一下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个平面,但是我们从侧面观察就能发现灰度曲面的复杂性,曲面上有很多黄色的“山峰”,也有很多蓝色的“谷底”纵横交错,看起来已经不像是一个曲面了,这里表现出一些分形的特征比如自相似性,分形维数度量图像的粗糙程度,就是度量图像灰度曲面的复杂程度,分形维数越高代表曲面越复杂,图像也就越粗糙。下面给出一个笔者自己实现的计算图像盒子维的代码,参考论文[2],论文传送门。
function FD = Simple_DBC(filename)
% 简化版的DBC:
% 默认图像灰度取值0-255,大小为256 X 256
% 网格边只取2整数次幂 2 4 8 16 32 64 128
% 且盒子高等于边长,即盒子为正方体
picture_dir = 'E:\image-processing\featuer_lesson\Differential_Box-counting\DBC_test_picture\';
picture_test = filename;
P = imread([picture_dir,picture_test]);
if (length(size(P)) > 2)
P = rgb2gray(P);
end
G = 256; % 灰度等级
s = 2.^[1:7]; % 格子边
M = size(P,1); % 图像大小默认长宽一样
h = 2.^[1:7]; % 网格高度
Grid_num = M ./ s;% 网格数
Nr = zeros(1,length(s));
% 优化:使用mat2cell把图像矩阵划分为元胞数组,这一过程对应网格的划分
% 然后使用cellfun直接对每个元胞数组进行处理提升效率,减少for循环层数
for j = 1:length(s);
L = s(j)*ones(1,Grid_num(j));
Nr(j) = sum(sum( cellfun(@(x) ceil(max(x(:))/h(j))-ceil(min(x(:))/h(j)) + 1,mat2cell(P,L,L)) ));
end
y = log(Nr);
x = log(G ./ s);
p = polyfit(x,y,1);
FD = abs(p(1));
end
为了理解上面的程序,需要简单介绍一下分形维数的性质;
直接用公式求解很难计算,差分盒子维采用下面的思路进行计算。假设有一个边长为的立方体盒子,用这个盒子去度量我们的图形。
由上面的图我们可以猜测,弯弯曲曲的曲线,相比直线需要更多的盒子才能覆盖,但是肯定少于覆盖平面所需的盒子,所以曲线的分形维数取值区间为[1.0,2.0);类似得到曲面的分形维数取值区间为[2.0,3.0)。程序计算出来的分形维数必须落在这个区间内。受到上面思路的启发,可以用一个个盒子去度量图形灰度曲面的分形维数。
把图像放置在平面(image plane)上,构成的灰度曲面(Image Instensity surface)如上图所示,然后把下面的平面用网格进行划分,然后用不同大小的盒子去“覆盖”图像的灰度平面。上图中盒子的边长为3,网格为3X3,在图示的网格内共需要三个盒子才能覆盖该区域内的灰度曲面记作,然后计算整个灰度曲面共需要多少个盒子才能覆盖这个曲面;然后再换不同大小的网格,重复上述过程。程序为了实现简单网格大小取了2的整数次幂,输入的图像大小256X256,也是为了便于计算。有兴趣的可以改进一下。
对公式两边取对数得到:,然后取不同的值,得到不同的N,然后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d。(论文的字母和这里的字母略有不同)
数值均在预期范围,和其他方法对比,其FD大小关系也是正确的,和人眼的感官一致(左边的图明显感觉纹理比右图粗糙)。
用到的测试图像:
参考资料:
[1] B. B. Mandelbrot, Fractal Geometry of Nature. San Francisco: Freeman, 1982.
[2]N. Sarkar and B. B. Chaudhuri, "An efficient differential box-counting approach to compute fractal dimension of image,"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vol. 24, no. 1, pp. 115-120, Jan. 1994.
-------------------------------------------------------------------分割线---------------------------------------------------------------------------------------------
有同学试着运行,但是不成功的,注意把图片目录的路径换一下,另外这个实现很简单,没有考虑图片的大小,只能处理256x256大小的图片,有能力的可以再优化一下,用于测试的图片在上面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