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之后,再无王小波

正常工作之余看一本书需要一周时间,这次看王小波文集,连续三周,只读下来一本半,一本是《革命时期的爱情》,半本是《沉默的大多数》

为何《沉默的大多数》只读了半本,说出来有些悍然,哲思启发的杂文,需要一定的理解力,在心绪‘肮脏’的时候阅读,字面文字也就只是字面意思了,好似亲嘴,也就只是单纯的嘴对嘴了,没了舌吻的趣味了。

一个可以写高质量思想哲理的人,同时也能有着如些顽皮孩童般的心性。敢讲真语,敢谈真事的人,便是赤子之心的最好体现。

王小波在文化波澜的洗礼下,看到了无数,尝遍了百味,文字的有趣和辛真,不是思维头脑的简单,而是阅历无数后的豁达。故而《沉默的大多数》要品,要细细的品!


《革命时期的爱情》这本书在起初看见书名时,就能勾起大众女性对爱情幻想的共鸣,我作为其中一员有义务先来探个路

《革命时期的爱情》是一篇关于性与爱方面的小说

革命时期有爱情吗,当爱与性在革命时期碰撞,作者这样诠释:性爱受到了自身力量的推动,但自发的做一件事有时是不可取的。性爱也可以有最不可信的理由!

不得不说名坛大咖的思想独树一帜,新颖独特,在那个年代突破传统思维,如此直白写下精练骨干的文字,个人色彩觉对———‘彩‘!

然文章构思衔接有点让我不知所云,给我一种混杂的叙事错觉,故而决定再细读了一遍,也许拥有大师级别的写作能力即可完成这样的杰作。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展开,主人公“王二”是一名豆腐厂工人,采用即前推后的时间回忆轴线铺开叙述链,先后与“受教”团支书X海雁,大学生姓颜色同学发生一系列事件而产生道不出所以然的青春期‘革命’爱情。

老了,当“王二”转身回望,这也许正是生活真正的面目,只是自作多情地拟定了一系列真假的概念,然后一头扎进了这个“理想”的温暖海洋里。

作者原文一句话概括主题:

“那年头不管你花多么大的精力去干任何事,最后总是没有结果。因为那是只开花不结果的年代。”

在无趣的黑暗中点燃明亮的精神之火。

王小波之后,再无“王小波。

推荐大家阅读王小波文集!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小波之后,再无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