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骨干教师南菁跟岗研修班(第一期)简报 (6)
2019年10月27日
根据南菁高中的工作要求,本周周末由大家自主安排学习或休息。
两天的休整,使大家又恢复了精力,周日晚上大家照常在随着南菁高中的作息时间自觉到办公点学习自修,这种高度自觉的精神令我们组织者以及所有的学员自我欣慰和感动。
一
应向南菁学什么
经县区挑选、市教育局把关,“南菁一期”17位学员皆为各学校骨干,他们正处于自身事业上升期,对个人发展的障碍和困惑有清晰的认识,具有极强的上进心和成就愿望。本次三周的南菁学习安排,为他们提供了“贴身”观察、系统学习、全面反思与梳理的机会。但是第一周的研修过程,发现学员们普遍存在研修目标过于局限的问题——究竟要向南菁高中学习什么,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做好南菁高中课堂教学的系统的观察、研究和学习。
作为各学校教学骨干,本次研修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观察、研究和学习南菁的课堂。第一周的学习,令人欣慰的是老师们对课堂的观察越来越细致、越来越深刻。但需要提醒老师们的是,要以课堂为中心,对课前教研(如何科学制订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如何确定明确而集中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南菁老师们的课堂评价手段……)、对课堂实施(怎样创设情境、怎样设问激趣、怎样突破难点、怎样设计活动、怎样准确评价、怎样及时反馈……)、对课后跟进(南菁老师们怎样设计作业、怎样批改作业、怎样指导方法、怎样培优补差、怎样有效反思……)做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才能学到“真经”。
为什么要强调观察、研究和学习的“系统性”?其一决定教学效果好坏、水平高低的,是教学全流程、各要素的综合作用,正所谓“系统决定功能”,只有深刻领会了南菁教学的系统性原理,才能把握其要旨、才能成功“移植”。其二即使是对教学各局部、各环节的考量和安排,也只有放在全流程中才能搞清某一环节、某一要素,是如何在目标的规定下合理取舍、彼此匹配、取得一致性的。只有在站在系统层面把握南菁教学,才既能成功继承、又能自主创新,而不是“邯郸学步”、贻笑大方。
做好准备,去改变我们的课堂。
做好对南菁学科课程和学科团队的观察和研究。
学科课程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和途径,学科团队是课程建设、实施、迭代、完善的力量所在,学科课程和学科团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
上好每一堂课,并非就一定可以将学生带到学科素养的目的地。只有在课标指导下、在课程视野内,视学生为“课程伙伴”,主动对接学校育人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科学考量单元与课时、课时与课时、课内与课后的关系,合理设计课堂情境、课堂活动、评价手段、学生作业,才能使目标达成由“偶然”变成“必然”。只有如此观察和研究南菁,才能理解南菁是如何创造协调、有效、富有个性和审美特征的课堂,如何用“可靠的过程和工艺”进而可靠地实现学科目标的。
学科的国家课程是最基本要求,是学科目标的“温饱线”。一周来的观摩学习我们发现,南菁、锡山都既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上下足了功夫,又在学科课程分类和分层体系建设上用足了气力。如此分类和分层的课程体系,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学科“课程生态”,孩子们依据自我禀赋和发展愿景,总能找到最需要、最集约的实现路径——或许正是这样才使南菁孩子们既高水平地“合格”,又多层次、多样性地“个性”。要将观察和研究主动由课堂升级到课程,是南菁一期学员们的重要使命。唯有如此,回到自己学校后,我们才能在课程高度审视、研究、建设和管理学科课程,才能使我们自己的课堂和课程高水平运行。
学科团队是实现课堂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力量。在后续的观察和研究中,不仅要注意南菁每一位老师,还要关注老师所在学科团队,尤其是日常运行机制、南菁“审美课堂”的学科化实现机制、南菁特色的学科教学特色的培育和迭代升级机制等。这个层面的观察和研究,能够启发我们,如何建设具有澎湃动力和学科“生产力”的团队。学科强大了,学校才能强大。
做好准备,去改变我们的教学。
做好对南菁高中学校文化、以及在南菁文化统帅下的学校发展规划、管理、课程、德育以及活动的观察和研究。
南菁高中学校文化和学校各板块工作、各方向发展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彻底的贯通性、全面的协调性,形成了以南菁文化为“天”、以各路实践为“地”的“顶天立地”的理想格局。作为酒泉教育今天的的领军者、未来的领导者,南菁一期的同志们要主动增加从学校全局来观察和研究南菁高中的意识,要搞清楚除了校园里碑匾牌栏上展示出的内容之外,存在于南菁师生和学校生活中“南菁精神”究竟是什么?在南菁文化架构中,是如何将历史传承和时代要求融汇为一体的?南菁精神是如何浸润到并落实为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和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的?等等。
经由这个层面的观察和研究,我们才能全面、深刻理解南菁,才能理解南菁实现从文化到行动、从历史到现实、从理想到实践的表象之下、看不见的“操作系统”是什么。理解了南菁高中的这个“操作系统”,才能从根本上、系统层面确立对现代学校的科学认识,丰富“经营”学校的见识、增长优化学校的能力。
做好准备,改变我们的学校。
以上归纳出的“向南菁学什么”的三点建议,希望能抛砖引玉,给“南菁一期”的同志一点点启发,倍加珍惜后续两周的学习,目标更清晰、成效更显著。不妥之处,请指正。(市教育局陶英江)
二
一周学习,五期简报,得到了学员的热情支持,领导和大家的高度关注。每天晚上写小结,已经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学习是一种过程,方法必须得当,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而写简报这种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学员每天进行总结反思。
我翻看了几期简报,发现大家小结中无论是语言还是分析的着眼点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从最初几天写事件的记叙到这两天写课堂、学校教研、工作的分析,无论是思维高度还是记录的深度都有了递进式的进步,这种变化是由浅入深,逐步发生的。这就是学习。正如我们引导学生一样,学习必须是自主的,体验的,有所活动的。这一周我们积极参加南菁高中、敔山湾实验学校、江阴高中、锡山高中的教学、教研活动,深入其中感南菁和无锡的学校文化、教研文化,让我深刻地理解了教师发展对于一所学校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学生的发展是由教师专业发展推动的,发展师生才能发展学校。如何才能让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一项自主化的进程,这也是几天以来我们一直对南菁高中重点关注的方面。接下来的几天我将会继续观察探讨,试图解析这个谜团。
针对初中几位年轻人的小结反思,我提出了几点建议,特摘录如下:
初中的几位同行,这几期简报中,你们几位的反思水平在迅速提高,希望再接再厉。几位年轻人要向你们的组长王莉学习,研究教学要研究本质。一是从下周开始,每天都要有图,可以是老师的教案、板书、PPT,也可以是学生的作业和学习场景,要善于抓取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好课和好教育都在细微之处,只有抓住了细节,学习才有效果。认真揣摩顾明远先生的那四句话,把它们用到你们的学习、思考和教学中;二是从下周开始,每天听课都要结合教材和教参对照执教老师的教授、学生的学习进行分析。初中教材是按照大单元编排的,每个单元文体不一,有散文有诗歌,分为教读课和自读课,看看人家老师是如何处理教读与自读的,人家是如何训练学生思维的。这是课堂教学的实质,抓不住实质就没有收获。三是在听完课以后的反思中,要试图解读老师对教材、目标、流程、学情综合处理的技能、方法,以期破解无锡老师教学背后的教学理念、教学逻辑等教育原理。听课看到的是表象,要分析、综合、评价才有效,想一想他们是怎么思考构思的,如何基于学生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自己的认知能力,培养元认知。语文教学除了人文审美之外,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具备高阶思维能力。这次培训,我们大家要将训练自己的高阶思维能力作为一项硬任务。
据悉,会宁一中、二中的15位同行也已抵达江阴,将从周一开始一周的跟岗研修。会宁是一个令人敬仰和敬重的地方,在这里中国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这里是甘肃教育的一个标杆,是全国有名的高考状元县。他们 本来已经走在前面,但他们仍然在向教育发达地区学习追赶,我们必须正视我们的差距,我们必须清楚,目前我们面临的困难,别人努力一分,我们就得两分或十分,否则差距仍然会拉大。(市教科所潘建军)
三
书香之旅小结(第一周)
我来自西北的戈壁,但我知道它不仅仅是环境的荒芜与单一,更主要的是来自心灵和思想。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沙漠,就看你有没有修路的勇气,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开始标注方向,从自己情感源头策划路基,但一定要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这条路必须由自己负责,别人无法替代。至少我要铺一些路,让它变得平坦而宽阔,让我的眼里充满绿色。来南菁中学已经一星期了,一眼涌动的泉水在我的心里渐渐涌现,缓缓地浸润着我干涩的被戈壁的风吹皱的心扉。
静心得清澈
教师的心灵之泉没有干涸的根由在于一种博大的文化呵护了它的涌动之源。只有文化之泉流淌在教师的心里,才能发出叮咚的声响,才能浸润年轻的成长的动力,这是我这一个星期感受的最为深刻的一点。这一周的总体感受是校园文化的宁静。集书院文化、园林文化于一体的南菁中学不仅仅是外表上的,更主要是它渗透、成长在南菁师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的细节里。它可以让我这作为刚刚加入这个群体的“外来的半个主人”的内心变得澄澈而无杂念。
所谓“静以生慧,静以修身”,南菁中学的这种静,是我真切的心理感受,也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久违的感受。听课学习,总结得失,梳理思考,交流感悟,无杂事烦扰,剔除了喧嚣浮躁。可能是远离了繁杂的工作,没有压力的解脱与释然吧,这种静可以让人回到自己的世界,可以让我的内心清明,在灵魂深处有一种所得和升华,不再单一和乏味。
记得以前我用几句小诗概括自己工作生活的状况:
常拖疲惫体,屡带憔悴色。忧思浊虑心,难以得清澈。
这一周我真切地体验到了学习是固本清源的良方,定能医治被焦虑浮躁功利所腐蚀所蒙蔽的伤痕累累的灵台。佛语有云“心如明镜台”但必须“时时勤拂拭”,才能“莫使惹尘埃”,但前提条件是得给老师们这样的环境才行。
包容纳百川
一个人拥有包容的胸怀可以成就他的境界和格局,可以让他拥有让别人无可抗拒的人格魅力。但一所学校拥有这种气度,就是等于是具备了吸收各种文化力量的“北冥神功”,集天下之“真善美”为我所用,何乐而不为呢?这一周去了南菁以外的两所学校,江阴高级中学和锡山高级中学,参加了江苏省一年一度的高中教育的“武林大会”。无论是南菁高中,江阴高级中学,还是锡山高级中学,他们都懂得诚邀教学领域的“武林泰斗”,在高手过招中,充分碰撞,切磋精华,来研发契合于自己学校的“武功秘籍”。也可以说是遍请“扁鹊”“华佗”,进行“望闻问切”,聚焦教研,指导教学,诊断研讨,及时进行“刮骨疗伤”。这种放眼教育未来的眼界,这种博大的胸怀让人不得不服。那宏大热闹的场面更是令人大开眼界,震撼不断。相较之下西北教育望尘莫及,要知道井底之蛙永远不知道大海有多么广阔无垠,只能活一天的虫子永远不知道春夏秋冬的四季有多么美妙。因此我更愿意深入到南菁中学的每一个角落去偷学武艺。
栖居赏星空
“皱着眉头的人,他的心和灵魂也是皱着的吗?”我经常这样问自己。“留一份诗意给语文”,我更喜欢这样的说法。“诗意是一种存在状态,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我愿意寻找这份诗意。因为每个人在本心之外都有坚固的堡垒,懒惰懈怠,消极悲观,愚痴贪嗔等等,我必须通过学习给自己的心灵去蔽。一周以来,无论学员的学习生活有多么充实和疲惫,我依然愿意去寻找和享受因体验而得来的收获,以及那份惬意和舒适。我深深理解了“以文学滋养奠定诗意情怀,是我们教师人生的审美方式”这句话的真谛。我想,南菁的语文老师们比我理解和实践得更为透彻。
寇永升老师在2014年5月去酒泉作报告的一段讲话犹在耳畔:
“教师的人文素养比业务更重要,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和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道德修业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比之教育技术,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更为重要。”
“写作是阅读下的蛋。想吃鸡蛋?那就先养鸡!读书是最初的养鸡方式。教师教一辈子书,备一辈子课,其实就是读一辈子书。备课就是读书,读一辈子书就是备一辈子课。教书从自己读书开始,治疗教师不读书的教育伤痛从教师读书开始,读书就从语文老师开始吧!培养学生做终身阅读者,语文老师必须率先发挥作用。”
“阅读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就是改变。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个人的智慧思想,个人的精神成长是需要通过阅读过程产生的。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的心灵成长,就不可能有精神的发育。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亮度。阅读不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可以改变人的的品位和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以书香气熏陶书卷气,有了书卷气,就增加了几分淑女气、绅士气……”
因此,一周以来我大量地读书,更加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在平静的阅读中汲取人性的力量,获得那份与烦杂尘锁的现实抗争之后的释然,获得完全属于我自己的那种自我内心的平静。我知道我所生活的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这就证明着自己修行的肤浅。佛家训诫世人唯有关照自我方知人之天性,道家亦云超脱释然其实就是与自然融为一体,我能体会到这些语言就是长者式的谆谆教导,然而身心合一谈何容易。“眼睛看不见心灵怎么旅行”,其实就是“先眼后心”地观我观世界。说一千道一万最终不得不承认摆脱与抗争的方式是读书。我深深地感到了杨培明校长,寇永升老师,贾晨宵老师,徐海龙主任身上所散发的那种书籍的味道,有如《天龙八部》中的“悲酥清风”,令人身心俱迷。
我也渴望读经典时自己的心被点燃,因为我渴望在自己心灵的净土中好好修行,以唤醒我迷失沉睡的心,来鞭策和告诉自己——我早该如此“栖居在树上观赏星空,呼吸新鲜空气了”。
一周以来的心灵情感历程,亦算是研修跟岗留在我身上的“南菁气质”了。(酒泉中学魏强)
四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在南菁一期学习第一阶段的总结讲话中,陶局长语重心长地向我们提出了“种子”理论:要求我们首先要有种子的学习力和勃发力,扎根在南菁,要透过碎片化的现象观察背后的本质。透过一节节课堂,一次次教研,做好南菁高中课堂体系的系统性的观察研究,观察精彩的课堂背后起保障作用的操作系统是什么?通过对课标的研究,教研的开展,备课的完成,作业的设计、批阅和反馈,对课堂的上下游进行一个系统的观察。要有系统的思维、系统的发现,系统的观察、系统的研究。在系统学习反思的基础上,要变成一粒种子,带着理念、经验回到酒泉大地去播撒,思考一颗种子的使命,回去要带给酒泉教育怎样的改变?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陶局长还说:你向往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不得不说,一周的跟岗研修、深入体察,我思考最多的还是:拿到全新的苏教版课本,我该如何选定教学内容?确定了教学内容,我该如何展开教学?
昨晚跟敦煌中学马主任的一番畅谈,关于学校的目标定位、理念引领,制度化、精细化管理,让原本如坠云雾的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历经一周的学习沉淀,盈满眼前的是基于任务群专题教学的组文内容重组教学方式。不难发现,苏教版的语文教材编排,充分体现了任务群组文策略。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选修课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设定。” 基于这样的启发,我想这本选修教材的重组还可以有更多选择:相同题材却不同时代的作品,如《与诸子登岘山》《九日齐山登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作为一组“登高诗”,《菩萨蛮》(温庭筠)、《蝶恋花》(欧阳修)作为一组“闺怨诗”可以跨越时空地重组,这样对于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提升会有很大帮助。
在完成文本重组后,我应该从八个方面去思考我的教学。 (玉门一中 徐 斌)
五
来南菁高级中学已经一周了,从校园参观到师徒见面,从开班仪式到进班听课,从校外讲座到校内交流,很忙、很累却很充实。每天的充实总是从每一次切身地参与开始,每一次参与都能让自己眼前一亮,内心震颤。除了一周以来最为关注的语文课堂,另一些点滴也让自己受益匪浅。我想,换一个视角再看南菁,还有很多的动人之处值得铭记和品味,所以我想把他们记下来。
(一)寸土寸金,校园却如此广阔。除了南菁高中外,先后去了江阴高中、锡山高中,每到一处,都因校园环境而惊叹。除了自然环境、文化气息、师生素养,还有一点也不容忽视——校园面积。众所周知,江南富庶之地可谓寸土寸金,可这里校园面积的广阔令人不可思议。我在想,给予校园广阔的背后或许就是对教育的一片赤诚之心。
(二)争分夺秒,活动却如此精彩。听完杨培明校长关于美育的讲座,翻完手头的图书资料,内心不免为没能赶上南菁中学的话剧节扼腕叹息。精彩的剧本,深情的演绎,全身心地投入,是话剧,是艺术,是活动,更是最了不得的教育。孩子们在分秒必争的高中阶段能借助校园平台如此慷慨地“挥霍”时间,该是多美浪漫的邂逅!
(三)声名远播,细节却如此动人。除了漫步于校园的参观、进出于教室的听课,每天一定会往返于食堂和宿舍之间。不经意间,摆在花园旁的学习成绩优异高三学生对自己优势学科学习心得的分享吸引了我,上面除了孩子真诚的笔迹,还有老师们或长或短的评语。驻足细看,这细节不禁让人感动。很多时候,我们总会觉得老师是一所学校“教”的全部所在。可是,在这所声名远播的百年老校,孩子也承担着一定的“教”的使命,让孩子成为孩子的老师,这是细节,更是智慧!(酒泉一中 赵小路)
六
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转眼新的一周又将开始。回顾在南菁中学的短短一周,自己感觉收获了许多,感触颇多。多种形式的学习,开拓了我的眼界,边学习边思考,也打开了我的心智。这五天的学习,不同程度的加强了我的专业理论武装,我将它作为教育旅途上的加油站,成为下周学习的新起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远离故乡的他乡,我不仅获得了心灵的洗涤,更重要的是我在这收获了诚挚的友情。我们一行十九人学习讨论的画面何其温馨,还记得第一晚我们一起站在柚子树下望着上面的柚子问那是什么。遥想他日我们站在岔路口时一定会想起: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瓜州一中刘晓庆)
七
一周匆匆而过,使命感时时在身。
身为“南菁一期”学员,这一周我时时在做一个学习者,观察者,思考者……南菁中学,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
我们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我们自己。每一堂课都要问问自己,是不是把学生的学习需求放在第一位了。我回想自己的课堂,都是自己在前一天认真准备,然后第二天把自己准备的内容告诉学生,从来也没有问一问学生们想知道的是不是这些,从来也没有问一问他们的疑惑是什么。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认真备课”,其实这离“备学生”还很远。既然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而不是老师,那么我们为什么一节课要滔滔不绝的讲呢?还要求学生认真听自己的滔滔不绝……在锡山高中听评课时,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特级教师张克中老师的一席话敲醒了我。一言以蔽之,语文老师一定要在课堂上控制自己讲授的欲望。无奈,两千年来的传统就是讲授,这一点真的很难改变。可是很难改变不是不能改变,只要我们慢慢尝试。现在的问题其实不在于课讲的如何,而在于如何让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以学生为中心,大胆放心地让学生去做,这才是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教学思路。
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陶局长说,“你相信什么,渴望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很喜欢这句话,也很相信教育的“浸润”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一定要提升自己。不要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消耗在无用的琐碎的事情上,要靠渊博的学识,精湛的课堂,高尚的人格赢得学生的认同。“诗和远方”一直都在等待我们,寻找一个关键,让自己的思想深处有所改变。通过本周的学习,我确实意识到自己原来真的浪费了好多时间。我们总是抱怨没有时间,其实我们浪费的时间也不少,办公室里闲谈聊天消耗了我们多少精力。说到底,提升自己才是根本。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低估了自己,对自己不够狠,从而错过了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作为“南菁一期”的一名学员,我们来学习的绝不仅仅是如何把一堂课上好。我们要思考能够给自己的班级带来什么样的改变?给自己的学科组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能给我们的学校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我们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自己当做一粒种子,一粒播撒教育理念的种子,一粒能在酒泉大地上开花结果的种子。不要觉得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师,我们也是一颗颗火种,若干火种在一起也能成就一片光明。虽然我很渺小,但是也可以为酒泉教育做一点贡献,出一份力,就算不是为自己,也要为自己的孩子努力,能让自己的孩子以后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不也是让我们欣慰的一件事吗?(肃州中学赵坤)
八
“五”字出现,意味着一周研修结束,应该做个总结。
跟上南菁速度:10月25日下午,研修班一行受寇老师邀请来到了他的办公室所在地——海澜图书馆三楼,我们先是自主阅读,等寇老师来,他安排了11月4日随他去扬州大学做报告的三位语文老师,安排了11月9日至11日,去浙江师范大学上课的两位语文老师,并要求所有的语文老师同行。在陶局长问到还有什么需要注意时,寇老师要求我们要跟上南菁速度,走路速度要快,吃饭速度要快,打饭时一勺下去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要拿着勺颠来颠去,会让南菁中学的老师很着急,吃饭座位固定,建议我们选主题观察写作。近些日子,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是,南菁老师诸种状态的原动力究竟是什么?我还没有寻着答案,但我似乎知道了他们的时间从哪儿来,如此快的节奏,跑去办公室可不是为了聊天。他们的办公条件很简单,但足够宽敞,没有聊天报怨的人。想想也是,吃饭走路都那么快,时间节省出来难道是为了聊天吗?23日去锡山高中,他们课间操的铃声是“同学们,课间操了,请开窗通风”,中午饭时间的铃声是“同学们,吃饭了,请开门狂奔”。这个“狂奔”是一种关怀,也是一种催促。结合孩子们青春的样子,倒是十分有趣。
融入南菁氛围:研修班所有人每晚集中自修至少两小时,还要写每日的研修反思,做简报的人就在那儿等着,没有人好意思写得慢、写得少、写得不好。陶局长说为什么研修周期是21天,因为正好形成一个习惯。这一周,不习惯写的,能写了;不习惯手机操作的,已十分熟练了;还有我,每天都能给工作室交一个美篇了。25日下午去图书馆,大家安静地读书,在寇老师要赠我们图书时,像我这种瘦弱的,瞬间就被挤离了书架,唉,那些“绅士”,别把陶局长挤太远了!这就是南菁氛围。那天听公开课,第一节高三作文去得早,勉强挤了进去,然后就有许多人围挤在窗子边,手伸进去拍幻灯片。第二节作文在隔壁,等我们出去的时候,早就连站的地儿都没了。
享受南菁机会:10月22日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对外公开课;10月24日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对外公开课;10月31日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审美课堂对外公开课;11月1日江苏省天一中学对外公开课;11月4日语文教师可赴扬州大学学习;11月9日至11日语文教师可赴浙江师范大学学习。20天的时间,我们享受着教育最发达地区最精彩课堂的熏陶,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享受之外,自是要格外珍惜。(金塔县中学周翠霞)
九
大美南菁高中
自无锡站下车到研修一周结束,始终感受着南菁人的开阔胸襟和人文情怀,每一个遇到的南菁老师都会向我们微笑致意,每一个南菁学子都彬彬有礼、温文尔雅。进入校门是一方敦实稳重的巨石,上书:南方之学,得其菁华。五馆两轴线,一石一路,一亭一阁,一字一碑,一草一木,无不巧夺天工匠心独运,展现大美南菁。
一周以来,我在课堂见识到了学生的积极,在校园餐厅看到了学生用餐休息的文明,竞赛辅导中学生能力之强、计算功底之深,全国竞赛和高考成绩之优秀让人不由心生赞叹和震撼。每个南菁人,上至校长,下到清洁工门卫,其时间观念敬业精神,让我自叹弗如。不禁让人开始思考:是什么造就了如此优秀的南菁学子和优秀的南菁教师?是什么让南菁教师自觉地对课堂教学精益求精?如何让每一个在南菁就读的学子身上留下南菁精神和南菁文化的深深烙印?从刚入校的年轻教师到名满教坛的资深名师,为什么每一位南菁教师都始终保持着专业化成长和发展的强劲动力?南菁人说,南菁高中是国家级的农村中学,她已经是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多很多学校学习的教育高地,为什么杨培明校长还说南菁又处在二次创业,艰难爬坡的时期?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学习和感受,以便弄清楚这一个一个的问题!(酒泉中学 马长青)
十
为期一周的学习,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教学理念上,对我来说都有很大的冲击,让我认识到了自身太多的不足,觉得需要学习和改进的东西太多。
1、 在学校和数学学习小组的安排下,本周听课10节,参加数学教研评课1节,参加会议5个,以及一次参观校园活动,并且每天晚上参加自修总结学习。学习强度不算太大,但是学习到的经验却足以让我从思想及方法上受用终身。
2、 在三所学校(南菁高级中学、常州高级中学、江阴高级中学)之间奔袭学习,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却有着同样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深厚的校园文化,有着同样优秀的教学方法和高效的课堂。这里的学校都是集现代化与悠久历史文化于一体的育人场所,这里的老师都是学术型与创新型的典范,这里的学生都是文明、自信的代表,能来到这里学习我真的是陶醉了。
3、 从杨培明校长那里学习到教师成长的“六个关键”,尤其是关键时期,作为老师要有长远计划,从现在开始,我要给自己制定3-5个五年计划,乃至更长期的规划;从寇永升老师那里学习到南通的学校通过“三个统一”,即: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训练量可以有效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我想通过这次学习,回去之后我们也可以效仿并探索;从陶局长的自修讲话中学习到,每个老师都要主动提高站位,做自己课堂的主人等等。这些闪光的教育教学思想与方法是我将来努力实现的方向和目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周以来学到的很多,思考了良久,需要走的路还很长。(油田一中周亚锋)
十一
跟岗培训已整整一周,苦并快乐着,总结如下:
一、观摩课堂,得受益
正如我的指导老师所说,可以把自己的课堂录制下来,反复看,多反思,多用时间听课、评课,这些都是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好办法,只有多学才能多思。叶澜教授也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在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中,不仅能学到别人驾驭课堂的经验,还能回顾自己的教学,从中取精华而用之。
我们学校每学期每位教师安排上一堂公开课,一位教师一学年就得上两堂公开课,在培训之前,我也曾抱怨过上公开课没意思。通过跟岗学习让我明白,多上公开课、多听课、多评课才能让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
二、专业发展,促成长
“教书一天算一天”,平时在与同事的交谈中,这样的话常挂在嘴边,对于为什么教书?要达到怎么的目的?似乎从来没有细想过。回顾自己以前的教书之路,脑袋里真是一片空白,只因从来没有规划过,所以迷茫。
通过这几天的跟岗学习,激励我一定要拟个规划,哪怕是一年、两年、三年……,有计划地看到自己成长,规划就像海上的灯塔,天上的北斗星,不管走到哪里,我们的行动目标总是明确的,也是有方向的。
三、阅读培养,促新知
跟岗培训过程中,寇永升老师多次强调,作为老师一定要多读书,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有句话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教师需要“活水”,要获得“活水”,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实现。
多阅读教学专著,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在阅读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大胆加以实践。多阅读有利于教师写作的,丰富教师词藻,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玉门油田一中 刘兆辉)
十二
2019年10月19日,我们一行19人在市教育局陶局长、潘主任的带领下,赴江苏南菁高级中学跟岗培训。我深知这次机会来之不易,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来提升自己的工作业务能力。一周期间,我虚心学习南菁高级中学的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领略学校的办学特色等。在这个教书育人的摇篮里,我有许多的感动和收获。
第一、浓郁的校园文化令人陶醉,亲切和蔼的微笑让人温暖。
还记得10月20日那天晚上,一走进龙定路,老远就看到了“热烈欢迎甘肃酒泉教育考察团莅临指导”,我震撼了,我们是来培训的,人家的接纳与包容是何等的大气。第二天参观校园,我立刻被那些极富时代气息的墙壁文化所吸引,无论是照片还是格言标语,都是经过精心选择,无不给人启示、催人奋进。还有许多关于教学、求知、感恩、为人等各方面的醒目标语。启示着、熏陶着、激励着每一位南菁学子,让学生时时受教育,步步受熏陶,也感染着我们每一位跟岗教师。无论是走在操场上,还是走廊里、楼梯台阶上,都会被这种浓浓的书香包围,默默的读着、品着,便不知不觉陶醉其中。
虽然远道而来,但并没有陌生感。因为上至学校领导、下至门卫师傅,每一个人都洋溢着亲切的笑脸。负责跟岗工作的徐主任和蔼可亲、安排周到细致,虽然每天事务繁忙,却总也不忘叮嘱、问候;各位指导老师更是视我们如姐妹,呵护备至、谆谆教诲,点点滴滴都是情。
第二、先进的办学理念令人折服,精彩的课堂教学令人惊叹。
学校重视德育工作,全校师生能够时时处处做到爱校爱国,树立良好的形象。我作为学员,认真地参加了星期一早晨举行的升旗仪式,亲历和感知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场景。全校教职工都认真按时参加了,学生也都按时到校认真参加了。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在响彻云霄的呼号声中,在两位同学语重心长的国旗下演讲中,使得所有师生的爱国思想认识又经过一次洗礼而得到融合、升华。听了指导老师们的课,我心里涟漪频起,我的差距太大了。不能忙于上课,忙于对学生的管理,就缺少对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不够。此时,我深刻明白,反思总结,才能让我的教学能力逐步提高。
第三、老师的教导令我受益匪浅,同学的友谊令我终生难忘。
我的指导老师是王艳老师,她对高中数学教学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精辟的见解,每次听她讲的课,都能从中学到许多先进的教学思想及方法,从而不知不觉的更新自己教学理念。我是幸运的,不仅有王老师这样的名师做指导老师,还有幸参与了他们的集体备课交流活动,对青年教师的分析与指导。更有同行的跟岗老师做同学。在一周的相处时间里,我们之间就各自学校的教学、管理、生活各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了解、交流,吸取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我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难题,将是我记忆中最亮丽的瑰宝。我不敢说已经学到了很多,但却知道要学的还很多。(金塔中学王克梅)
十三
一周的学习,忙碌却很充实,听了很多节课,感触很深,我在想究竟是什么动力让这些优秀的学子能一直坚持不懈。在这一周,我慢慢的在寻找答案,他们的动力来自于文化的浸透,来自于国旗下的掷地有声的双语致辞,来自于每节课老师点滴的输入,比如听力how to study effectively?比如完型之后提出的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passage? Chance Favors the Prepared. Reserve your judgments. Wait for the change. Start small to do our part.等等,体验到的只是一部分,更深层的应该还很多很多,在接下来的一周继续好好学习,慢慢去挖掘。(酒泉中学白晓英)
十四
南菁印象(五) --写给自己
记得上一次去新绛参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致力于自己,突然发现很渺小!静下心来想想,原来如此,只是因为不够努力。浅尝沧桑,风雨兼程,只为那一片天。来江阴已经一周了,让自己感受最深的就是平凡的人和事,是南菁人的那份坚持,那份为了执著而永久的坚持。无论是杨校长倡导的“六个关键”、七个“五年计划”,还是南菁教师课堂所展现的自信自然的教学仪态,扎实丰厚的学科功底,都在充分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哲理。“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阳光的性格、优良的学习成绩”是南菁人的教育目标,“当你每天醒来,不管身在何处,会马上起来去做你所喜欢、所热爱的工作”是南菁人的教育信仰,“以发展科研来发展教师,以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是南菁人的事业追求……周末在休闲放松之余也忘不了再走一走,看一看。一天的放松心境似乎也没有把每天养成的研学习惯冲淡,和徐老师近四个小时的畅谈,让自己更清楚地体味到这个年龄阶段的我该承担的教育责任与担当。如果说以前的自己也许对教育是“朝三暮四”,那现在就应该是“忠贞不屈”。我们谈到了教育体制、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研探究、德育导向,以及教学考评、年终考核、评优树模、职称评聘等关系教师发展和评价的众多问题,真切感受到我们身边想做好教育、当好教师的人有许多,但成长和磨练需要时间和机会,而教育的实际向他们抛下了一张网,套上了许多笼头,戴上了许多紧箍咒,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一次又一次,直到他们动弹不得,让他们心灰意冷,安于现状。其实我们也需要沟通,也需要交流,因为我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加油! (敦煌中学 马富国)
十五
我有幸参加了酒泉市教育局骨干教师赴江苏南菁中学第一期跟岗培训,时长三周,目前已经过去了一周。通过这一周的学习,我受益匪浅,原本工作六年的经验和思想理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我们在适应着,改变着,跟随着。现对这一周的感悟进行简单总结。首先是了解校园,感受南菁气质。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由幽默诙谐、多才多艺的贾老师带领我们,先从南菁校园文化开始。了解南菁高中的历史,它是是江苏学政黄体芳在光绪八年创办的"南菁书院",当时,清兵部尚书、两江总督左宗棠奏拨长江水师京口、游击协镇两署故址及白银贰万两协办书院,书院命名取朱熹名言"南方之学,得其菁华"之意。
贾老师带着我们走过学校的每一处地方,告诉我们他们的寓意和来源。期间我最大的感受是,南菁校园文化之深厚。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和补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等。毫不夸张地说,南菁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是意义的所在,诉说着南菁的发展和文化之美。走在其中,深深地被书香气息浓郁的她所打动,每一处建筑都在诉说着教育的故事,每一个亭子都在散发着历史的气息。细胞内的世俗不知不觉被涤荡而空,感触颇深。我想这样一座书院式的校园足以让学生们静静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有一种不言而喻的学习氛围。学校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当贾老师带着我们讲解了整整一个早晨之后,我们已经累到站不住,但是反观贾老师,却是越讲越精神。结果贾老师说,比起杰出校友沈鹏艺术家,他能够无私、不计回报地把自己的书法和收藏的宝贝捐献给学校,我的这点儿付出不算什么的。我很感慨,这就是一个学校她最大的魅力。已经毕业多年的大家还是深深地爱着这个学校。更不用说现在的学生们,连我们都被打动了。
了解完校园,我们就深入到课堂和学生中间去学习。也是感受很深,老师和学生们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悟。
细腻的江南风格。第一天,当别人都被师傅接走的时候,由于我师傅出差当评委,没有见到。当我终于见到了我的师傅,传说中的前教研组长李老师,与我预期中的高冷大相径庭,他是一位儒雅的长者,没有名师的距离感。师傅很细心,带着我去班里听课,怕我找不到教室,包括不在教室的奥赛课,师傅也会告诉我具体地点。当我在第一节课返回时,化学教研组组长王老师,也会很担心我是不是没有找到教室。学校老师的这种人文关怀,让人很感动,真实的江南的细腻。
备课的求真精神。去锡山中学听了杨铃梅老师和陈婉亚老师的课,以及专家赵华老师的点评,我收获颇丰。她们都有一种强烈的求真和研究意识。她们都在上课前有一周时间的资料查阅,不仅仅是看化学教育,也查到了化学辞典,更是查到了science,拔高到了外文期刊的高度,这让人很震撼。高中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决定以后的走向。老师的眼界就是孩子的眼界,老师的高度,决定孩子的高度。把研究性和探究性,真正地落到课堂里,落到每一天的工作生活中,就能真正实现化学的研究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研究能力!
教研的专注态度。参加了化学组的上课和评课过程,感触颇深。上课结束以后,大家直接开始评课,直接提问“这节课的高潮在哪里”“亮点是什么”?坐着评课不够站起来,站起来不够,又从教室的后排座位主动跑到了板书位置。没有人组织,只是不约而同。评课的争论热情不亚于酒泉的八月中午,完全没有江南的含蓄婉约。无不让人感慨,教育要落实到实处,落到细处。只有真的评,才能生成美的课堂。 (油田一中 杨 娟)
十六
南菁印象(四)
平常的日子
今天是周六,平常的日子,又是快节奏的跟岗学习一周后大伙儿极其盼望的日子。想睡懒觉,一周来在南菁的作息生理钟准时唤醒了我。
早早出了宿舍,我想看看周末的南菁高中。七点的校园人迹稀稀,极是清静,偶尔看到清洁工、拖箱曳箧的外出人员。伴着悦耳的鸟鸣虫啾、秋风飒响,行走在南菁校园,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年轻时的校园生活时代。走过主教学楼,看到几层各个教室里灯都亮着,恍然明白:勤奋的南菁师生已开始晨读自习了。今天,我们在放松疲惫的身体享受周末时,南菁师生依然按要求读书学习。世上万般事只有肯做才能成功,这自然离不开他们的勤奋、努力、吃苦、坚持。南菁师生取得的优异成绩,除了江南大地的资源优势、文化浸润,也应该是他们踏实求学、奋进求真努力的结果吧!没有一个人能闲坐靠等成材,没有一件事能偷机钻巧成事,没有一所学校师生不努力就能成功呀!
寇老师邀我们去图书馆。很惊奇,今天是周末休息的日子,他怎么还在学校?来到图书馆他的办公室,看到除门口的那个方向外的其余三面全是高大的书柜、摆放整齐的藏书。办公室空间不是很大,但书桌大,藏书多,分类细致,问及,全是寇老师的杰作,屋内一切和寇老师这个图书馆长的身份确实很贴切。他正在电脑前工作。成功的人自有别人看不到的努力与勤奋。在我们看来已很有成就的寇老师周末依然辛苦如初,那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多少个周末、多少个寻常日子他也是这样过来的。以此推及至南菁高中的师生群体,想想我们众口称赞的优秀的老师、优秀的学生、优秀的课堂教学,除了他们本身地域、文化的优势,应该也与他们的付出有关系吧!成功不会垂青懒惰的人,他会格外眷顾用自己的劳动辛勤播种的人!
我们还得努力哦!
寇老师热情地招呼我们,泡茶、询问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需求、赠送我们书籍、安排我们阅读的地方。后来他继续工作,我们自己在图书馆看了看,怕打扰他就悄悄离开了。后来因为其它事又错过了他发信息邀我们中午一起去食堂吃饭、继续交流的机会。
聚沙成塔,积水成海。想得来,多少个平常的日子南菁师生就是这样过来的。在我们看来“吃饭像打仗、走路急行军”的学校生活对南菁师生来说就是稀松小事。争分夺秒的“沙”,勤勉刻苦的“水”,成就了名校名师名生的南菁高中之“塔”之“海”。快节奏、高效率是他们的主旋律。天道自然酬勤啊!
后记:不知是南菁高中这块福地的浸润,抑或是伙伴们都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休息日看书、备课、阅读、写作的伙伴们很多。周日晚上6点,我们的602自习室的灯又亮起来了…… (油田二中 王 莉)
十七
“高效课堂”不懈的追求
来到江阴整整一周,我们每天奔波听课,两点一线,忙忙碌碌。周末静心回顾课堂点滴,真是启发颇多,收获颇多......
怎样调动学生充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诱导学生阅读文本,探究文本,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个高效课堂。这一直是我思索最多的一个问题。
在上周听敔山湾实验学校的缪老师和沈老师讲鲁迅的《故乡》,突然引起我的深思。两位老师的课堂较为轻松活跃,呈现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沈老师上课时,他首先归纳了文中记述了哪几件事,然后抓住这篇文章的一个重点手法——对比,从而展开全文的赏析比较。老师有针对性的分析杨二嫂和闰土的形象,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比较阅读,找出具体语句、情节、人物、情绪、思想的变化,学生在阅读中品味语言,理解人物形象及分析其前后变化的原因,从而感悟小说的主旨。在对比阅读的学习中,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沈老师的这种舍大取小、由浅入深、引导点拨的教学方式对我启发很大。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中明确目标,抓住重点,优化教学设计,恰如其分地适时点拨,提高了课堂效率。很多时候,老师的点拨就是一把小小的火焰,可以瞬间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与此同时,我也在思考:教师的具体化的、推动化的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当前的问题,解决老师给出的疑难,却不能最大限度的打开他们的思维,去开拓去创造多元的更富有个性的动态化的教学效果。我想,这也需要也是语文课堂点拨教学所呈现的局限性。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科学性、开放性和思想性,她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多元而有个性的学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情感,让他们带着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去表现于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不懈的追求!(油田二中孙丽)
十八
这一周,说来漫长,却也飞快。说来自豪,却也惭愧。
早晨5:30起床,7:40进课堂听课,晚上七点就开始集中学习与研讨,写当天听课总结......或许第一天未跟上大部队的迟来就奠定了这一周我总是比团队慢半拍。寇老师说,要适应这里,第一件事就是把手表调快一个半小时。我开始努力适应飞快的“南菁节奏”。
这里的学校有着和北方不一样的教育模式,老师有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有不一样的学习方法。
这里,课堂上老师不会一整节课只是一味填鸭式地讲,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只是生怕自己讲的不够,而是坚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表达想法,让课堂“慢”下来,真正实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
这里,学生不是老师推一步,走一步,老师哄一下,学一点,而是非常自觉,生怕浪费一分一秒,哪怕是小组讨论时也没有一个学生讲题外话。
这里,课堂上老师们的教学内容都仅仅围绕课标进行,所进行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围绕学生,围绕中考。
这里......
这里有太多的不同,有太多需要我学习和探索的地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努力提高站位,训练自己的高阶思维能力,做好课堂系统性的观察与研究,做好对学科课程和学科团队的观察与研究。(酒泉一中马文晶)
十九
来南菁已经一周了,回想这一周的学习生活,步履匆匆,收获满满。从刚开始的不太适应到现在的主动探究,我也有一些小小的发现。
1.敬业、专业的老师。跟南菁高中的快节奏一样,敔山湾实验学校的老师们也是整天马不停蹄地奔走在校园里。这样的敬业精神,让人深深感佩。除此,他们精湛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也让我慢慢慢慢明白,原来教育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处理教材是艺术,设计教学是艺术,提问是艺术,启发是艺术,与学生交流是艺术......在这里,每位老师仿佛都有自己的“绝活”,或是犀利的作文评点、或是课前的佳句赏析、或是记录点滴的小小日记本,课堂上,老师们旁征博引、精巧构思,课下,很多老师还化身为“俱乐部”的带头人,烘焙、焊接、素描、辩论、动漫,带领学生在艺术的海洋里遨游,教师精神之高尚,学识之丰富,达到了教育的最佳境界。
2.自觉、有序的学生。就在刚刚来会议室的路上,高中的学子们已经开始了他们的晚自修,走过高三的教室,里面静得出奇,深秋时节,好像能听到树叶掉落的声音。与周边静谧优雅的氛围暗暗契合,这里学生的行为习惯规范自觉,让人惊奇。探究质疑的课堂、书声琅琅的早读、短暂安静的午休、整齐有序的队列,我们好像没有看到什么张贴在校园和教室里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但是学生们学习生活却如此井然有序。我想这不仅仅是优质生源自身的品德修养,也与老师潜心的培养、南菁书院文化的熏陶、学校德育的教育引导息息相关。究竟是怎样的秘诀,还有待我日后细细去探究。(酒泉市东苑学校贺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