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学习区块链(11):#猫说# to 多 or not to 多,this is a question


本文由币乎(bihu.com)优质内容计划支持 

说明:这是一个通过学习区块链的经典文章(比如老猫和李笑来的公众号文章、徐明星的区块链书籍等),来温故知新的系列。通过总结思考前辈的言论,来指导自己的实际操作。这一系列采用欢喜的“ORID”(见感思行)写作法。


来源:老猫 微信公众号 猫说 漫⻓的赌局

见:

老猫总结了他作为币圈新人的感受:浪费了几千个小时看涨跌、查行情、跟踪消息,但也没有进行任何操作。最终,他得出结论:1.市场不会奖励你的“勤奋”(花大量时间去追逐价格);2.币价的上升只与它被市场认可的价值有关;3.在前两条的基础上,做到“坚定持有”,是“获得高收益的必要条件”;4.对于区块链资产的价格是升还是跌,多军和空军会有迥然不同的预期,并能做到“逻辑自洽”。

还有一段既有操作步骤又有思想启发的话,我原文引用:你的对市场的追逐或许⼀⽂不值,如果你能看懂区块链资产的价值,按照⾃⼰计划 的资产⽐例,做好配置,买定离⼿,那就可以不⽤太关注了。唯⼀要做的就是等待时间来发酵价值,真的归零了,是命。涨上天了,还是命,这个和智商⼏乎没什么关系。

感:

年年岁岁波动相似,岁岁年年韭菜不同。

我就是一枚新韭菜,正在经历着老猫当年的经历。

而老猫的聪明或者说幸运在于,他虽然勤奋的浪费了几千小时,但所幸没进行什么操作,没有踏空;我的愚蠢就在于,我不仅勤奋的搜集无用的信息,还勤奋的进行着各种自以为是的短线操作。

思:

作为一个币圈新韭菜,我最近也一直在思考:我这样忙忙碌碌,到底为了什么?

今天看到老猫的这篇文章,我才想到,也许,我并没有想清楚关于区块链资产的“价格”与“价值”的问题,也没有想明白我本人时间的“价格”与“价值”的问题。

其实,关于区块链资产,比如,比特币、ETH、EOS代币等,在经历了94事件和之后的小牛市后,原本摇摆不定的我,大概不会在“空”的阵营里。但是,究竟是多,还是“半多”,我倒一直没有确定。也就是说,我相信区块链资产是增值的,但它的增值是有度的,而目前一些多军的宣传或预测已经到了我不能理解的程度。

按照老猫的信仰,比特币是要上10万刀的。也许是出于职业习惯,凡事我都想知道背后的原理和逻辑:为什么会上10万呢?仅仅是因为其COIN属性第一把交椅的头部效应?或是因为其总量恒定而产生的通货紧缩?抑或是其以安全性来牺牲速度而带来的安全感?还是整个区块链世界的始祖级信仰使其具有“情怀”?不得不说,作为一个不勤奋的菜鸟,区块链基础知识的贫乏使我想不明白这些因果关系。

今天在金马的小密圈里看到一篇文章,是拿目前几个区块链资产的市值与互联网公司市值相比较,讨论前者的发展及是否有泡沫。这个观点我曾在海外币圈中看到过---海外币圈曾写过一系列文章,罗列市值前20的项目,当时有人问“市值排名总是在变动,写这些有什么用”,作者就答,有助于我们对已有项目代币的估值和未来项目的发展有个大致的理解(大致是这个意思)。类似的考量,李笑来也曾在微博中提到过(刚才去翻他的微博,竟然没有找到,囧),大意是,目前市值最大的公司是xxx,如果市值超过这家公司会怎样?当时大家猜测是他在说EOS还是PressOne。

所以,从保守的投资逻辑来看,目前区块链资产的泡沫太大,如果多,还要多到哪里去?比特币、以太坊之所以能翻那么多倍,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们当初发行时的市值很低吧。

当然,也许区块链所带来的革命真的要开脑洞,非常非常大的脑洞。

但有些投资逻辑已经被证实可以通用。比如,我注意到币圈的分析者喜欢拿股票的市盈率来类比目前的代币价格,并且已经有成功的案例:BNB。记得一个半月前,我看到知乎一篇文章分析,按照BNB的规则,那么它以后的价格可能能达到4000多元,而目前它只有10多元,所以现在买入是个不错的决定。我看到这篇文章时,BNB已经30多元了;几天后降到22元,这个价格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我错过了这个价格后就一直出于“损失规避”的心态没有再入,就看着它一直涨一直涨,曾经涨到150多,即使在目前已经下跌的行情中,它场外依然是99元。这个错过让我多少有些懊悔,以至于我期待熊市来临,我好趁机囤点BNB。(那么,基于这个逻辑,OTB会不会有较大升值空间?)

还是那个道理:投资活动,是对认知水平的一个测试。当前的价格、手中的资金量也许都不是最重要的,站在资产背后的智慧才是最重要的。

行:

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自身成长上,比如,写作;而不是低价格的耗费上,比如,盯盘。

你可能感兴趣的:(菜鸟学习区块链(11):#猫说# to 多 or not to 多,this is a 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