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的漫步不随机:个人投资者的4种非理性行为

文:屠夫1868

欢迎关注:基业长红

转载需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 理性人就像尼斯湖水怪一样,

常有人目击到它,

但从来没人拍下全貌。”

—— 大卫·德雷曼,1998年


华尔街的漫步不随机:个人投资者的4种非理性行为_第1张图片

这是屠夫的第 209 篇原创,全文 2300 字

阅读时间 6 分钟,读完别忘了【点赞】哦


金钱永不眠,屠夫问候各位早安。


上两周屠夫聊了有关「估值」和「风险」的话题,今天咱们探讨一下“非理性行为”。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心理学和金融学的交叉学科,它通过对投资者进行心理分析,在一定层面上解释了为什么市场并非有效,以及为什么华尔街根本不存在“随机漫步”一说

了解行为金融学,不但能帮助我们判断市场的真实走向,还能让自己避免一些系统性的错误。

马尔基尔教授从这个角度出发,总结了4种「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看看你是否也中枪了?



01  过度自信


人们往往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对未来的评估过于乐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者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询问大量车主“您的驾车水平和其他人相比怎么样”,80~90%的实验对象认为自己的水平高于其他人。

诺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将实验延伸到投资领域,发现这种过度自信的倾向在投资者中表现得尤为强烈

和其他人群比起来,投资者更会夸大自己的技能技巧,更会否认机会和运气。

他们会高估自己的知识水平,低估相关风险,夸大控制事态的能力。


个人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直接导致了过度交易

行为金融学家奥迪恩和巴布尔研究发现:

个人投资者交易越多,投资表现越差。

此外,男性投资者比女性投资者交易更频繁,

投资结果也更差。


这种错觉或许还和「后见之明偏差」有关。

所谓后见之明,是指“选择性地记忆成功”,也就是只记住那些成功的投资,然后将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再将差的结果辩解为“黑天鹅”造成的。

这种“事后诸葛亮”会让过度自信进一步膨胀,滋长出预测的幻觉。


而投资者过度自信“有能力预测”公司未来增长,会进一步导致所谓成长型股票普遍有高估的倾向。

比如说,令人兴奋的新计算机技术和医疗器械常常能激发大众想象力,个人投资者会对它们的未来增长过度乐观,推动公司股票的估值升高,然而这些美妙预测常常落空。

行为金融学家们认为:

投资者的过度自信,

可能是成长型股票组合

表现不及价值型股票组合的一大原因。

(屠夫注:注意,是组合,不是个股哦。)



02  判断偏差


霍华德·马克斯在《周期》里写道:

人容易走极端的倾向,永远不会终止。


均值回归是股市的基本规律,就像万有引力定律一般。

然而在每个时代,典型的主流看法却并非如此:

异乎寻常的上涨行情里,人们认为未来只会更强势;

非同一般的下跌行情里,大家觉得未来只会更低迷。

这就是判断偏差的一大方面:个体的「控制力错觉」


心理学家们发现,人们常常错误地认为,自己能控制那些实际上控制不了的局面。

国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别说不吉利的话”

—— 认为自己一句话就能改变事件走向,不是迷信,而是自大。


这样的控制错觉,让投资者看见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规律”,或者相信自己能发现预测未来股价走势的方法,成为一名“图表师” 

—— 通常自称“趋势分析者”。


判断偏差的另一面,是以“相似性”或“代表性”替代了更合理的「概率性思考」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有一项著名实验:实验对象先阅读一段关于“琳达”的背景描述,然后判断8个选项属实的可能性。

其中的两个陈述是:

【A】琳达是银行出纳员

【B】琳达是银行出纳员,她积极参与女权运动

结果超过85%的实验对象认为【B】的可能性高于【A】

——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违反了概率论的基本法则:

某人既属于x (银行出纳员) 又属于y (积极参与女权运动) 的概率,

不可能高于属于x (无论是否属于y) 的概率。


显然,没多少人学过概率论。



03  羊群效应


从17世纪的郁金香狂热,到21世纪的科技股泡沫,群体性癫狂从未消失。

市场作为一个「群体」,定价决策并非一贯正确。

因为群体中的个体相互影响,反而更容易将某个错误观点当做正确的。

“市场先生”不时会给出不合理的定价,让价值投资者有机会大赚一番。


『这次不一样』系列为大家介绍过郁金香狂热、密西西比泡沫和南海泡沫,这次屠夫把例子换成1999~2000年初的美国科技股泡沫吧。

1999年,迎合“新经济”概念的科技股股价节节攀升,买了这些股票的人都在赚钱。

哪怕从市盈率等基本面因素看,它们的上涨毫无逻辑,人们还是疯狂抢购科技股。

《非理性繁荣》的作者罗伯特·希勒指出:

最初的股价上涨鼓动更多人买入股票,这让股票收益水涨船高,

进一步引诱更多人参与进来,形成一个庞氏骗局般的“正反馈”。


这种羊群效应,还发生在主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身上。

主动型基金往往随波逐流,采用同样的投资策略,一拥而上地买同样的股票

—— 毕竟,只要不比同行差,就算挺成功的嘛。

就算股票市场的长期收益颇为丰厚*,主动型基金的投资者却是“赚的少亏的多”。

原因在于,这类投资者往往是在「非理性繁荣」、市场即将见顶之际,买入主动型基金。

而在「羊群博弈」的效果之下,再厉害的主动型基金也会被羊群挟持,在高位大举入场。

2000年3月之前的12个月里,大量资金涌入主动型基金,创下了历史记录;

2002年秋季,市场接近历史底部的时候,个人投资者却大量地撤出资金。


研究表明,主动型基金投资者的收益率,比市场平均水平低了足足5%

*股票的长期收益可以参考《210年,资产收益率的前世今生》

04  损失厌恶


对损失的厌恶,同样会让人做出非理性行为。

前景理论 (Prospect Theory) 描述了个人面临得与失、损与益前景时的行为表现,挑战了传统的“理性人假设”。


举个例子:有人设了一个掷硬币的赌局,正面朝上你得100美元,反面朝上你付100美元,你会愿意接受吗?

从数学意义上,这个期望值为0的赌局非常公平,但是大多数受访者不愿参与。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不断变换赌赢收益的数字,最终发现:赌赢收益到达250美元左右,人们才普遍愿意接受这个赌局。

两位心理学家由此得出结论:

损失1美元的痛苦

是获得1美元快乐的2.5倍


这种损失厌恶心理,让人对浮亏的感受更加强烈。

投资者在下跌阶段的焦虑程度,大大高于上涨阶段的兴奋程度。

各位想想,是不是挺符合自己的感受的?


这种损失厌恶,转化到行动层面就会变成两个极端:「过度恐慌」和「冥顽不化」。

即便投资逻辑正确,浮亏时剧烈放大的负面情绪,就像耳边低语的恶魔一般,催促着我们割肉卖出,免得明天迎来更大的浮亏;

如果投资逻辑错误,害怕卖出坐实浮亏的心态,又会让我们屏蔽掉客观的数据信息,死也不卖,等待“回本”的那一天。

屠夫两种错误都犯过,这是人性,是本能。

后来克服了,因为卓越投资者必须反人性



05  写在最后


传统金融学有个“随机漫步”假说,将股价视为完全随机游走的布朗运动。

但是正如巴菲特所说:如果股市真的随机漫步,他不可能赚到钱。

究其原因,是人性,是人性驱使下的非理性行为。


过度自信,让人过度交易、提高成本,还会对公司的成长过分乐观。

判断偏差,令人陷入“我预测对了”的错觉,忽略了概率性思考。

羊群效应,使主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随波逐流,其投资者亏的多赚的少。

损失厌恶,把人推向过度恐慌或者冥顽不化的极端,屈从于人性而亏本。


成功的投资人不止靠概率赚钱,还靠人性赚钱。

总有人因人性而犯错,通过他人的错误赚钱是一个可持续的方法,因为 —— 

人性,千百年来未曾变过。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尔街的漫步不随机:个人投资者的4种非理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