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谱演变与投资机会

一.1949年-1957年 以营养性疾病和传染病为主

经过长时间的战争,中国这个国家和人民饱受摧残。在当时中国一穷二白,既没有办法解决温饱问题业也没有很好的医疗保健条件。在人均收入极低,医疗保健体系极为有限情况下,当时主要的疾病是营养性疾病和传染病。

二.1957年-1978年 由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为主演变到以心脏病、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为主。

根据1984年世界银行的报告,名为《中国.健康部分》以及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共卫生》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卫生部公布的官方数据,以上数据显示:1957年后,中国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多变化。相当一段时间内传染病为致死率首要原因,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多数传染病得到了基本控制,但是肺结核和传染性肝炎等仍然在增加。几十年间,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由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为主演变到以心脏病、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为主。

图片1来源:《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

图片2来源《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第316页

三.1978年-2018年 特慢病为主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受到中国医疗保健体系、中国人生产生活方式和环境生态的变化,中国人的这一阶段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

表3来源:《从人类疾病谱变迁看医药投资大逻辑》

从我国居民的两周患病率看,这一趋势也非常明显。传染病、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急性胃炎等感染性疾病患病率大幅下降,而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病、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患病率急速增加。

另外一些证据也可以显示,列证如下。

未来30年,中国人口步入加速老龄化的阶段。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比例近40%。

图片来源:《从人类疾病谱看医疗投资大逻辑》

资料来源:《从人类疾病谱看医疗投资大逻辑》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个过程中,中国居民的疾病谱的演变路径将非常清晰: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有望缓步下降,而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肾病、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将持续爆发,病人基数在一个很长的周期里都将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根据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郑小燕作题为《从慢性病分级诊疗入手 缓解城市大医院“战时状态”》的发言显示:慢性病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目前全国此类患者总数超3亿人,且疾病负担已高达总疾病负担的70%。

四.医疗现状和未来医疗挑战

慢病已经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威胁。在每年约 1030 万各种因素导致的死亡中,慢病所占比例超过 80% 。此外,慢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为 68.6%。中国的主要慢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这些疾患构成慢病主要负担,并且拥有一些相同的行为学及生物学危险因素。

在未来 20 年里,40 岁以上的人群中,慢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心梗和中风]、慢阻肺、糖尿病以及肺癌)人数将增长两倍,甚至三倍。慢病的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未来 10 年。糖尿病患者将成为上述四种疾病中患者人数最多的群体。而肺癌病人数将增加5 倍。

2010 年到 2030 年,四种影响健康主要因素 – 心梗,中风,糖尿病和慢阻肺 – 的负担预计将增长近 50%。所有慢病负担中,心血管疾病 (心梗和中风) 比重将超过 50% 。这些主要慢病导致的死亡所造成的负担将增长 80%以上 。此外,约有一半慢病负担发生在 65 岁以下的人群。

中国慢病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决定因素:

1.人口流动,尤其是向大城市移民,正在改变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据联合国开发署测算,到 2030 年,中国将有超过 9 亿人或 60%的总人口居住在城市。在新增的 3.5亿城市居民中,2.5 亿以上为流动人口。

2.在过去二十年里,收入增加、充足的食品供应和食物种类多样化显著降低了营养不良的发生,促进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饮食习惯的改变、不健康行为增加以及城市化所带来的污染加剧造成了慢病危险因素的快速增长。在低收入人群和流动人口中,这种增长尤为明显。

3.食盐摄入过量是目前最为“普及”的可控慢病危险因素。中国人的日均食盐摄入量至少超过 12 克,是世卫组织推荐每日食盐最高摄入量的两倍,而且食盐摄入水平在过去十年一直居高不下。

4. 中国男性公民(15 岁—69 岁)吸烟率为 54%,居于全球最高水平。20 岁—34 岁每天吸烟的烟民中,52.7%的在 20 岁之前就开始了每天吸烟。 尽管目前女性吸烟率相对较低(2.1%),但年轻女性吸烟率正在上升。男性中,高吸烟率与受教育程度低(初中以下吸烟率为 63.2%,大学及以上为 44%)、居住在农村(农村男性吸烟率为 56.1%,城市男性为 49.2%)和西部地区(西部男性吸烟率为 60.1%,东部男性为 50.1%)有关)。

5.目前,尽管与膳食相关(例如,饱和脂肪摄入多,食盐摄入多,蔬菜和水果摄入少,植物油和鱼油摄入少)的高血压、高血糖、超重/肥胖和高血脂患病率相对而言低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经合发组织)国家,但近年来一直在迅猛上升。据测算,1975 年到 2004年间,年龄在十八岁以上的中国公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已由 7.5%攀升18.1%。糖尿病患病率上升速度惊人:上世纪 80 年代为 0.67%,1994 年为 2.5%,2001 年为 5.5%,而 2007 至 08 年则达到了 9.7% 。

5.1992 年到 2002 年间,中国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增长了 38%和 81%,达到了 22.8%和7.1%的水平 。据估计,目前有超过 2 亿中国人为超重或肥胖。另外,肥胖和超重在未成年人中的增速也令人关注。中国北方沿海城市地区 7 岁—18 岁男、女性未成年人中,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 32.5%、17.6%。这一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欧洲国家同龄男、女童的水平。身体活动减少导致的日均能量消耗降低和通过快餐食品和富含糖份的软饮料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能量是促成造成中国肥胖流行的元凶。

五.投资机会

历史趋势浩浩荡荡,东西太小或者太大,我们都容易看不清;如果早看清的话,肯定多卖几套,这是身边多少人的后悔话。一个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城市化进程,从四川河南等地向沿海地区大规模流动,去那些加工厂或者一线城市工作和生活,然后拼命的建立家庭,一部分人通过努力跨越龙门在城市里买了房子安居下来生子育人。这就是我理解的中国房地产兴旺的根本:人们希望在有更好工作机会的城市里定居下来。万科就是滚滚大势中地一个行业标杆,因为它符合这种历史发展趋势和市场规律,为无数中国老百姓融入城市定居下来提供一种好的可能,所以它为刘元生先生回报了1000多倍。

站在今天,我们发现,有一个比中国住宅更加庞大N倍地地滚滚大势:中国医疗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2016年中国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健康优先”的原则。也就是说,把卫生与健康服务“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把维护全民健康的关口前移。

I) 陶国威先生对这个转变地理解是这样地:

看清本质:健康中国的本质是针对民众的慢性病;

分工负责:发挥城市内二级医院的承上启下功能,开展慢性病康复管理;

理论体系:掌握慢性病发生发展规律,以西医基础为指导,以生活方式干预为手段;

技术体系:生活方式干预技术为主,药物干预为辅,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人员培训:转换思维,针对非核心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慢性病康复管理培训;

以点带面:设定试点,以结果为导向,从干预效果、医保支出、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赋能等方面进行调研;打造模式,逐步推广。

医改,不仅仅是体制、机制、模式,还应该包括对于健康、疾病、药物的本质进行深入的反思,这是一场颠覆式的变革。

2)微医廖杰远

2019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北京举行,互联网医疗平台微医的创始人兼CEO廖杰远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我国的医疗改革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摸索,医改的目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通过药品耗材的联合采购压缩医药流通的虚高的药价;第二阶段是落地分级诊疗,去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第三阶段是真正实现从治疗为中心到健康为中心。

......医改3.0阶段是实现以治疗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要达到这个目标,是非常漫长的。第一,至少要三个实质性改革:医疗供应侧改革,防大病、管慢病,包括对养老护理的支撑。第二,老百姓要参与和维护自己的健康。第三,政府要制定以健康为中心的激励机制。

3)丁香园 李天天

在2019年8月28日内部邮件中李天天全面升级公司远景:

“在经历了从贫穷到富裕的40年,人们已经从营养不良到减肥困难,社会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直接推动了消费升级,而消费升级中相当大一部分与健康生活相关。没有健康,就没有美好生活;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国民主要健康指标已经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发布,纳入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考核范围。

把时间轴再拉长一些。比尔盖茨在今年年初《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上撰文,他回顾了数千年的人类科技发展史,并展望未来科技发展方向。他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需求将从「更多」向「更好」转变,比如人类未来会需要不占用耕地,不排放甲烷,不传播疾病的人造肉,而不是更多的牛。

回到医疗行业,整个国家的医疗保障与服务体系是为了解决「更多」的问题,比如提供广覆盖的全民医保;强化基础医疗建设,增加基层服务供给;控制药品价格,进口抗癌药零关税……核心是通过政府主导,确保医疗与医药的公益性和可及性。未来还是会以政府为主导,而且也应该由他们兜底。

但健康和医疗完全不同。

从疾病到健康,从ICU到健身房,从靶向药到减肥餐……这是一个连续变化的光谱,是两个完全不同却又有关联的领域。在这个横向展开的光谱两侧,越靠近健康侧,就越需要品质高和体验好的产品与服务。这是为了解决「更好」的问题,而不只是「更多」。它已经不能靠全民医保和公立医院来解决,更不能靠政府兜底,必定靠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来提供更丰富更多样的解决方案。

健康是生活方式的产物,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最终都关联到家庭。健康和教育都是家庭的长期投资,而且是不需要考虑退出的投资。这里的「投资」不是指一次交易,而是不断带来复利的储蓄,贯穿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全生命周期。因此,带有强医疗专业底色,从仅仅关注疾病,进而关注千家万户的健康,健康更多,生活更好,将成为我们的新愿景。

“愿景”也叫“远景”,是对未来的期待,是理想的方向,引导我们去向何方。丁香园是一家专注医疗健康领域的互联网企业,我们看到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对专业的健康产品和服务的诉求不断增加,健康消费不断升级,大家都希望活得长一点,活得好一点,这不只是中国的趋势,全球也是如此。

我们期待,医生和医学生在我们的平台上学到知识、提升技能、找到工作、有阳光收入,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可以变得更好;我们期待,大众和患者在我们的平台上提升健康素养、避免受骗上当、缓解焦虑,解决困惑,管好慢病常见病、获得专业知识和答案、身体更加健康,家庭和个人生活可以变得更好。”

4)平安好医生的母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于今年8月开始提供年度会员服务,提供资深医生在线医疗咨询。用户每年要支付499元至1999元(合70美元至281美元)的费用向专家咨询从高血压到新生儿消化的各类问题。

私家医生业务是为互联网时代重塑中国过度扩张的医疗体系的一次尝试。中国的科技产业已经改变了消费者购物、打车和叫外卖的方式。现在,从好医生到阿里巴巴再到腾讯,许多公司都在尝试在医疗保健领域做同样的事情。他们希望利用数字服务来帮助那些对公共卫生系统感到失望的病人,因为应对目前全国范围内癌症、糖尿病和心脏病流行的状况,公共卫生系统难以满足治疗需求。

5)高济医疗:

“高济医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药品销售平台,愿景是成为中国基层医疗服务领域最大的入口和平台,通过科技手段服务和赋能医药和医疗企业,使其更加高效、专业地服务客户及消费者。未来,高济希望能够为合作伙伴及C端消费者提供科技赋能工具以及高效专业的服务体系。在科技赋能工具方面,高济平台包括互联网医院的所有体系均可以向合作伙伴开放,同时会不断研发、推出诸如终端用户画像、高效线上消费者反馈平台等面向企业客户及消费者的管理工具;在高效专业的服务体系方面,高济希望能够与合作伙伴携手,将医生、医教和患教知识和内容整合到服务流程中去,大力投资家庭医生体系,打造患者-医院-社区-线上线下家庭医生体系-药品零售终端-用药跟踪、随访-转诊-医院的完整闭环,希望能有更多业界同仁与我们携手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创新变革中来,我们一定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及经济价值。”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民众对健康的意识也在同步提高,然而仍有不少人被诸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困扰。中国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慢病管理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显示,我国现拥有超过3亿的慢病患者群体,慢性病致死人数已占到我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慢病管理产生的费用已占到全国疾病总费用的70%。慢性疾病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也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018年4月1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与药品零售信息共享。在我国目前的慢病管理现状下,调动社会资源共同提升慢病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正成为必然。而零售药店与社区医疗机构离慢病及高危人群最近,可以预见,零售药店将会在整个慢病防控体系里发挥重要价值。

“未来已来,高济已经走在创新变革的前端。”高济医疗首席运营官牛和义说。据介绍,2019年,高济医疗推出特慢病管理创新模式,开创国内首个长合约权益计划,并开设诺华全国唯一患者关爱俱乐部、正大天晴全国唯一“抗病毒+抗炎症”合并用药项目、AZ全国唯一COPD早筛试点项目、GSK全国唯一用药监控项目四大业务试点。随着特慢病管理体系的完善运营,2019年高济特慢病业务业绩同比增长40%。“这样的成绩给了我们很大鼓舞。未来高济将持续聚焦特慢病业务,实现患者管理和支付可及性的全面覆盖,为更多患者提供全病程健康管理和服务。

6)林园:

《红周刊》:您认为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医疗市场空间很大,您坚信的理由是什么?

林园:我们预计相对国外心脑血管疾病类医药市场,国内至少有100倍的成长空间。我们调研了超过100家三甲医院的大内科病人数据,过去三年整体就诊量翻了一番。其实,无论是哪一家三甲医院,心脑血管疾病一定都是他们医院最能赚钱的科室。因为慢性病是治不好的,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而且,在经济调整周期,只有医药是刚需,投资风险相对较小,机会相对更加明确。例如,我们这一代最多也就能再活30多年,这意味着,未来30年约有4到6亿人去世。对比日本的情况,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日经指数是看到3万多点,后来一直回调到7000点左右,现在是2万多一点,主要原因就是老龄化导致的国内需求降低,同时海外收益不长久等。但在过去30年,日本医药公司还在持续壮大。据我们统计,在过去100年海外市场所有上市公司中,医药公司创造的利润是所有上市公司全部利润的68%。

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并发症的治疗药物产生了医药行业70%的营业额,利润也占到医药行业的70%。全世界没有任何产品能比这类产品能在那么长的时间里创造如此高的利润,不投它投什么?

(编者注:但是与林园重仓无需研发中药企业不同,我对健康管理的重点不在药在保健服务,类似美国的CVS)。

从医药分流、药品集采和仿制药价格谈判,生物制药研发地滚滚红潮都是以治疗为中心,我们关注的重点是生物制药原创型研发企业,但是从长期看更大的战略中心确是在特慢病为主的健康管理上。这是我们值得长期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美国) 肯尼思.F.基普尔主编 ;张大庆主译

2.《百年中国人疾病谱:尚未挥别“穷人病”又陷“富贵病”》大洋网.广州日报

3.《从人类疾病谱变迁看医药投资大逻辑》作者:周洪伟 36克氨网站

4.《世界银行-中国慢性病报告》

5.《创新药深度报告:周期理论与研发回报率研究》申万宏源研究

6.《丁香园李天天内部信:全面升级公司愿景、使命、价值观》丁香园

7.《中国的科技巨头们正在试水重塑医疗健康》PBS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疾病谱演变与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