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栓‖问好!2021

张贵栓‖问好!2021_第1张图片


作为教育课题,能够呈现实验成果的,可谓实验课例。实验课例能够进入课堂是实验的较好体现,将课型系列化,将课例常态化是实验的最好体现。

作为教育课题,能够这样去做,首先,必须了解这个课题是什么?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够明明白白做实验。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项目正是这样,此项实验是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计划”语文教改实验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学校行动研究”的重点项目,国家“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的主持人是著名教育家、国家督学、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的李希贵先生。对于这项实验,李希贵的解答简单明了:在什么年龄读什么书,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甚至是人所共知的问题,但事实上却一直被忽略了,尤其表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我们一再错过了孩子们黄金一般的阅读年龄段。所以这项实验跟以往所有教改实验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更强调的是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来学好语文。概括起来可以用一句话表述:凡是在课内进行大量阅读的语文教改实验,都叫做“语文主题学习”。

作为教育课题,能够坚持去做,首先,必须知道这个课题该怎么做?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够扎扎实实做实验。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项目正是这样做的,实施新的教学策略,需要从实验操作层面着手。实验伊始,就建构了三种课型:1+X,X+1,X+Y。

1.“1+X”模式——一课带多课的辐射式教学方法。以一篇必修教材的文章为点向面上辐射,把从必修教材一篇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尝试运用到多篇《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文章的学习中,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阅读能力。

2. “X+1”模式——“反三归一”。先选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文章,学完之后,反过来让学生自学必修教材中的1篇文章。

  3.“X+Y”模式。学完必修教材一单元的几篇文章,再整体补充一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多篇文章。

2015年,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集体备课培训活动,在内蒙古赤峰市举办。此次培训,在1+X、X+1、X+Y三种课型的基础之上,基本趋向于单元阅读课型,形成“四型三读——单元整体结构化教学策略”。

  1. 整体预习型——把一个单元两篇或以上课文中生字和新词集中起来进行学习。

2. 基础阅读型——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例子,链接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文章。

3. 整合阅读型——以语用为整合点,一是整合教材中的课文,二是整合丛书中的文章。

4. 拓展阅读型——自主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所剩文章,形成全阅读。

2020年,对统编教材内容的延伸与深化,紧扣单元“双线要素”,在厘清单元“语文要素”的基础上,明确每篇课文应该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编写了一套“语文主题学习”《单元解析与案例》,构建了课型体系,但课型固定有侧重,形成基本“四·五阅读课型”。对参与项目的教师来说,假如有相对固定的课型,操作起来将更容易些,待熟练掌握课内整合的理念之后,再跳出框架,自由发挥,效果会更好些。

1. 低段的基本课型

(1)精读引领课

(2)整合写字课

(3)组文阅读课

(4)整本书阅读课

2. 中、高段的基本课型

(1)单元预习课

(2)精读引领课

(3)略读实践课

(4)组文阅读课

(5)自由阅读课

(6)整本书阅读课

作为教育课题,能够坚持做好,首先,必须懂得课题为什么?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够认认真真做实验。

建构主义认为: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了解课题是什么?知道课题该怎么做?懂得课题为什么?从问题发现,到教育发现;既是发现问题,又是发现教育。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项目经历了优先期、优质期、优化期,基因在哪里?怎样来优化?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我们需要研究从哪里来?又要研究到哪里去?

2021年,“把我们的行动拿出来进行研究,把研究的成果付诸于我们的行动。”让教研理论成为教研实践,加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堂教学研究,躬行课堂,深度反思,注重细节。与课堂上的教育家深入交流、研讨沟通,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也要懂得几个“为什么?”就是“问好!2021”。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贵栓‖问好!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