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换个角度看世界

在喜马拉雅听365读书栏目时,主持人潮羽读到一篇书评——《这个世界,远远不是你所见的那样》,正是这篇类似于散文的书评,让我产生了强烈兴趣,要一睹为快这本关于天才与疯子的书。

这是一本有趣而奇特的书,作者高铭以一个采访者的身份记录了无数个精神病患者的言论。他站在一个正常人的视角,对一个非正常群体进行观察。

高铭是客观公正的,不带有色眼镜的,尽管他不可避免的携带了所谓正常人的观点,但他对于那个边缘群体没有排斥与否定,相反,他是以开放心态在接纳这个非正常群体。

初读这本书时,我这个看似正常的人屡屡被那些疯子的言行举止逗得不亦乐乎,比如那个整天打着一把花伞穿着一身黑衣蹲在院子里的潮湿角落说自己是一朵蘑菇的人,比如那个一看见女人就害怕得躲到桌子底下不敢露面的男人,说女人的基因比男人要发达得多,而且女人即将统治地球,比如那个患病前曾为哲学老师的镇院之宝在精神病院却拥有一群忠实的粉丝,粉丝中还包括医生……

起初我是抱着看笑话看西洋景似的眼光来看这本书,可越读到后面,越发现了作者的真实企图。高铭根本不是在讲稀奇的笑话,他是用一群疯子把你勾引了进来,让你质疑这个世界,甚至质疑自己,我们和疯子之间到底有何区别?

实际上,那群疯子大多数都是某些领域的精英,甚至还有智商超高的门萨会员。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和我们正常人完全不一样。是否和大部分普通人不一样,就是错误的,就要被全盘否定?

其实他们的某些观点,我是认同的。这也让我产生了和作者相同的担忧,我是不是也是一个疯子?甚至也可以说,我还不如一个疯子?因为他们脑袋里的那一套套理论,其中也不乏精辟之谈。

书里有一个瞒着家人躲起来闭关静修的人。家人以为他失踪,于是报了警。警察找到他时,他正一丝不挂的坐在房子里。他打算一周到两周再出去上班,继续过正常人的生活。不过他有个习惯,就是结束静修前,他会认认真真的享用一个苹果。吃苹果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动作,作者描述得极其细腻,他在告诉我们,这才是苹果真正的味道。只不过平常,我们铺张浪费,穷奢极欲,对于生活最本真的味道,我们麻木的味蕾早已品味不出。这种看似不正常的暂时逃离,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触摸生活体验生活。这种人完全没有精神病,只是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我们不同。就因为这种另类,正常人会疏远他们,视他们为异己。

人是一种同时拥有社会属性和动物属性的物种,普通人为了保留社会属性,通常会抱团取暖。因为这样看起来更安全,能被群体接纳和保护。有些人看似正常,实际只是隐藏起来的“疯子”,为的是能继续混迹于普通人群。正如书中第一篇角色问题。他是一个妄想症患者,但是他可以计划好何时正大光明的离开精神病院。他能在正常人与精神病患者间任意切换,做腻了正常人他可以随时“发疯”,发够了他又可以回归到正常人群体。他自己可以完全掌控角色转换。他到底算一个正常人还是病人?还是一个正常人的一体两面?

还有一个危险分子,他擅长从思想上给人洗脑,灌输给你他与众不同的世界观。不过,这个世界观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妥,反而新鲜独特。他教作者玩角度游戏,用一个小DV放在帽子上,或者车顶上,或者保险杠上,从不同角度拍摄一天的生活,你会发现很多新东西,你会觉得你原来并不认识这个世界。

对于这一点,我是完全赞同的。我们习惯了用平常的眼光看待事物,因为我们的眼睛总是处于一个固定的地方,我们的思维也逐渐随着视觉而固化,形成一个固定的套路,仿佛这个世界永远是一个模样。但这个世界真的仅仅只是我们眼里看到的那样吗?你有没有想过一只狗眼里的世界,一只蝴蝶眼里的世界,一个疯子眼里的世界?这个世界太大了,大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和思维。对于我们这些正常人来说,我们看到的世界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又有什么权利去否定别人眼中的世界?

有人说作者有人格分裂的症状,说他笔下几十名精神病患者全是虚构的。这一点,我不敢苟同。作者例举了这么多病例,不是他分裂成了这么多分身,而是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与期待,质疑与追求。他是通过那些病人的口中说出自己的困惑。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到底用一种什么样的颠补不破的真理来诠释?宗教?哲学?科学?似乎没有一种学问,能够完全合理的解释这一切。

我们人类一直在探索未知的世界,大到天体宇宙,小到细胞粒子,认知的范围在一点点扩展,却始终到达不了终点。于是就出现了书中这一群特殊的人类。他们用他们独特的眼光看待世界。虽然有的逻辑混乱,黑白颠倒,钻进了死胡同,无法自拔,可是也有人提供了一些特别的视角。就像书里所说的,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换个角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