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多,真不是在夸你

读书多,真不是在夸你_第1张图片
作者:北平旧少年

2020没有带走疫情
带走了“诚品书店”
或许是我们的脚步太快
沉不下心来等待自己的灵魂

书店关门的最后一天
跑去六折买了三本书
一点儿不比网上便宜
也没有“温州皮鞋城老板跑路”的气势

在寸土寸金的地方
这种业态可能很难维持
近年我也少去实体店了
此时想“矫情”一把也轮不到我

但总觉得对于年轻人和学生来说
书店的倒掉未必是件好事

如果一个国家
除了课本之外
在触目所及之处
看不见文学
看不见文化
也看不见历史
那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读书多,真不是在夸你_第2张图片

今年出门少
开始写些小文章
讲自己“怎么读出文字后面的细节和味道”
也因此结识了一些朋友和同好

闲聊时常会被问到:

“你是不是看了很多书?”
“你有什么书推荐吗?”
“有什么书是对我有用的?”

特别是第三点
还在读书的“小朋友”尤其爱问
对于我来说
这些问题并不好回答

我向来不觉得自己读书多
也不太觉得能推荐什么书

成长的环境不同
彼此建构知识的方法也不相同
我喜欢的书可能未必适合对方

被问的多了
也开始反省自己
是不是我误解了问题?

或许
应该把书分成“工具书”和“经典”
有时候,大家想知道的是工具书
有时候,则是想了解文学经典

因为自己会客串去讲一些史哲
“经典”常会变成自己的“工具书”
于是不经意间混淆了两者的界限

而且
随着年龄的增长
生命经验的扩展
阅读经验也随之变化
会延伸到哲学、社会学,甚至是心理学

这通常都是一些朋友们不想知道的书籍
甚至知道了也未必愿意耗费时间和精力
更别提可能连半点兴趣也没有
推荐也是徒劳

另外
我会觉得
自己看不懂很多书
因为太多书是在擅长的领域之外

也会觉得
自己没有看很多书
因为有些经典就值得我反复咀嚼

关于经典
我举过一个半开玩笑的例子:

如果你看各种《简史》
不如好好读完《史记》

如果你看一百本琼瑶
不如好好把《红楼梦》读一百遍

读完经典
再去阅读别人如何解读经典
这个顺序最好不要颠倒
这样才有机会拥有自己的观点
同时与他人的观点产生对话或共鸣

一本书
读过和读懂
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读很多书
通常不是一种称赞
读懂经典
才是真正的肯定

别不信
孔子一定没有你看过的书多
他每天像熊猫一样抱着一捆竹子“啃”
也就是那几本书而已
只是他嚼透了

读书多,不是夸人
读书精,才是

经典
之所以成为经典
是因为曾经被用来建构世界
或是正在建构这个世界

所以值得一读再读

少看点书
多读几遍经典
这是我的新年寄语

(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多,真不是在夸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