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半年超50%,基金年化才20%?2020年我的理财报告

理财配置

2020年初定的年度计划:

    活期+定期+货币基金+纯债——30%,基金——40%,股票——30%

2020年终实际比例:

    活期+定期+货币基金+纯债——37.00%,基金——33.63%,股票(含证券账户的现金)——28.87%

整体来看,资金配置结构比去年健康很多。收益自然也水涨船高。昨日基金和股票收盘收益更新后,整体持仓收益为31.26%。和去年一整年的蜻蜓点水不同,今年的权益类产品仓位是去年同期的7.24倍,收益金额是去年的10.26倍。整体看上去貌似还不错,但具体分析起来,问题多多。

具体分析及应对策略

(基金太分散了,各个平台没法截图)

境内基金

科技板块,目前持有8只基金,全年共持仓过14只,清仓的6只分别为华安媒体互联网(两个平台,7月初清仓,持仓半年,盈利分别为11.95%、11.63%)、万家经济新动能(持仓半年,8月初清仓,盈利20.03%)、国泰半导体(持仓5个月,8月初清仓,盈利5.78%)、海富通(持仓8个月,8月底转仓到易标信息,亏损11.71%)、中信物联网(持仓10个月,12月中旬清仓,盈利9.51%)、景顺中创(持仓15个月,12月下旬清仓,盈利28.76%)。

目前科技基金的持仓浮盈为13.70%。分别为诺安(度小满67.54%,京东8.09%)、广发双擎(31.07%,正在陆续合并到广发先锋)、广发先锋(28.65%)、南方信息(5.90%)、银河(-4.80%,准备转换到信达澳银)、光大2025(47.22%)、华夏5G(2.73%,合并到新能源车)、天弘电子(28.97%,合并到光大2025)。

今年诺安无疑是被骂最多的一只基金了,但我还蛮喜欢蔡经理的风格,看好就孤注一掷,背水一战,输赢成败都随它去,干脆利落,很像我现在追求的人生哲学;且自己也继续坚定看好2021的芯片半导体,所以诺安会保持现在接近满仓的仓位。

刘经理就圆融许多,毕竟是经济学出身,对金融的弯弯绕绕更明白晓畅,钱放在这里会很安心,但是不够刺激,就像去年的我,所以会留下他的一只,把广发双擎合并到广发科技先锋。

光大2025,新任魏经理不错,算不上优异,但也差强人意,加上我也打算在支付宝留一只科技基,就留它好了。

另外,看好冯明远大佬,准备把其他科技类的调换到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包括但不限于:华夏5G、南方信息、银河。华夏5G实在是无力吐槽,可我寻不到更合适的5G标的,只好砍掉这块的配置。南方信息是因为买的够早,所以还有收益撑着,其实表现也一般。银河不说了,跟风+杀跌,导致元气大伤,现在还完全缓不过神来。

新能源(车)目前持有3只基金,分别是华夏能源革新(2月中旬买入,65.06%)、汇丰晋信智造先锋(1月初买入,89.50%)、汇添富新能源汽车(11月中旬换入,5.02%);转换1只,富国中证新能源汽车(持仓11个月,11月转换到其他新能源车基金,盈利8.45%),转换的直接原因是它表现不及华夏和汇丰,根本原因是因为在它还是分级基金时上次折算整出的闹剧,让我觉得它的基金经理脑子不太好使。

谨慎看好新能源车,强烈看好新能源。目前市场对二者还是混为一谈居多,不过车总是车,总有回归产业逻辑的一天,新能源则属于未来。

军工目前持有2只基金,分别为华夏军工、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后者12月下旬刚由易方达军工指数分级转换过来。分级基金嘛,从整改开始,几个月的时间一直不让操作,于是就替换成了它的堂兄弟。由它盈利64.29%,所以我还是感激它的。军工是我持有时间最久的一批基金了,原先没人搭理军工的时候我都能坚定持有,现在行情好了,更没理由看空。2021年,坚定看好军工。

证券持有南方(三月中下旬开始买入,目前满仓,浮盈28.22%),清仓了国泰(持仓半年,盈利13.56%),同样作为指数基金,南方各个方面的表现都要比国泰优秀,因此选择替换成了南方。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只要继续有牛市存在的可能,就可以耐心等待证券爆发的时候。

消费持有1只易方达消费,目前收益率70.29%,已经只剩底仓。还持有1只农业,这几天刚从底部开始爬,浮盈0.16%,找时间合并到易消去。白酒的逻辑看不懂,随它去吧,我就赚其他的钱好了。

医药板块上半年获利较多,目前持有3只医药基金,全年共持仓过6只医药基金,分别为融通、中欧、中海、华夏逸享、华夏乐享、招商生物,其中融通和中欧是于2019下半年开始陆续加仓,中海于2018年年中开始买入,中欧从年中开始分批次减仓,10月中旬清仓,总盈利38.95%。华夏逸享为申购的新基金,持仓半年,获利24.56%;华夏乐享于3月买入,8月卖出,获利12.68%。招商生物于2020年5月开始买入,分别在两个平台,下半年狂跌开始后,减仓两次,剩余仓位目前浮亏1.52%。持仓的医药整体浮盈18.50%。融通已不是原先的融通,打算替换成广发医疗保健股票。招商准备替换成前海开源医疗健康。

混合行业基金,目前持有3只,分别是交银定期支付(微信,26.39%)、交银新生活动力(7.24%)、华安新丝路,1会陆续合并到2中,3目前已完成二次止盈,浮盈59.98%,后面会重新开始加仓。今年清仓的混合基金4只:东方红产业升级(2月下旬清仓,持仓18个月,盈利38.24%),交银优势产业(6月中旬清仓,持仓23个月,盈利28.29%),交银阿尔法(7月初清仓,持仓23个月,收益68.26%),广发稳健增长(7月初清仓,持仓9个月,盈利22.22%),交银定期支付(百盈7月中旬清仓,持仓近半年,盈利25.04%;光证8月底清仓,持仓24个月,盈利76.05%)。

现在并不太喜欢混合行业基金,因为操作时没有可参考的指数,基本只能靠感觉。所以这类基金特别依赖基金经理的个人水平。我蛮喜欢杨浩经理的,所以会继续保留交银新生活动力,保持半定投模式。华安新丝路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但现在表现也ok,而且只剩四成仓,就让利润自由地浪吧。

宽指,目前持有1只基金,全年共持仓过2只基金,其中天弘创业板于7月清仓,总盈利31.33%。目前持有的是华宝香港大盘,买它是因为相较于中国25指数,更不喜欢恒生指数,不过受金融拖累,它表现不佳,目前浮盈4.43%,计划陆续更换成香港新经济指数。

偏债基金,今年债市表现很差,所以持有的债券基金陆续清仓了,共清仓11个户头,最高的收益率达8.68%,一般在3~5个点,还有两只短线亏损2.11和0.71。目前仅持有1只债基,浮盈5.32%。

QDII基金

持有广发纳指100(广纳)、易方达标普信息科技指数(易信)、嘉实全球互联网(互联网)、国富全球科技互联混合(国球)、工银印度基金(印度),目前持仓整体浮盈23.88%。今年清仓了嘉实美国成长(百盈8月中旬清,持仓5个月,盈利11.98%;光证8月中旬清,持仓22个月,盈利34.63%)、嘉实全球互联网(光证10月中旬清,持仓26个月,盈利60.39%)。另外观察着德国DAX30。持有境外资产分散风险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恒生科技指数有场外基金了,我会增加一只。

股票

5月初轻仓入市,后面分批加仓,现在整体浮盈50.64%,其中仓位最重的两只表现最好,准备伺机加仓;最低的两只表现不佳,准备清仓。按仓位高低排列,持仓浮盈分别为116.56%、38.39%、8.51%、-17.09%、3.60%。亏损的一只就不点名了,不得不说自己看走眼了,怀疑漂亮的财报是作假,否则怎么半点也体现不到股价上呢?

另外清仓的两只,一只是妖股长安汽车,一只是万年压舱石农业银行,前者超短线操作,追了下涨停,略赚;后者持仓7个月,本来是用来打新的,但后来已没啥用处,逮着机会就清了,也是略赚。

股票半年超50%,基金年化才20%?2020年我的理财报告_第1张图片

综合来看,我很不满意自己的基金操作,几次关键位置(如美股熔断前后、半导体和医药下滑之前)都有操作,但操作仓位太小(因为基金基本都没有金额门槛),效果就非常不明显。分析一下原因的话,最主要的一点是持仓太分散了,导致本来就有限的资金更加分散,每只基金持仓都很少,持仓最重的诺安也就刚刚比得上仓位第三的股票。所以今年的操作主线一直是合并基金,减少持仓数量。

另一点是基金在支付宝可以操作,而支付宝的蚂蚁社区很不成熟,会非常影响操作。我算自制力比较强的人,好多时候仍会参考所谓大V的意见,目前浮亏的几只都是因为跟风大V的缘故(说到这里,不得不吐槽一句支付宝对小白用户真的很不友好)。

而股票刚好相反,我为了少下一个app,刚好几年前开户时开的招商证券,于是用了微信自带的微证券。手续费高了点,不过我操作很少,所以也无所谓。而且因为用户少,没有所谓的大V煽风点火(也可能我自己没发掘出这些功能),每次都是按自己的想法交易,又因为单次操作金额会比基金大,所以每次都是深思熟虑后出手。

这就有一连串的影响,自己负责+相对大金额操作,就迫使自己严肃面对每一只股票(农行是一个反例),会认真分析基本面,现在也在学着分析技术指标,功夫下到了,结果也就好很多。我从5月初开始第一笔股票交易,当时入金很少,11月至今又增加两倍多,而目前的持仓总收益达50.64%。

不过这些问题都不大,真正的大问题是没钱,就算我真是巧妇,也只能左右支绌,勉强让账面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稍微好看一点,毕竟茴字还有好多种写法呢嘛。

最后,来给2021年立几个目标:

1. 标的的选取更加慎重,买入的每一个标的都必须有不得不买的理由,如果有可替代的理由就放弃该标的。

如中信物联网,买入时是看中其物联网的概念,但其持仓是新能源车、软件和电子,而我另外持有新能源车基金和电子基金,它持仓的软件公司也出现在我持有的其他业绩更好的基金中,所以它就相当于是那些基金的基金。这就是可替代的标的。可惜我厌恶亏损,所以等了很久才等到合适位置把它清仓。

2. 继续磨砺心态,看淡单次交易的盈亏。

往大了看,交易仍是个概率问题,只要控制亏损交易的比例合适就好。具体到单个标的的交易中,就是止损策略必须严格执行。

像现在持仓的清洁能源股票,一旦触及-20%的止损线,必须清仓。其实它占用的资金如果调换到其他几只股票中,怎么都得赚回十几二十个点了。

我统计了下,今年的基金共有42次清仓交易,其中亏损5次,占总交易次数的比例为11.90%;亏损金额:盈利金额=1:9.09,这样的比例我觉得还可以。

3. 不要对标的产生感情,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交易者和标的有且只有数字上的关系。交易中不存在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的问题,让自己亏损的标的如果确认是标的的而非自身操作的问题,果断放弃,另寻更好的标的。

4. 暂时没想到,就定个收益目标好了,实现年化30%吧。毕竟最后这个月的行情把我吓到了,明年不敢要求太多,30%我就非常满足了。

5. 又想到一条,每个月、每个季度关注下基金有没有出现大变动。

如对光大2025失望透顶准备清仓时,忽然发现业绩似乎好转了,一看,换经理了。又如融通健康,本来涨得特别好的一只医疗基金,结果经理现在的调仓搞得乱七八糟,几乎没有我喜欢的企业,相对应的,业绩也一落千丈,而这如果及时关注基金重大信息的话,其实本是可以避免的。

6. 适度控制一下自己的贪心。

这个其实不是特别重要,进股市的首要条件就是贪心,不甘心收益被基金公司白白抽走。但是,战略上可以keep hungry,战术上却要keep humble。

前两个月股票多次想做T,但经常因为高了一点点或低了一点点导致无法成交,还蛮惋惜的。

7. 我啰嗦了这么多,不知道的可能还会以为我是哪位大佬呢。

其实只是一株初入股市无限好奇的嫩韭菜仰望星空觉得星星既然看得到就一定也能摸得着罢了。

毕竟谁还没个复利梦呢。

以上。


附:2021年度配置计划

A:个人计划成功,则活期+定期+货币基金+纯债——10%,若

    A1——国家货币政策未收紧,全球经济形势明朗

          基金——30%,股票(含证券账户的现金)——60%(境内:境外=6:4)

    A2——国际货币政策紧缩,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

          基金——50%,股票(含证券账户的现金)——40%

B:个人计划失败,则活期+定期+货币基金+纯债——20%,若

      B1——国家货币政策未收紧,全球经济形势明朗

          基金——30%,股票(含证券账户的现金)——50%(境内:境外=6:4)

      B2——国际货币政策紧缩,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

          基金——40%,股票(含证券账户的现金)——40%

你可能感兴趣的:(股票半年超50%,基金年化才20%?2020年我的理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