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8》

《剑桥中国史8》

作 者

费正清,崔瑞德

关于作者:

费正清,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头号中国通”,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崔瑞德,西方对中国隋唐史研究的奠基人。作为总编辑,两人前后花了整整20年的时间,汇集世界范围内历史大家的毕生研究成果,成就了这部外国人研读中国历史的经典传世之作。

关于本书:

本书以“研究”为切入点,在一个时代一册的体系上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它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微观视角的审视,着重对微观层面的思考,有利于人们对历史进行对照反思、找出历代王朝更替的真正动因,是历史爱好者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必备选择!

核心内容:

从自强运动和戊戌变法两个方面,分析晚清最后几十年局势的动荡。探索自救努力失败的具体原因。

一、自强运动的失败,是清朝晚期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


清朝的最后几十年非常纠结:一方面,曾经庞大的中华帝国的幻想还在,另一方面,中国的国门却被西方列强一次次用武力打开。这种纠结不仅存在于民间,也存在于清朝的高层,它激发出来的,就是一场持续几十年的自强运用。

所谓的自强,就是采纳西方技术,创办新式工厂和企业,通过学习、仿制西方的武器技术,希望能够提高整体的防御水平。主张自强的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这些人虽然身居要职,但大多不在权力的核心,而中央层面是相当保守的,抵制引进西方技术。

二、百日维新,标志着中国王朝政治的转型失败


百日维新是在清朝末期开展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由于触动到了清朝政府更深层次的利益,仅仅持续了103天就被迫终止了。

在清朝末年出现了历史的转折点: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严重削弱了清政府这个王朝政治对中国的控制力,地方上农民起义不断,也显示出老百姓要求平等、要求变革的诉求,太平天国运动等重重打击了对清末王朝政治的等级社会。当时,西方零零散散传来的民主思想,以及离中国最近的日本发生的明治维新,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改革派,提出了变法主张。造就了戊戌变法,这次变法主张的是政治体制改革。无论是康有为而是当时执政的光绪皇帝,他们手上都并无实权可以推动改革,真正的实权在慈禧太后手里。所以,戊戌变法失败告终。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在逐步的改革中还提出取消满人的特权,革除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甚至主张要召开国会,制定宪法,限制皇权。

三、贯穿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六条线索


1、权力

在西周时代,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共主,实际权力掌握在诸侯手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央集权体系,废除分封制,改为推行郡县制。汉朝了秦朝的郡县制,进一步削弱了诸侯的权力。唐朝以后,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但宰相是皇权的制衡。明朝的创建者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彻底取消了相权对皇权的制衡。明清以后,皇权和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2、法统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以武力比拼称王称霸。秦始皇统一六国,虽然自称皇帝。但分裂的惯性始终在延续。刘邦创建汉朝以后,和建国功臣约定白马之盟,只有刘氏宗亲才可以做皇帝。这是中国后世法统思想的雏形。魏晋隋唐时代,中国经过文化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认同,确立了中原王朝汉人的统治地位。元朝来掉宋朝,但由于它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在法统上不占优势,最终被明朝所来。清朝吸纳了中原王朝的管理制度,早期政权得到巩固,但在19世纪太平天国运动中,正统地位也出现了危机。

3、管理

秦朝确定“三公九卿”制度,但官员组成总会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隋唐创建了”三省六部制“,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推动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朱元璋废除宰相,设置内阁成为新的辅政系统。内阁具有票拟权,提高了皇帝的办事效率,但在明朝后期宦官权力上升,从皇帝手中得到了批红权,带来了社会的混乱。清朝早期采纳了明朝的官制,在中央推行内阁制,在地方实行督抚制,但废除了宦官的批红权。

4、经济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一直坚持重农抑商的国策,除了元朝稍微有一些商业贸易上的发展,其他王朝大多是以农耕为基础。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以后,规定皇族成员免交土地税。由于皇帝和贵族的势力不断膨胀,造成对耕地的侵占,农民税收的增加,引发了明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清朝在康熙年间推行摊丁入地,彻底废除了人头税,带来经济上的恢复和发展,但在采取高度货币化政策的同时,又放松了对基层货币折算率的管制,再次引发基层矛盾。

5、军事

隋唐以前,中国仍有军事化传统。隋文帝权坚和唐高祖李渊,都是执掌兵权出身。并且他们同属鲜卑的关陇军事集团。在关陇集团的支持下,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乱子世,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统一发扬光大。但随着唐朝的疆域扩大,采取了藩镇制,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中国重新进入乱世。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借鉴前朝的经验和教训,把兵权上收,推行以文治国,这虽然给当时宋朝文人阶层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利好,但却造成了宋朝军事实力的衰弱。明朝以后,军事得到一定恢复,但由于清朝不重视技术,并墨守八旗和绿营兵制,导致了对外防御的下降。

6、文化

在秦朝以前,由于各个诸侯国的存在,思想流派非常多元,墨家、法家、道家、儒家等统称为诸子百家。秦朝采取法家治国,打击了诸子百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变通后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此外,董仲舒通过天人感应的学说确立了君权神授,建立起一套以皇权为中心,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儒家思想在随后的两千多年里成为中国的社会正统思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剑桥中国史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