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三思而后行,你真的理解吗?-论语解读之季文子

5.21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凡事都三思而后行。孔子听说后评论说,想两次就够了。想太多,反为所惑。

季文子是鲁国大夫,在鲁国执国政33年,辅佐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君主,清廉持家,忠心为国,是鲁国名臣。他的性格特点是非常小心谨慎,凡事有备无患。

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他将要出使晋国,在准备好聘礼之后,又让属下“使求遭丧之礼以行”,随从都不理解其中的原因,季文子解释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

季文子说“过求无害”,孔子则认为过求有害。

我们都熟悉三思而后行的成语,认为是教导我们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其实原文是说你不要想太多,想两次就够了。想太多,反而把明白的事想糊涂了。

️赋能王解读️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之前两天我们分别讲了两个人,一个是令尹子文,特点是忠;一个是陈文子,特点是清,他们俩都算不上是仁,还有差距。

今天再来评价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

是鲁国的大夫叫季文子,即季孙行父,是著名的鲁国三桓之一。

他执政鲁国33年,辅佐过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君主,清廉持家,忠心为国,是鲁国的名臣,为鲁国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好大夫。

关于这个人,我们先讲一个他的故事,让大家对季文子有所了解。

鲁桓公有一个儿子子友,子友有儿子叫无佚,无佚生的行父,这是血脉关系。

季孙行父这个人行事谨小慎微,克俭持家,执政鲁国朝政30多年,厉行节俭,开一代简朴风气,开初税亩,促进了鲁国的改革与发展,正是因为他的努力,鲁国三桓才得以顺利成长,从而成为日后凌驾于鲁君之上的强势卿家。

在《史记·鲁世家》里面,有这么一个记载,说:季文子当政时,“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

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作为当朝的大夫,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府中也没有金也没有玉,没有这些多余的财物,从来不向人炫耀。

这个时候孟献子的儿子仲孙就说他,说你看你,这样不是让别人笑话吗?

季文子回答说:“我当然也愿意穿绸衣、骑良马,可是,我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我不能让全国父老姐妹粗饭破衣,而我家里的妻子儿女却过分讲究衣着饮食。我只听说人们具有高尚品德才是国家最大的荣誉,没听说过炫耀自己的美妾良马会给国家争光。”

结果仲孙的父亲孟献子知道了,就将仲孙幽禁了七天。受到管教的仲孙,改过前非,亦仿而学之。消息不胫而走,在季文子的倡导下,鲁国朝野出现了俭朴的风气,并为后世所传颂。

介绍完了季文子这个故事,我相信大家对他有了一个非常好的正面评价。

咱书归正题,这个人遇事特别谨慎,总是反复思考,三思而后行。

在这里和大家交代一下,三不是具体的数字,想三遍就三遍,这个三指的是多。

大家很熟悉的一句话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三的时候其实就是多的意思了。反复多次的去想。

这句话有的人会理解成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说不对,想的还不够,还要再想想,还要多想想。

这样解释是对的吗?这样解释是错误的!

为什么这样说?

凡事要看背景,对于一个莽撞的人来讲,一听到什么事儿听风就是雨,说干就干,还没说完,他就想行动了,对于这种人来讲,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否则很容易因为莽撞急于行事而做错事

但是季文子他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凡事没有比他考虑的更多了。考虑的过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犹豫不决,错失良机,或者说过于繁琐,针对于季文子的情况,劝他不再是多想想了,而是不要想那么多,两次就足够了。

怎么体现出季文子想得太多呢?这里再讲一个故事,大家就知道了。

有一次他要出使晋国,在准备好正常的礼物之后,又让手下“使求遭丧之礼以行”。就是让属下准备,如果对方那里有重要人物去世了,他要穿的丧礼礼服。随从都不理解,觉得太过了吧,干嘛要准备这个玩意。季文子就解释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

说的意思就是有备无患,这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金玉良言。如果到了我们该用的时候却没有,那该有多么困难,多为难,多难受啊。过求没有害处。

孔子就回答说,他想的太多了,不要想那么多,“再,斯可矣”。

就是碰到问题,想一遍,再想一遍就差不多了。

其实这里说的再,也不是就是只想两次就好了,其实也是一个约数儿,就是从正反两方面考虑一下,做这件事的好处是什么,坏处又是什么,权衡一下利弊。如果觉得利大于弊,总体上来讲是有好处的,那么就可以去行动了。而不是我们普通的想一想,再想一想,想完了再想。

事实上你会发现有两种人,刚才我说的,第一种人过于莽撞,像子路,还没怎么样,他恨不得马上行动,像这种人你要再考虑考虑,不要那么着急。

那另外一种就是季文子这样的人,就是凡事考虑太多,考虑来考虑去,考虑来考虑去,人说考虑正反两方面,他恨不得正面反面侧面,翻过来覆过去吊着看,总想考虑特别周全才行动。

那这里面有什么坏处呢?其实大家想一想,我们多少事儿都是由于考虑考虑,再考虑考虑,结果就不行动啦,就搁置了。

特别是当我们遇到机会的时候,因为前面并不明朗,到底好还是不好啊?众说纷纭!

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我们就慌了,启动害怕投入时间,投入精力,投入金钱,最后无所获。

不投入,又担心错过了风口,悔之晚矣。

就像我们演讲家的战友们,想行动的同时,又迈不开步,等等,再等等看,三等两不等,机会没了。

当你看到是机会的时候,想行动的时候,发现位置被人占了,再想冲进去已经很难了。

这也就是我过去对于抖音,快手,我不感兴趣,也不大懂。

但是对于视频号来讲,我觉得我们不管是哪位战友,都不要考虑太多。

我没有定位?我不知道能不能成为大咖?

事实上我们就是想的太多了。视频号对于我们超级演讲家的战友来讲,它就是最锻炼我们的,大家想想是不是?

我们每天要演讲,那么可以阅读论语来提升自己,可以去读李笑来老师的文章来提升自己,可以发表自己的个人品牌来提升自己对不对?

那你用一分钟的视频或者是让像我用“字说”来表达不是非常好的事情吗?

干嘛非得说我要定好位再行动,你行动都不行动,你又知道你的位置在哪里呢?你走都没走,你又怎么知道你的路在何方呢?

即便是我们占不了太好的位置,成不了像萌姐,猫叔,秋叶那么大的大咖,也有我们的一席之地,在我们这个小圈子里面我们还是比较牛的,大家想是不是?

就像我和我们各位沟通,很多人都说我身边没有学习的,我身边没有写作的,我身边没有演讲的,那在你周围这个圈子里面,其实你已经非常厉害了,你行动起来不就更厉害了吗?不要想太多太多,你就会因为犹豫而失去良机。

还记得我常给大家说的一句话吗?叫在行动中思考

在过程中你会发现好多不懂的,好多不会的,好多不明白的,怎么办?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不会拍视频,咱学着拍视频;

不会剪辑,学剪辑;不会调时长,学习调时长。

总而言之,问题就是给人解决的,我不会,我可以去请教我们的战友,请教大咖或者付费学习都是可以的,只要你有心,只要你行动,那么你想达到你要的都不难。

有一个类似于成语,叫“住室道谋,三年不成”

就是说你想盖一栋房子,你去问过路的人,这个房子怎么盖好。问了这个说这样好,然后还不放心,再问另外一个人说那样的好,然后问了无数人,你也问不出一个标准答案来。最后三年啦,这个房子也没盖起来。

大家会说,哪有那么愚蠢,这个事儿还要向别人去问那么多吗?对呀,道理好像很浅显,但真正碰到事儿上的时候,有很多你可能一眼看不出来,怎么回事儿的时候,我们往往就,我以为这个,我以为那个,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总想求完美,总想弄到最后,结果多少年过去了,八字还没一撇呢,一步还没迈出去呢,啥也没得到。

说回最近比较火的视频号,大家知道我曾经发表过一个视频号,我说有三个训练营,我已经报了俩了,我还要报第三个,大家信不?

而事实上当天说完以后我就报了,分别是萌姐的视频号训练营,现在正在践行,我已经粉丝1100多个了。

另外一个加入一个叫老薛的视频号冲锋队,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帮人互相帮助,就类似于我们超级演讲家这样的共同爱好者,然后互相点赞,互相关注和发红包以求帮忙,然后每个周有几天安排大咖来做分享,教我们知识学问,我也报了。

还有一个就是秋叶大叔的,当时99送两本书我已经收到一本,也报了。

那为什么都是视频号的训练营,我报了三个。根本原因就在于秋叶大叔有秋叶大叔的优势,萌姐有萌姐的特点,那视频号冲锋队就是像我们这种有各自的价值,三者结合起来会对自己的提升更大。

如果我也和季文子似的,考虑那么多,最后可能就不动了。

事实上,我觉得既然你认可他,既然你觉得有好处,又花不了太多钱,那你就报呗,最多就有个试错成本,也就几十块钱几百块钱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你要损失了,机会损失了,再想占位就有一点点晚了。

我想通过自己的这个例子来告诉大家,该行动时就行动,再,斯可矣,而不要老是三思而后行,会耽误事儿。

好的,又是半个小时了,时间过得太快了。

明天早晨六点半,我们继续解读下一章。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止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这里面又有一个颠覆大家认知的,叫做愚不可及,到底是愚蠢的谁都赶不上呢,还是说他的愚,这种智慧,是我们赶不上的呢,明天六点半给大家好好的说道说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5.21 三思而后行,你真的理解吗?-论语解读之季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