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老师案例督导收获(2)

中原焦点团队高级五期  贺变丽  坚持分享第966天  2021—2—2

      周五晚上,许老师的案例督导如约进行,现将收获总结如下:

1.来访者成绩提高不是心理咨询的目标,心理咨询是解决情绪或心理问题的,成绩提高是辅导老师的事,咨询师不是家庭教师。

许老师案例督导收获(2)_第1张图片

2.个案很敏感,会有双重的归因方式,咨询师可以问来访者:为什么会这样想?为什么感觉成绩好了是运气好?平时每天会念多少书?是什么让自己念了这么久?考第一名几率有多少?如果没有念这么久的书,考第一的几率又会是多少?从中可以看到个案是因为自己努力才考了第一名。

3.关于“想”的问题:想了这么多,什么值得想?什么时候不用想可以停下来?会想几下?都想了之后是什么感受?担心之后,关于想是怎么处理的?路上看到谁奇怪?哪里觉得奇怪?哪些人会注意?穿些什么会被注意?想完后知道答案吗?许老师的问话特别精细,就好像发散思维一样,每一个细点都要问到,给我的感觉是明察秋毫,咨询师做咨询,不要跳,要在细腻里对话,在细节处工作。如果想的太多,是否是强迫症呢?强迫症往往与焦虑有关。

4.关于优点:优点是不用天天做的,30天出现几次算优点?发生机率百分之多少算优点?自己对优点是如何界定的?优点可能不会天天出现,缺点会一直在,不逼个案去说优点。

5.关于八卦:他们会聊些什么八卦?怎么不喜欢这些八卦?

6.学习不集中:不集中是因为什么?你在担心什么?别人是几个人?(一个人)这个同学学习怎么样?功课和你相比如何?个案在乎的这位同学,对他来说就是重要的人,特别的人,可以多停留去聊一聊。比如个案看中的是他的淡定,淡定的含义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他是淡定的?是什么让自己想成为这样的人?是嫉妒他吗?可以学这个人的哪些方面?如果两个人成绩不相上下,可能是个案的竞争意识比较强。可以澄清:他学习比你好还学你,你怎么看这样的人?(知觉)个案因为他而分心,心里不好受,咨询师就要共情到个案。你希望不要被她影响,有没有哪些时候没有被他影响?有没有哪些时候让自己更专心了些?(例外)作文比赛要拿第一,第一名咋这么重要?你的想法是什么?咨询时先进入来访者的知觉世界,不要分析,不要评判。

7.来访者说自己不够好,咨询师就要好奇地问:什么叫不够好?什么叫够好?变成什么样子是够好呢?标准是什么?想成为这样够好的人吗?怎么能成为这样的人呢?也可以用关系问句进一步拓展来访者的知觉:同学们看到你做些什么,觉得你够好呢?生活中选择怎么想会影响自己吗?

8.在咨询中,咨询师先进入来访者的知觉世界,同意他的观点和想法,即接纳他,尊重他,然后拓展他的知觉,看他的动机是什么?在方法上多停留,训练他的方法和能力,促使其改变。咨询做细时,来访者的问题会有松动,注意他的逻辑,还要进入他的逻辑。

9.增加自信:先用评量问句进行打分,看来访者自信程度如何?有多少分自信?希望提高到多少分?怎么做能慢慢提高?

10.做咨询时不要接认识的人,咨询师和来访者最好不要有双重关系。咨询结束时,让来访者梳理一下自己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变化,这些收获和改变容易让别人看到。后续做咨询时都要和来访者聊一聊,上次咨询到现在自己有哪些改变?有哪些收获?焦点是每次都要谈的,咨询要慢慢谈,不会那么快就结束。如果没有改变,没有效果,可以讨论之前做的哪些是有效的?咨询师和来访者关系比较好时,严格的来访者会对咨询师有些挑剔的。如果做了几次没有效果,就考虑转介,爸爸妈妈转介的目标是什么?转介的期待是什么?爸爸妈妈看到个案有什么改变会安心?转介后咨询师就不必了解个案的事了。

许老师案例督导收获(2)_第2张图片

11.来访者的逻辑:别人说他品行不好,被边缘,被攻击,被排挤,好不容易交到一个朋友,坐在这样的班级,是怎么熬过来的?转班没有转,是因为没能力转?感觉层次比别人高,是骄傲的吗?把来访者的所有资料凑起来,理解他这个人。拥有什么能力才能面对留下来的局面?如何化解被理解:假如这个班变成什么样才可以留下来?怎么让别人跌眼睛看错你,自己风光地离开?

12.来访者两年前曾做过咨询,现在的他与原来的他有何不同?一样的地方有哪些?改变的地方有哪些?咨询要从长远意义来看,个案在生命的此刻需要学习的是什么?需要突破的是什么?咨询要有立即性和远瞻性。

13.关于“不烦”:不烦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没有崩溃?不烦时自己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做的有效方法要细聊并强化,可以用到下一次或者其他的方面。

14.面对选择,无论孩子有何选择,要学会承担,咨询师不帮助来访者做选择。

15.在咨询中,既做妈妈的咨询师,又做孩子的咨询师,这是不合适的,防止有拉扯,可以采取总分总或分总的方式进行咨询。

你可能感兴趣的:(许老师案例督导收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