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读《呐喊》

读《呐喊》,是因为学校课本里有一些文章是这里的节选,孩子读了几篇文章,觉得有些熟悉,比如闰土,比如社戏,这些都是以前我读给他们听的,似曾相识,现在拿了原著来读,都争着要看。

    争的有些激烈,还是一人读一篇,看谁读的有感情。可惜里面有些词语不太熟悉,毕竟是小学生,一个二年级,一个五年级,比如文中的她,经常用伊来表示,就感到奇怪,比如《狂人日记》,前面一段就是文言文一样读不懂,我解释了,又怕她们烦了,说这文章恐怕不行,看不了,读了日记一,没问题呀!是白话文。就继续读了。

    《药》是有现成的电影的,可是我没给她们看,昨天看过《大渡河》了,今天就没有机会了,答应这次读完了这本书,下周找电影来给她们看。不过她们还是在不停的讨论小栓子的死和药的问题。

  孔乙己在她们看来并不是像咸亨酒店的人们那么觉得可笑,倒是很同情孔乙己,他是想走文人的路,可是又没钱读书,活不想干有些让人气愤,你干点活,赚钱了,不就有书读了吗?像现在有的大学生家里条件不好还不就是边学习边打工吗?孩子就是孩子,她们哪里知道旧社会的苦难,懒惰的人活不下去,勤奋的人也不好过,比如骆驼祥子没黑没白的拉车还不是照样活不下去?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过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经典的存在有它存在的价值,到现在这句话还能给孩子们启迪,这就是见证!

    读一本好书,陪孩子读一本经典好书,也是一种享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孩子读《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