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盛传韩复榘是一字不识的大老粗。实际不然,韩复榘不仅有文化,而且字写得非常好。
韩复榘19岁离家闯关东自谋生路,后投效兵营。以擅长作战并兼通文墨而发迹,在北伐战争中一路猛打猛冲过关斩将,是率军第一个打到北京城下的北伐将领。时人称其为“飞将军”,在军阀征战中屡立战功。
韩复榘,字向方,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出生于河北省霸县东台山村的一个小康之家。有六间平房,30多亩自耕地和自养畜及碾、磨等动产、不动产。父亲兄弟二人,其父韩世泽,字净源,是一个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的腐儒,在本村做塾师。其叔韩洁亭,早年参加京奉铁路的修筑,承包过起路基的土工活,在筑路过程中曾接触过美、法等外国人,对洋人的一些生活方式稍有所知,学会只言片语的外语,回乡后在群众中宣扬洋人生活,偶尔也学舌只言片语,以显示自己阅历不凡。
榘有三兄(复森、复懋、复模)、一弟(复彬)一姐,均年幼不能支撑家事。
全家八口人的生活靠父亲教书所得薄酬维持,常出现无隔宿粮或断炊情况。弟兄五人皆从事打草、拾柴、拣粪等劳动,以弥补生活不足。但因其父是塾师,孩子们白天拾柴拣粪,晚间凭灯读书学墨,所以韩复榘虽幼年辍学,但能握笔为书。
1900年,义和团运动波及霸县境内,各村遍设团坛,倡议“扶清灭洋”,对“二毛子”严惩不贷。县境内捣毁教堂事件频频发生,善来营附近团民曾有过杀死天主教神父的壮举。韩洁亭被认为是“二毛子”,当年夏,该村团民操矛刀将其宅院团团围住,搜出后当场砍头。韩复榘之母身负轻伤,趁混乱之际抱彬领榘仓皇逃匿村外草堆,幸免杀身;其父等家人获悉较早,提前遁迹。其祖母杨氏,外逃未逞,钻进磨坊罗柜,团民杀死洁亭后将宅院付之一炬,杨氏即葬身于火中。从此,家贫如洗,日子十分困苦。
韩复榘十四岁时,父母做主为他迎娶当地名士高步瀛的侄女高艺珍为妻。
韩复榘成家后,因为字写得好,经人介绍到县衙任“帖写”,相当于现在的文书。由于薪俸极低,加上他又嗜赌如命,欠下了大量赌债。十九岁那年,他为了躲债,出走东北到新民府当兵,被编入清军第二十镇第四十协第八十标第三营。当时该营的管带是冯玉祥,他见韩复榘写得一手好字,就叫他当了司书。从此之后,韩复榘跟随冯玉祥多年。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倒戈,致使吴佩孚全军覆没。
在这之后,冯大量扩充部队。在两次军阀混战中,韩复榘表现得很勇敢,立下战功,在国民军中有勇敢善战之名。1926年秋,冯部从南口往西北撤退时,韩复榘升为第一师师长。
1928年秋,第六军由河北保定一带调到陕西潼关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师,韩复榘任师长。
1928年年底,冯玉祥把河南省主席让给韩复榘(驻开封)。1929年春,冯玉祥与蒋介石的矛盾日益尖锐,已各在准备大战。冯玉祥计划把潼关以东的山东、河南等省所有的部队,统统撤到潼关以西集中,然后再与蒋介石作战。他的理由是,欲用拳头打人,必须先把拳头缩回来,然后再伸出去打人才有力量。冯在潼关召集高级将领开会,宣布这个作战计划。韩复榘不同意冯的意见,与冯争辩,认为大军都集中到潼关以西,军粮即成问题,据说冯在盛怒之下打了韩一个耳光,韩当时未敢反抗,但内心不服,决定叛冯投蒋。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韩复榘重新担任第二十师师长,并出任讨逆军第三路总指挥,统率七个师南下。当韩复榘部行至湖北孝感时,蒋桂战争已告结束,蒋介石派人前往慰劳,又邀韩复榘到汉口会晤,蒋介石对韩复榘嘉奖备至,临别时还送给韩复榘一张十万元的支票,并说已在上海为他准备了一处住宅。蒋介石的极力拉拢,使其萌生了投蒋之意。
同年5月,冯玉祥策划反蒋,决定将部队先行西撤,然后寻机反击。韩复榘不肯西撤,遭到冯玉祥的训斥。于是,韩复榘联合石友三、马鸿逵叛冯投蒋,被蒋介石任命为中央军第三路讨逆总指挥、西北军总指挥,仍任河南省主席。
韩复榘虽然投靠蒋介石,但也并非死心塌地为蒋效力。同年10月,蒋冯战争爆发,他极力避免与冯玉祥交战。12月,蒋唐战争爆发,他开始拥唐反蒋。
1930年3月,中原大战爆发之前,蒋介石将韩复榘调往山东,出任冀鲁豫剿匪总指挥,使他远离冯玉祥、阎锡山及石友三,而韩复榘也乐得往山东发展,避免夹在蒋、冯、阎之间。中原大战爆发后,韩复榘奉命率部在山东与晋军展开连场恶战,牵制了晋军的主力,使蒋军能够取得战争的主动权。为使韩部更加卖力作战,9月5日,蒋介石正式任命韩复榘为山东省主席。
韩复榘主政山东八年期间,闹出了不少政治笑话。由于他急于求治,改革旧行政,试办行政区;厉行剿匪、禁烟,整顿社会风化;颁发整顿吏治严令,规定公职人员统一服装。他自称韩青天,标榜“廉洁政府”,喜欢亲自审案,还常到各地“巡察”、“私访”。但是,剿匪往往误杀良民,审案常常草菅人命,山东人民怨声载道。
韩复榘视山东为禁脔,决不容许别人染指。他千方百计排挤南京政府派去的官员,两次逮捕国民党山东省党部负责人,暗杀中统调查室主任,锐意扩充韩家军队,企图把一切异己力量赶出山东……蒋介石对韩复榘软硬兼施,韩复榘则与南京中央明争暗斗,蒋韩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九一八”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三省,进而把魔爪伸向华北。他们千方百计拉拢韩复榘,煽动他搞“山东独立”,企图实现“华北自治”。韩复榘不愿听从其任意摆布,但却利用手里的这张牌,要挟蒋介石放松对山东的攫夺。他与日本人时而杯酒言欢,时而冷面相对,左右周旋,若即若离。
1937年冬,日军大举进攻山东,韩复榘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不战而弃济南城,并在撤离济南前还下令焚毁了省政府、进德会等重要机关,在全国引起了一片声讨之声,全国民众要求国民政府严惩韩复榘。
然而韩复榘与日军并非一仗未打,1937年11月中旬,日军逼近黄河北岸,韩部官兵一再要求出战,韩被迫与日军连续激战数日,伤亡惨重。最后韩复榘拼死从济阳突围而出,撤至黄河北岸防线,拆掉黄河大铁桥与日军对峙,也不出击,结果日军在攻下南京后,对济南发起攻击,日军渡过黄河仅有几千人,韩部有四个军十几万人,为保存实力竞放弃济南,向南退却致使日军长驱直入。
据资料记载,1937年年底,“刘湘、韩复榘、宋哲元三人曾密谋准备联合倒蒋”,蒋介石接到了关于这一消息的密报,才对刘湘、韩复榘起了杀心。而且,在1937年9月,冯玉祥出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赴津浦线北段指挥抗战时,因为抗战吃紧,冯玉祥接连三次打电话给韩复榘,要求他速派兵增援前线,但韩复榘却阳奉阴违,按兵不动,使得冯玉祥非常恼火。冯玉祥后来还接到密报,说韩复榘正在与日本武官石野等密谈,冯玉祥怒火中烧,向蒋介石发密电一封,告发韩复榘“叛国降敌”。这些,最终促成了蒋介石杀掉韩复榘的决心。
关于韩复榘真正的死因,其次子韩子华曾在(国家先锋历史)(文史博览)上发表文章,认为主要以下几个原因:在西安事变时,韩曾发两封电报支持张学良。同时截留税,还解散了山东省党部,各县党部,这一切让蒋介石决心除韩复榘。
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在河南开封主持召开国民党第一和第五战区团长级以上的军官会议。在会议上,蒋介石当众公开问责韩复榘,随即将韩复榘逮捕,并押解到了汉口,由何应钦、鹿钟麟、何成浚等人从速组织军法审判,判决书上韩复榘的主要罪状为:“该被告并不尽守土之责及抵抗能事,对于本会委员长先后电饬出师应援德州及进击沧州,牵制敌军之命令均不遵奉;复因敌军渡河,擅先放弃济南,撤退泰安。委员长继令该被告坚守鲁南防地,又不奉命令,节节后退,弃鲁西济宁,后敌军跟踪侵入,致军事上重大损失。”
准确地说,诱捕韩复榘,戴笠并没有费多大力气。
2012年,有关记者采访了当年参与枪决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原军统成员郑培雄。据郑培雄回忆,早在1937年11月,戴笠就抽调军统三百多人,从南京撤出,坐火车到武昌,进入武昌市平阅路33号内院一座二层小楼,并将其作为军统在武昌的大本营。
1937年11月下旬,戴笠就亲自到武昌大本营训话:“韩复榘不但不凭借黄河天险抵抗日寇,逃跑前还在济南府放一把火再逃跑。所以,蒋委员长要制裁他。”
也就是说,诱捕韩复榘的计划,从1937年11月下旬就开始筹备了。
据郑培雄回忆,当时戴笠的命令一下,军统在武昌大本营的三百多人就紧张了起来,而且戴笠一再强调,任何人走漏了风声,都格杀勿论。准确地讲,军统正式成立于1938年8月,所以当时的军统局还应该称为复兴社。
逮捕韩复榘的过程,还是非常顺利的。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在河南开封主持召开国民党第一和第五战区团长级以上的军官会议。在会议上,蒋介石当众公开问责韩复榘,随即将韩复榘逮捕。
之后,从押解到处死韩复榘,都是戴笠手下的特务一手操办的,连最后处死韩复榘,都是在军统局武昌大本营进行的。所以可以说,蒋介石握着戴笠的手,枪决了韩复榘。
1938年1月24日,在“军法会审”后,韩复榘被枪决,这是中日开战以来,第一个被蒋介石处决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据郑培雄回忆,1938年1月24日,韩复榘从关押他的房间出来,正准备下楼梯,早已准备好了的军统特务们,在屋门外一起举枪朝韩复榘射击,韩复榘身中七弹,从楼梯上滚下来,当场毙命,时年48岁。
韩复榘被戴笠手下的特务们击毙后,《中央日报》向全国发布消息,宣布了韩复榘的十大罪状。
这十大罪状是:
1. 违抗命令,擅自撤退;
2. 按兵不动,拥兵自保;
3. 勾结日寇,阴谋独立;
4. 收缴民枪;
5. 纵兵殃民;
6. 派销鸦片;
7. 破坏司法独立;
8. 擅征和截留国家税款,破坏税制;
9. 侵吞国防经费;
10. 扰乱金融。
就这样,在四川军阀刘湘被戴笠手下的特务毒死四天后,山东军阀韩复榘也被戴笠手下的特务们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