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过,也就不怕了

“见识过,也就不怕了!”这是母亲常用来安慰我的话。

小时候,从农村来到城市,普通话不会说,游戏机不会玩,优异惯了的我突然自卑起来,闭门不出。与其见光死,不如死不见光。

母亲安慰说:“见识过,也就不怕了!”

后来上了大学,很苦,很累,买不起手机,用不起电脑,现代化设备一窍不通,德能勤绩体全面落后。

母亲安慰说:“见识过,也就不怕了。”

回到社会,面对即将开始的残酷竞争,因本领和经验的缺失,内心泛起异乎寻常地恐惧。一切从零开始,一把年纪了,我还能不能行?

母亲安慰说:“见识过,也就不怕了!”

母亲话多,喜欢和街坊邻居拉家常,也喜欢给家人讲大学问,小道理。出过些丑,也办成过很多大事。她常说:“见识过,就不怕了!”

曾经有个著名的争论“做鸡头还是做凤尾”。标准答案似乎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并由此衍生出无数的论点论据,也确实适用于个别的名人典故。

我的忠告是:如果有选择的机会,一定不做鸡头,也不能甘于凤尾。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凤尾可期的是凤冠霞帔,鸡头一不小心就会一地鸡毛。

初入职场时,有点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还没有人家的无知无畏。确切的说,更像林黛玉。扮猪吃老虎,气顺是关键。

初入一个行业,少不了要跟前辈请教。请教是一门大学问,不要急于问个清楚明白,谁也跟你没有血缘关系,肯花大把时间给你普及专业知识,雷锋是神,别真这么去要求别人。但是别人解释半天,成就感或已爆棚,道德感也正旺盛,你却一头雾水,满脸懵逼,那也不合适。这个面子要是不给,别人已经树立的自豪感正义感全面崩塌,就会因爱生恨了。背后再说几句风凉话,给你穿几次小鞋,更狠地直接捅到领导那里,再稀里糊涂把你给开了,那就掉了大了。

给面子的最好办法就是听其言,观其行,不骄不躁,顺其自然。“哦”“嗯”“是的”,等等等等。真有不懂的,也不用在一棵树上吊死,击鼓传花,终会功德圆满。

这就是气顺。举个例子。

一天和几个同事搭老大的车去开会,门卫不让进。我自告奋勇去跟门卫沟通,老板拦了几次都没拦住。

后来因为门卫的强硬,老大摆摆手让我们先下车进去了。一进会议室,却见到老大居然已经入座。我合上惊掉的下巴,忍不住讨教后来发生了什么。

老大悄声说:“正门的门卫是新人,侧门的门卫是老人,何必在一个黄毛小子面前丢人,瞎耽误功夫呢?”

老大最后一语中的:“这就是气,干什么事,气一定要顺,不能背气而驰。”

再比如,公司开分享会,前几名都有奖,后几名的脸色自然不好。趁老大离场的时间,就有人提议能不能其他人发个参与奖,有不少领导做老好人,跟着掺乎,等老大回来的时候,一看气氛这么热烈,很高兴啊,就随口问了句,“大家讨论什么啊,这么高兴?”有个领导趁机就说:“有人倡议给其他人也发个参与奖,你不在,大伙儿觉得是开玩笑,就一致同意了,呵呵!”

老大心里一万匹草泥马,可还是笑容满面地说:“我看可以!”

大势当前,顺其自然,如此,则气顺。

另一次,一个同事,因为对制度不满,会上忍不住发了句牢骚,老大拍案而起:“凭啥?”

危机当前,杀伐决断,如此,气才能扭转,这是最高境界。

听老大教诲,如沐春风,职场之路也因此还算平顺。母亲却不以为然,“本来就是这样,见识过,也就不怕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见识过,也就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