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田进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4月16日,在国新办就2021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2021年一季度经济成绩单被陆续公布。
从数据来看,去年同期基数低成为了一季度多项数据数据大幅增长的因素之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此次国家统计局数据公布的方式与以往有所不同,不仅公布了同比数据,也公布了环比数据,而且还有两年的平均数据。我以为,这主要是平滑新冠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使数据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真实情况,使我们面对这些多年未见的亮眼数据,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些亮眼的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已经恢复正常水平,服务业与消费基本恢复正常。”
此前,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已被定调。
在4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李克强表示,今年以来,经济呈现稳定恢复态势,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但要看到,去年同期基数低带来不可比因素,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恢复也不平衡,分析经济形势要全面客观,既看同比增速又看环比增速,既看宏观经济数据又看市场主体切身感受,既看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又密切关注新情况新问题。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发布会上也表示,一方面,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受到上年较低基数、员工就地过年工作日有所增加等不可比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一季度环比增长0.6%,两年平均增长5.0%,表明中国经济稳定恢复。
对于接下来的经济增长态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一方面,一季度的经济增长还是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恢复性增长态势;另一方面,接下来还是要关注如何加快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推动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以及在全球放水的情况下保持战略定力。”
高增长
具体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在2020年一季度GDP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0%、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4%的低基数背景下,2021年一季度这三项数据同比涨幅均超过25%。
在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自2020年1-9月当年首次转正后,此后便呈逐步上扬的趋势。2021年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5994亿元,同比增长25.6%,比2019年1—3月份增长6.0%,两年平均增长2.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表示:“基础设施投资未来的前景应该会进一步变好。去年制约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最主要的问题是项目储备不足,所以2020年财政资金虽然安排的很多,但是很多是没用上的,比如地方政府专项债去年的结余比较多。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以及2035年的远景目标指引下,预计今年的项目储备比去年会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同时,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债规模和去年大体相当。”
多项投资数据的高增长下,制造业投资仍不容乐观。数据显示,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9.8%,两年平均下降2.0%,意味着目前制造业投资的水平相当于疫情前的96%左右。“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下降2%背后的因素是比较多的。一方面,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比较多的困难,仍然在恢复状态中,在投资信心上仍然有一定的顾虑。另一方面,对整体的市场也在观察之中,有利于制造业投资恢复的因素也在慢慢累积和增加,比如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增长了1.79倍,两年平均增长达到了31.2%。可以说,企业的效益在提升”,刘爱华在答记者问时表示。
为推动投资的增长,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和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有力支撑。
张燕生认为,为推动制造业、实体经济基本面的好转,更多还是应该关注传统制造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包括技术、人才、资金、营销渠道、品牌以及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能力和经验的缺乏。这六点问题是市场以及企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各级政府在支持传统制造业、支持实体经济的转型上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具体来看,一是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发展,包括研发服务、技术服务、设计服务等;二是需要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和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三是需要智慧城市、包容城市、吸引人才;四是建立技术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张燕生表示。
数据下滑之外还有更多担忧。
张立群表示,制造业投资主要反映企业对未来的投资预期。从企业角度来看,现在对未来市场还是持一种谨慎观察的态度,所以它们在增加投资或者扩大生产方面都很小心。我们的主要担忧也在这,如果企业对未来的预期很谨慎,它生产和投资活动就会很谨慎,这也将导致下一步的经济回升存在隐忧。
在消费方面,一季度消费市场经历了快速恢复。2021年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221亿元,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速为4.2%。单独看3月份,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84亿元,同比增长34.2%;比2019年3月份增长12.9%,两年平均增速为6.3%。
冯俏彬表示,从数据上,要高度关注三个方面,分别是就业、工业品的出厂价格以及收入。随着国内外经济恢复和需求增加,近期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过高、速度过快,已在一定范围内引发通胀预期,对此也需要高度关注,预为引导。收入上,尽管城乡居民收入都在增加,但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始终滞后于城市居民,一些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的收入水平都还有待继续提高。
在张立群看来,接下来不必要担心通胀,而是要警惕通缩。“从供给端来看,应该说已经恢复疫情前的水平了;需求端现在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比如,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速为4.2%,2019年全年为增长8.0%。现在总体来说还是存在供大于求的问题,所以在这个背景下要担心的不是价格上涨。同时市场需求不足可能压制经济进一步回升的态势”,张立群表示。
对于下一阶段消费市场可能会呈现怎样的态势,刘爱华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从去年以来,消费市场经受住了疫情冲击的严峻考验,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明显,消费升级的态势也没有改变。从未来看,随着经济的稳步恢复,居民就业收入将继续改善,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消费能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压力仍然是比较大的,对居民消费信心仍有一定影响。
在外贸方面,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84687亿元,同比增长29.2%。出口46140亿元,同比增长38.7%;进口38547亿元,同比增长19.3%。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7593亿元。贸易结构继续优化。一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1.2%,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7%,比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下一步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GDP预期目标设定为6%。在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的情况下,接下来三季度经济又将走出怎样的曲线?
对于6%的GDP目标设置,此前张燕生便已分析表示:“这个目标确实低于国内外很多机构的预测。首先,6%是经过非常认真审慎综合考虑做出来的目标;其次,这也标志着中国的GDP增速目标仅仅是个预期值,淡化GDP导向,鼓励经济走向高质量;第三,这个目标还综合考虑来“十四五”时期,即不仅考虑了2021年的经济增长,还考虑了未来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从机构预测来看,2021年的中国经济走势将远超预期目标。
3月26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预计中国2021年增长将更加强劲,将从2020年的2.3%加快至8.1%,4月6日IMF在世界经济展望发布会上表示,由于当前中国经济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中国2021年GDP增速将有望达到8.4%。
张燕生对经济观察报分析表示,今年以来,美国实施了大力度的救助和复苏计划,欧盟马上也要出台将近1万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可以看到,今年全球的宏观政策组合都是以就业和增长为目标,为此大幅度提高对通货膨胀的容忍度,我相信这可能会是个新常态,而不仅仅是今年或者短期的政策。因此我觉得在一季度增长的基础上保持战略定力很关键,加快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
在战略定力基础上,张立群表示:“我们需要注意,因为美元增发等因素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终端市场价格影响不大,但将给我们的企业带来比较大的成本压力,企业很难把进口价格的上涨转嫁出去,只能自己消化。但是企业现在面临的困难就比较多,因此在援助企业方面,我们的一些救助政策还是需要再稳定保持一段时间,根据今年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要调的太急。”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经济环境仍然存在比较强的不确定不稳定性,我们对这些方面的因素也要保持清醒,国内恢复的基础还不太牢固,部分服务业、小微企业增长仍然偏慢。面对经济恢复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还是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持续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线,促进全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