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则新闻,说是一位单亲爸爸去探望寄宿高中读书的儿子,无意中发现儿子宿舍柜子里有一盒安全套,关键盒子还是开封的,说明已经使用过了。
儿子和母亲一起生活,虽然刚刚高三但也谈了一个女朋友。当爸爸发现安全套的时候的感觉是“五雷轰顶、如临大敌”,茫然不知所措。
于是乎,网友纷纷留言表示不需要太在意,儿子长大成人是件正常事情,还有更多网友表示爸爸应该感到欣慰才对,因为孩子已经知道使用一些工具来保护自己了。
网上还将前几年发生在杭州一所重点高中的事情翻了出来进行对比说明。
当时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在得知男生宿舍发现安全套时并没有像值班老师一样生气,而是临时发挥,在学期最后一节德育课上进行了一场题为《性爱的真谛》的讲解。
副校长对学生表示对此事件她很高兴,因为安全套的出现证明了社会在进步,大家在成长,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副校长的德育课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事情也就此解决。
如此看来,安全套的出现确实是代表着孩子的成长,代表着文明的进步,代表着自身安全意识的提高,那个爸爸的感觉简直是大惊小怪了。
如果你读到这里,很高兴的告诉你:以上全错。
一件事情的发生会引起许多的议论,许多人会用自己的理解去解读,而他们的解读其实是一种被称为“态度”的意见。
网友的评论认为没啥大不了,副校长的评论认为是件好事。
这都代表了他们的态度,但是态度会影响事件的走向,会影响当事人的认知。如果是权威人士的态度则会影响更多的人。
所以,态度要有,但要谨慎。
在安全套事件中,大家只是基于有套套和没套套来进行对比,这样想当然是有比没有强。
但是,有没有人想过以下两个问题:
1.做和不做哪个更好?
2.肯定的态度等于鼓励。
对于第一个问题来说,高中生发生性行为才是问题的根源,而舍其根源性问题而去关注事后预防措施根本就是舍本逐末。
虽然现在社会风气使然,但是未成年人心智毕竟发育不完善,对自身行为很难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这也是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存在的理由之一。
但正如此前本人对该法律的判断一样,这样的法律仅保护了施暴者而完全忽视了受害者,这是一部不完善的法律。
而且,根据该法律的框架设计也可以说明一件事情,未成年人犯法,其监护人是要负责任的,所以监护人的监护与监督绝不应该缺位。
在本次事件中,其实爸爸的担心是应该的,不过担心的方向并不应该是自己的儿子,而应该是他的小女朋友。
未成年人之间发生性行为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对女方到底有何影响呢?学习上和心理上都要考虑。
当然了,男方做为高三学生,应该算是成年了,那关键就是女方的年龄了。
当然的当然,厨房里发现一只蟑螂,肯定不会只有一只。男方这次只是被发现,并不知道其何时开始做此类事情。
在世风日下的今天,随便路边都能看到一起抱着互啃的学生情侣,绝大多数都没有意识到这些事情对他们人生的长远影响,更没有意识到这类行为还很可能引发极端事件。
比如未成年少女被同学强奸事件等。
所以家长一定要尽早进行有关教育、加强监管。
对于第二个问题,副校长的讲解完全有问题。因为她没有将事情细分,只是提到了要保护对方,更要注意不要伤害对方感情,这根本就是错误引导。
这是一种全面的肯定,学生一定会认为老师是在鼓励学生交往甚至发生关系的,只要用了安全套。
那么,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一名副校长居然认可并鼓励学生发生性行为,学生们当然高兴,只是不知学生家长做如何想?
这就像是有人会教育女性在遇到强奸犯时应该主动配合并要求他戴套套一样,从对女性身体的保护来说这确实是合情合理的,但为何没人来讲如何预防事件的发生,如何能够摆脱强奸犯的纠缠?
所以,真正的逻辑应该是:努力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实在无法预防的时候再提出带套套的要求。
所以的所以,副校长还是不应该公开为发生性行为的学生点赞。除了因为她的校长身份外,也因为她的认知缺失,她没有站在女性一方。
高中生儿子用安全套,爸爸如“五雷轰顶”。那么,那个女孩的爸爸该有如何感想呢?
鬼话:学生用套套,保护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