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做精力分配吗?

在这个社交时代,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很容易被各种社交软件,游戏娱乐等诱导而耗尽,许多时候时间和精力会被不自觉的消耗掉,这个现象已从不同程度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这在《控制力》、《深度工作》都提供了许多应对这一现象的方法。保持高效的工作方法我专程进行过整理,接下来我从心力的角度来谈谈看法。


当我们注意到一件事情,对它进行分析、判断,乃至于记忆的时候,都需要花费心力,这也叫认知能量。通俗的理解就是“心力”。

人的心力是有限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节省心力,心理学家创造了一个词叫 “ 认知吝啬 ” ,就用来描述这种节省。

比如我们坐在汽车里旅行,很多时候虽然眼睛看着窗外,但任凭景色随着车的移动向后飘去,我们却“视而不见”,我们不去注意这些景色,仿佛它们并不存在。这就是“认知吝啬”,或者叫“节省认知能量”。

我们读书的时候,一道题该怎么做,开始的时候每个人肯定都要想一想,但是,有的人思考的时间长点,有的人思考的时间短点,想不出来就会放弃,转身去问同桌。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认知能量的节省。

如果把每个人的认知能量,或者说心力,比喻成一块电池。那这块电池的基本容量就要因人而异。而受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让你坐得住板凳。也就是说,会从两个方面锻炼你的心力:就是要把你的电池容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大。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习怎么样去使用它,让它的使用效率变得更高。

当一块电池充满了电,我们该怎么更有效地使用电量,更有效地分配电量,其实是一门学问。

人也是一样,当你对所有的外部信息都不加区分地给予关注的时候,就会像电池一样很快把电耗光,也就是我们说的没精神了。所以,集中精力处理最重要的信息,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涉入够深是必要的,你要学会作这样的选择。

很小的时候,老师和家长都教育我们,应该养成好的习惯,要有好的态度,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件事。但是,我们并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去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很多时候,我们都更依赖直觉、“拍脑袋”。在很多事情上,我们都奉行 “差不多就好”的原则,为什么呢?说到底,就是我们会本能地节省心力。

但聪明人只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不放弃、不轻率,反复权衡,不怕浪费心力,而在那些小事情上,并不是太计较,这其实就是我们本能地在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较。

在明白心力其实是一块容量有限的电池,那提高这块“电池”的容量和有效的分配电量就是我们这一生中要不断练习和成长的一项重要技能。

你有遇到过哪些这样的例子?你都是怎么解决的?欢迎留言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会做精力分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