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真的要“拆”中台吗?

最近,网上流传出张勇在阿里内网发布文章表示,他对目前阿里的中台并不满意,并直言道:现在阿里的业务发展太慢,要把中台变薄,变得敏捷和快速。

至此,所有的争论尘埃落定:阿里要彻底拆中台了。

作为国内中台的开山鼻祖,阿里自2015年推出“大中台、小前台”战略以来。时隔5年,张勇又要亲手拆掉自己搭建的中台,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难道中台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阿里“大中台、小前台”战略思维已深入行业

张勇自提出“all in移动”后便在阿里一举成名,推出的手淘APP帮助阿里拿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商头等舱,从此奠定了他在阿里的地位。

2015年,作为阿里CEO他又提出“大中台、小前台”战略,推行5年以来,中台几乎成为各行业巨头的标配,并且一些规模化的企业也基于中台在不断革新业务和企业战略。

话说回来,阿里当初的中台战略是深受芬兰的一家游戏公司启发。于是,阿里果断组建中台团队,让其支撑起 阿里核心功能的开发及维护,如淘宝、天猫的核心模块,包括用户管理、支付中心、商品管理等。无论新旧业务接入中台都能够提供中台复用的底层能力。

1. 对于新业务,通常复用中台能力,能够快速搭建核心模块。

2. 复用中台核心功能,能够大大降低成本。

3. 利用中台使核心数据都能沉淀在中台,方便管理和数据共享。

不可否认阿里的中台,在5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力支撑了其业务的快速革新。最为明显的是,每年的“双11”淘宝、天猫的系统较以前更加稳定、快速。说明中台战略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

中台究竟怎么了?

在中台战略之后,阿里又提出了“五新战略”,即: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

如果按照阿里当前的战略体量来看,它不会再停留在“缝缝补补”阶段,目前看阿里是想要解决企业长青的问题,因此颠覆现在商业模式是势不可挡的。

就拿阿里的“新制造”来说,2020年9月16日,阿里巴巴发布了一个新的产品--犀牛智造。这个在阿里内部秘密打磨了三年的平台,把矛头指向了传统制造业。其CEO伍学刚表示,犀牛智造是要将阿里传统服饰供应链进行柔性化改造,形成新制造平台;而张勇的建议则是,设立独立编制,要有自己的业务、技术、产品,相当于就是一个全新的独立公司。那么,虽然阿里有成熟的组织体系、产品体系、中台技术以及大量的基础资源,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处于起步阶段的业务,要通过中台显然是效率不高、资源浪费。

可是,中台并不是不支持业务创新发展,正如阿里中台孵化出的“盒马生鲜”这样的现象级产品,如果没有中台,显然不可能仅半年时间就打造出一套完整的线上线下新零售系统。

也就是说,中台适合打“组合拳(组合式创新)”,不适用于“单打独奏(颠覆式创新)”。因为组合拳更能施展中台的能力,将不同的打法组合成新的,就有了新的标准,这恰恰是中台的擅长之处。“盒马生鲜”就是很好的例子,它复用中台的商品、用户中心、库存管理、支付中心、AI技术、安全防护等多服务能力,重新组合形成了“新零售物种”。

阿里真的要“拆”中台吗?

张勇的话有2个关键词,第一个是“阿里业务发展太慢”

起初搭建中台的目的是要快速支撑整个业务的快速发展,但目前张勇的话显然是对当前阿里的业务或中台团队有所不满。

中台本身是中心化的能力复用平台,但是对于一些创新型产品的未知模块其实帮助并不大。比如阿里的盒马生鲜等,本就是电商产品的延伸,只是增加了线下服务场景而已。同样它也会用到互联网产品的通用模块。因此,类似于这样的具有相似业务的产品,能够快速复用中台的能力,做到业务快速铺开,显然是作用不大。况且阿里现在都面对的是创新的产品,都是以前没有做过的业务。

第二个关键词是“中台要变薄”,阿里希望中台变薄的原因主要有2个:组织架构和成本。

有人说阿里要放弃中台了,是因为中台不行了,其实不然。中台不是不行了,而是随着用户的使用习惯,业务场景发生了变化,中台在提升组织效率、进行组合式创新等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

就目前来看,许多大型企业依然在通过中台做组合业务模式的创新。但是对于一些行业巨头,他们面临的更多是颠覆式创新、组织创造力的释放等深层次的问题。

从阿里中台的演进来看,中台越来越薄,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后,无论你的企业规模大小如何,请不要盲目跟风,也不要见风使舵,毕竟国内还有几个企业能像阿里这样规模庞大的,即使阿里真的要拆中台,但中台思维不会拆掉,因此建议各企业酌情根据自身情况做中台的规划。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里真的要“拆”中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