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剔除其中明显的性别歧视色彩,它非常生动地说明了做决定在我们人生中的重大作用。
这句话涉及到的职业选择和婚姻选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除了这些重大事项,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其实时时处处都离不开做决定,比如几点钟起来?中午吃什么?是坐公交车还是打车?工作中应该选择哪个方案?等等,都离不开做决定。
这些决定看起来好像不是很重要,但是,日积月累,对我们的人生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人生是由我们所做的决定所塑造的,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成为和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的决定。
既然做决定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做出好决定呢?
最近看了一本书,就叫《如何做出好决定》,书中对如何做出好决定,提出了很多比较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作者斯蒂芬·P·罗宾斯,是美国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大家,他的作品被译为20 种语言,全球销售600 多万册,著有《管理学》《管人的真理》等。
02
罗宾斯认为做出好决定的核心是用理性做决定,《如何做出好决定》的副标题就是“理性掌控工作与生活”.
全书围绕这个主题,提出了理性决策的六个步骤,同时针对不同个性的人及大多数人都易犯的错误给出了相应的决策建议,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高效决策的方法建议。
我觉得理性决策的6个步骤最为重要,它实际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和培养的决策习惯:
1识别和明确问题
2确认决策标准
3评估决策标准
4提出备选方案,
5评估方案
6选定方案
其中确认决策标准很重要,也是因人而异的,这往往与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密切相关,也与你的性格、兴趣、具体的目标等相关。
因为这个标准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因此在评估时除了要再次确认外,还要对这些标准按重要性进行排序。
评估方案时最好采取定量法,也就是按照你的决策标准给每个方案打分,最后选择分数最高的那个方案。
03
培养良好的决策习惯固然重要,有意识地避免大家都容易出现或者自己容易出现的错误也很重要。
《如何做出好决定》中列举了17种多数人都容易犯的错误,有些我们很容易理解,比如 “自己总是对的,错误都是别人的”自利性偏差,“我听到是我想听的话”的“证实偏差”。
还有常见的“易得性偏差”,我们更容易记住媒体报道中关于灾难和绑架等戏剧性事件,并误以为这些事件经常发生。“锚定效应”很有意思,它在谈判和还价中很有用。
代表性偏差与模式化倾向错误等都涉及到统计学原理,这些现象在《简单统计学》中也有详细论述。(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
如常被人说起的赌徒谬论:赌徒错误地相信运气一定会转,其实就像抛硬币一样,前面再多连续正面向上或向下次数,后面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也不会改变。
喜欢赋予随机事物以意义,导致很多迷信的产生。
还有因为不同个性而易产生的错误,如决策风格、风险偏好、拖延指数、自信程度等,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决定。
罗宾斯指出,我们要避免评价这些倾向是好还是坏。事实上,每种倾向都有利有弊。
即使如拖延与易冲动通常被视为不好的倾向,有时也会有好处,拖延有时会让你避免做出坏决定,而易冲动则让你在小事上快速做出决定,减少压力,让生活变得更简单。
这部分内容提供了一系列心理测试,通过这些简单的测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而这并不只与做决定有关。
《如何做出好决定》还提出了一些如何高效决策的建议:如要明确目标,注意针对信息过载要适可而止,给自己的选项不要超过6个,不要纠结于过去的决定,不要被经验束缚、认识文化的影响等。
有人说既然做决定可能会有这么严重的影响,我干脆就不要做决定吧,罗宾斯认为有时不做决定确实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但这是在事情不明朗,轻易做决定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情况下。
更多的情况下,尤其因为拖延症的影响或者害怕做决定而不做决定,则会让我们失去机会失去改变自己的可能,长此以往,陷入无所作为和无所事事当中。
04
当然,人生中的决定往往很难如数学题那样精确。
事实上,即使我们时时都能够(事实上不可能时时处处都能如此)采用理性六步,在实际生活中都会遇到很难明确的阻碍,因此说要做到完全理性决策是很难的。
至于说结果,更是我们难以控制的。但至少我们可以更多理性,更少错误和后悔。
总之,要做出更加理性,让自己不后悔的决定,《如何做出好决定》这本书给出的建议主要是:
首先要明确目标,其次要尽可能使用理性决策六个步骤,然后要明白不做决定会有成本,了解自己的个性,注意尽量避免大家都容易犯的错误和偏见。
最后要明白的是:虽然我们追求理性,但绝对安全与完美的决定是不存在的,所以不要怕犯错误。
努力实践以上建议,我们就能做出更好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