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科研人员成长道路的思维定势

《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20年第10期卷首语,作者:包云岗

2019年10月,李国杰院士在《中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新时期呼唤新的科研模式——中国70年信息技术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一文,指出70年来我国已形成一些较为固定的科研模式,对我国科技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在新时期反而成为了思维定势。因此,新时期需要打破一些思维定势,呼唤新的科研模式。

科研人员的成长道路便受到思维定势的束缚。很多人往往会陷入这样一种职业发展定势:多发表论文—争取“四青”—争取基金重点—争取省部级奖项—发表更多论文—争取“杰青长江”—争取国家级重点项目首席—争取国家级奖项……在这种思维定势下,科研似乎就只剩下“华山一条道”了,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国内各类评审出现非良性竞争。

打破思维定势,就是要解放思想。科研人员成长道路应该是多元化的,不是“自古华山一条道”,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以发表论文为主的成长模式也许是中国科技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经阶段,但不能顾此失彼,忽视甚至摒弃其他成功的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军工事业一直是科研的重心,最近十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19位老一辈科学家中有9位与国防科技相关,人们记住的是他们解决了国防事业中的技术难题,而不是他们发表过什么论文。

如今,中国科技发展进入新时期,赋予科研人员更多新机会,因为中国有更多问题的解决亟须科技创新。“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当今中国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这也需要多种科研模式的组合,需要多元化的科研人才。具体到一个人、一个团队时,又该如何选择?

评价与评估机制是科研指挥棒。一方面,现在的评价机制确实还不是那么多元化,甚至有些“一刀切”。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支持多元化,如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会面临国有资产流失、经费公私不分等各种顾虑与掣肘。

要改变这种局面,政府在评价机制上能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34位获奖人中,面向经济主战场类科研工作的获奖人仅有王选、闵恩泽与徐光宪三位。事实上,解决中国产业需求的科研工作和国防军工类科研有相似之处,有时不一定能被国际学术界认可,不一定能发表国际论文,因此更需要得到国内评价体系的肯定,才能引导和鼓励科研人员选择这类科研。

科研人员也需改变“唯论文”评判科研工作的思维定势,更重视原型系统、开源软件等不同形式的科研输出。科研人员就是科研评价体系中的评审主体,只有自己先改变理念,才能欣赏和支持选择不同道路的科研人员。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编程语言,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