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案例:孩子非要走特长专业怎么办?

晚上10点,微信语音通话响起,我挺纳闷儿,大晚上谁跟我语音通话呀?接通语音通话,是一个家长打来的,对面传来家长着急焦虑的声音:

老师,您好,这么晚打扰您真是不好意思,但我实在比较着急,不知道找谁,只能麻烦您了。刚刚孩子跟我大闹一场,我从来没见她发过那么大脾气,非要闹着读编导专业,虽然我不懂编导专业,但直觉告诉我,她如果选择这条路,必然要走很大的弯路。

我说:您先别着急,把情绪调整一下,孩子毕竟是孩子,她此刻正在气头上,您说什么她也听不进去,您就先不要跟她说了,让她冷静冷静。

家长听后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我说了一下:

孩子高一时有段时间就曾对编导专业比较感兴趣,家长给孩子在培训机构报了编导课程,家长和孩子达成的协议是:给孩子一学期的时间上编导课程,但不能耽误文化课成绩。如果文化课和编导课都不错,就继续上,如果编导课程影响了文化课,那么就停止编导课程。一学期下来,孩子的文化课下降的厉害,于是按事先的约定,家长把孩子的编导课停了,孩子专心学文化课。一切似乎就这样过去了,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

今年高二年级艺术节是诗朗诵,我们班的节目《将进酒》最终获得了一等奖。这个孩子负责编诗朗诵前的一个关于李白的小剧场,反响很不错,孩子回到家后编导梦复燃,又闹着要读编导专业。家长担心孩子“两条腿”走路以至都走不好,于是就比较着急,最终和孩子爆发了冲突。

凭直觉,我认为这种事情背后定有深层次的原因,电话中也不好解决,我和家长说:您明天下午有时间的话,来趟学校吧,咱们见面谈。家长说:好。

第二天下午,家长如约而至,一进门就开始向我大倒苦水。从家长的“苦水”中我得出这样几个信息:

1.这位母亲是位很负责的母亲,但在育儿上太过焦虑,生怕孩子走错一步,对孩子有点控制过度。

2.家里两个女儿,二女儿比大女儿外向,尽管母亲内心是努力在一碗水端平,但大女儿内心觉得妈妈比较偏爱妹妹,由此推测孩子内心可能比较自卑。

3.家长并不反对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想让孩子先努力考个好大学,上了大学后再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可孩子等不了了,高中就想读编导专业。

我安抚了家长的情绪,说等我找时间跟孩子谈谈再说。

我找了个时间,跟这个孩子聊了聊,通过聊天,我找到了原因所在。

这个孩子有个错觉:觉得走编导专业能比走文化课付出更少的努力,考个更好的学校。和妈妈吵架,学编导专业,这些都是表象,深层次原因是想考个好学校,但又深知自己能力不达,由此而产生的焦虑,这种焦虑情绪无处发泄和排遣,只好用愤怒找最亲近的人发泄。其实内心未必见得对编导专业有多么多么的热爱,只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找到了原因,问题就很好解决了。我给家长支招:

首先,找一所孩子比较心仪的大学,选里边的编导专业和相对比较喜欢的文化课专业,比如中文专业,查一下近三年编导专业和中文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看看编导专业到底比中文专业低多少分。不要老是臆想,焦虑就是想的多,做的少,用事实说话,会更有信服力。

其次,找一个读编导专业的“过来人”,最好是近一两年刚刚上大学的人,让孩子亲自去问,编导专业考大学是不是像她想象的那般容易。

最后,家长想个planB。如果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起作用的话,家长有没有其它方法。比如可以和孩子达成一个协议,以一学期为限,给孩子一学期的时间去尝试,如果在这一学期中,孩子既不耽误文化课的学习,编导也能学得不错的话,那么就让孩子继续学下去,如果在这一学期中孩子无法把两者兼顾的很好,那么就得听家长的,一心一意学文化课。

家长听后,答应试试,我也会继续关注事情的进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德育案例:孩子非要走特长专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