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讲中国文学|从晚清到民国文学

从《孽海花》到《海上花》,变成《醒世姻缘》这个系统被称:鸳鸯蝴蝶派。

在一般的文史上,对鸳鸯蝴蝶派的评价非常低,尤其到五四运动后,认为文学应该有一种比较大的社会使命,好像去唤醒民众意识的时候,常常批判鸳鸯蝴蝶派,认为鸳鸯蝴蝶只是描写男女情爱的关系。

现在很多人为这个系统辩护,张爱玲和张恨水实际都是鸳鸯蝴蝶派,他们就是描写情爱。这种描述出现在城市,什么是城市,就是上海这种近代依靠商业发展起来,商业城市中人的生活情况和农村非常不一样,有很多的休闲小说。

这种小说刊登在报纸上,上海清末民初的时候出现了《申报》,报纸以新闻为主,副刊上会登一些小的传奇故事。这些就是小说故事的来源,当时作家在报纸上刊登他们小说,这样的小说 有些休闲的意义,在读完报纸国家大事,再读副刊的故事,鸳鸯蝴蝶派产生有历史必然的背景。

上海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城市,引进非多西洋文化。西洋文化的发展起来,也促使旧的文化发生了最大的质变。

写小说的人开始出现职业的小说家,在报纸上发布,拿稿费。就这样发展出了鸳鸯蝴蝶派。

经过张爱玲这样一位女性作家,尤其她特别代表上海派的作家。她会认为在那个时代里面,能够写这样小说的地方只有在上海,因为上海会比较保护有些自由的思想。在比较正统文化的地方,会觉得这样文学是不入流的,或者不够正统,会被批判 。

上海的文化受到很大的外洋冲击,而这种冲击下,某一种女性觉醒的意识出来。所以张爱玲后来注解《海上花》,她认为这些人其实不是妓女,她们是最早的文化传播人。是最早吸收了西洋文化,而且把这些文化拿来影响到“长三书寓”来和她们做朋友的官吏。

张爱玲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海上花》这本书,书里所描述一种生命的现象,做为社会改革的一个范例。

晚清到民国这段时间,大概文学会走两种路。一条是很意识到救 国的,因为太过混乱,救亡图存变成了文学最大的主题,这个可以说是男性的主题 。另一条是在比较大的商业城市,比如广州、上海、天津这种城市会出现休闲文学 ,像《海上花》、《孽海花》之类,从侧面的来写一个时代的变革。

从清末时候,有一批人留日学生受到巨大西潮的影响,回头看到自己的祖国的时候,有一种千疮百孔。开始投入革命的洪流,有一部分投入行动,有一种部分用文字。在文学里面寄托了一个救世的主张。

其实我们的矛盾在于,文学并不一定寄托了这么大的主张,才是好的文学。文学是很宽阔,文学对生命的描绘应该是很多样的,不应该只是着重在一点。

当一个时代发生最大弊病的时候,文学会直接切入这个弊病,好像无暇去想其它的事情。所以鲁迅当时只有两本小说《呐喊》和《彷徨》。从书名我们看出,鲁迅就是在写他的时代。彷徨是一种迷失,呐喊是一种在苦闷中的叫出声音来。

不管从任何角度来看,鲁迅都是在新文学运动里面创作力最强的。

鲁迅的《阿Q正传》其实写的农民,一种因为长期的无知,教育没有普及到民间去,最后产生文化性格上的荒谬和愚昧性。这个愚昧性变成五四运动到30年代,大部分作家要写的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蒋勋讲中国文学|从晚清到民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