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强书生——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

人称“词中之龙”。在宋词界,唯有苏轼和李清照,能和他比肩。

但鲜为人知的是,辛弃疾写词,那只是小技能。他真正的厉害之处,在于打仗。


何以见得?

首先,辛弃疾是一位,战场上纵横无敌的猛将。

21岁,他在山东起义抗金,曾经,仅带了50个人,就去突袭5万大军,在万军包围之下,生擒敌方主将,最后全身而退。

这比小说《三国演义》还魔幻。


更了不得的是,他的治军才能,

辛弃疾曾在湖南,只花了几个月时间,建立了一支飞虎军。

军成,则名冠江东诸军之上,此后飞虎军奋力抗金八十年余年,堪称一国之柱石!

这绝对吊打香港飞虎队,还得收他们版权费。


在战略方面,辛弃疾一针见血地指出,宋金之间的胜负之势——

金朝地广人稀、内部纷乱,上层贵族互相残杀,军队四分五裂,难以协同作战。

而宋朝只要勤修战备,静待战机,一战可定之。


辛弃疾更是首创跨海登陆战术,提出:军出四路佯攻,然后遣精兵一支,跨海突袭山东。山东为金国之首,山东破,则金国覆手可灭。

辛弃疾,绝对有改写南宋历史的能力!

一、年少万兜鍪

辛弃疾的出生,其实并不光彩。辛家本来世居山东济南,是一个中小官宦家族。

但到了他爷爷辛赞的时候,靖康之变发生,北宋灭亡。济南骤然沦陷于金人之手。

辛赞为了保存家族,不得不在金朝为官。虽然他从未忘过,南归故国之志,

但是,这还是成为了,伴随他孙子辛弃疾一生的“污点”。


1161年,立志“南向报国”的辛弃疾,散尽爷爷留下的家财遗产,聚集了一支两千多人的义军,在山东起兵抗金。

辛弃疾时年21岁。

此时,正值金主完颜亮,提兵六十万南下攻宋,金国后方空虚。完颜亮的弟弟完颜雍,在后方叛乱篡位,金国动荡不已。

而饱受金人压榨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大批农民起义军涌现。

在这其中,辛弃疾这样的官宦子弟,就实属异类了。

当辛弃疾这个书生,去投靠山东最大的一支义军之时。义军首领耿京,还不太看得起他这个书生。就随便安排了一个职位—掌书记。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耿京对辛弃疾刮目相看。

为了壮大义军,辛弃疾向耿京推荐了自己的朋友义端。

结果这个义端,到了大营之后,就偷了耿京的大印,然后连夜逃窜,准备投靠金人。

辛弃疾接下来的表现,根本就不是一个书生能干出来。

辛弃疾向耿京许下三日之期,便提剑上马,单骑追贼而去。足足追了一天一夜,最后亲手砍下义端的头颅。

拿印提头,策马而归。

当辛弃疾回到大营之后,所有人都傻眼了。

这还是我们印象中那个书生吗?

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更猛的还在后面,

辛弃疾被耿京委任,南下联络宋朝。然而,等到辛弃疾从宋朝返回之时,却发现大哥耿京已经被叛徒杀害,叛将张安国、邵进已经携军投金。

辛弃疾大怒:大哥被杀,叫我如何向兄弟们交代!

别人纷纷劝告辛弃疾,不如回归宋朝,以后有机会再为大哥报仇。但是,辛弃疾根本不理劝告,带着五十多个人,径往金军大营而去。

别人都以为辛弃疾是去送死。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辛弃疾一行人,趁着夜色,伪装成新投降的义军,混入大营。而此时叛将张安国和邵进,正在营中与金将饮酒。辛弃疾忽然闯入,竟然在猝不及防之下,将两个叛将全部生擒活捉。金将赶紧调集大军围堵,然而,辛弃疾等人悍勇异常,所触皆溃,挡者皆死。

不少曾经义军的士兵,看到辛弃疾这个浑身浴血的“书生”,纷纷倒戈。结果,辛弃疾带着五十个人,越打越多。等到最后,终于冲出大营,辛弃疾回头一点人数,竟然多出了一万多人!

而且这些义军士兵,都对辛弃疾这个书生心服口服——见过猛地,没见过这么猛的,何况还是一个书生!

于是,士兵们都死心塌地,追随他南归大宋。辛弃疾这个剧本,就是YY小说也不敢这么写。

弃疾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然而,在这个看似莽撞的行为背后,其实是辛弃疾的,过人胆识和准确判断的表现。他绝对不是脑袋一热,提着刀就砍的浑人。


二、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这才是,辛弃疾的真实面目。

不信?你再往下看。


辛弃疾南归宋朝之后,

其实一直扮演了一个救火队员的角色。


☞1172年,江淮重镇滁州,民生凋敝。

宋孝宗把辛弃疾派了过去。一年后,滁州大治,百废俱兴。

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1175年,江西湖南一带茶寇叛乱。

隆兴知府汪大猷,前去平乱,大败。江西兵马总管贾和仲,前去平乱,大败。宋孝宗派方师尹,前去平乱,托病不久。

宋孝宗,终于想起来辛弃疾,赶紧把他派了过去。

三个月后,茶寇平定。

夏四月,茶商赖文政起事于湖北,其后转入湖南江西,数败官军。六月十二日,稼轩出为江西提刑,节制诸军,进击茶商军。


☞1177年,辛弃疾任江西安抚使。

一年后,江西官场大清。


☞1179年,湘潭大地几为人间炼狱,民不聊生。

宋孝宗任命辛弃疾为湖南安抚使。两年后,湖南大治。

淳熙七年(1180)稼轩四十一岁。春,奏请以官米募工,浚治陂塘,因而赈给。出桩米赈粜永、邵、郴三州。整顿湖南乡社。夏,奏请于郴州宜章县、桂阳军临武县并置学。奏劾知桂阳军赵善珏,罢之。创置湖南飞虎军。变税酒法为榷酒法。


☞1180年,江西饥荒,饿殍遍地。

辛弃疾再任江西安抚使。面对大发灾难财的官员和商人,辛弃疾发布一道八字赈灾令:闭粜者配,强籴者斩。

于是,江西百姓得救。


☞1192年,任福建提刑后迁安抚使。

福建冤狱一扫而空,民生大治。


☞1206年,出任浙东安抚使。

除州县害农六事,浙东农事大兴。

嘉泰三年(1203)稼轩六十四岁。夏,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疏奏州县害农六事,愿诏内外台察劾。冬,奏请于绍兴府诸暨县增置县尉,省罢税官。是年,浙东“盐鬻为害”,稼轩“消弭”之力为多。


三、可怜白发生

●我曾经以为,辛弃疾是个厉害的词人,结果他是一个厉害的武将。

●我曾经以为,辛弃疾是个厉害的武将,结果他是一个厉害的文官。

●我曾经以为——辛弃疾这样的人中之杰,肯定会被重用。

结果,辛弃疾却因为自己的“归正人”身份,一直得不到朝廷真正的信任。

这就是我开始所说,那个影响了辛弃疾一生的“污点”。


辛弃疾南归宋朝四十余年,一共有二十多年,处于被闲置的状态。在剩下的二十年中,他一共被调任37次之多。

大宋最强书生——辛弃疾_第1张图片

而大宋朝廷,并不是不知道辛弃疾的才能。

他们其实是,深知辛弃疾的才能!

知道他无论军事平乱,还是文事治政,都可以轻松应付。但就是始终,不敢信任辛弃疾。他们一直把辛弃疾当做一个工具,需要的时候,就用他,不需要的时候就把他罢官。


但这些,对于辛弃疾来说都不重要!辛弃疾,只关心两件事——抗金和百姓。

大宋最强书生——辛弃疾_第2张图片

他曾多次上书皇帝,在《美芹十论》和《九议》中,详细的论述南宋抗金战略,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

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但却不合时宜,不合南宋偏安一隅的时宜!

临安、临安,南宋君臣,却把临安当成了永安。

不谋远虑,必有其忧!


辛弃疾最后一次出仕,是在1204年。

那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四岁。

大宋最强书生——辛弃疾_第3张图片

年轻的宋宁宗,励志北伐,召见辛弃疾垂询抗金之事。

辛弃疾本来以为,四十年的等待,终于等到了光明。

正月,召见,言盐法。并言金国必乱必亡,愿属元老大臣预为应变计。加宝谟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奉朝请。差知镇江府,赐金带。数年来,稼轩屡次遣谍至金,侦察其兵骑之数,屯戍之地,将帅之姓名,帑廪之位置等。并欲于沿边招募士丁以应敌。至镇江,先造红衲万领备用。

结果,宋宁宗轻信小人韩侂胄,主持北伐。

辛弃疾提出战略:

整军备战,秘而不宣。时机一到,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四路大军突出,金人定然大乱,调兵坚守边界。而这时再有一支奇兵,跨海袭击山东,则一战可亡金!

如依此计,则大宋复兴有望!

可惜,韩侂胄不能用之。宋军大战旗鼓的备战,早就被金人察觉。自以为,不宣而战的突袭,可以打金人个措手不及。结果却是兵败如山倒。南宋北伐,再次失败。

大宋最强书生——辛弃疾_第4张图片

而此前,辛弃疾已经再次被贬,没有机会参与到北伐战争中。

直到宋军大败,宋宁宗才发现,原来辛弃疾说的都是对的。

于是,皇帝连发三道诏令,不断地给辛弃疾升官进爵,希望挽留住这个要辞官回乡的老人。


辛弃疾一生都为了北伐抗金而准备,除了飞虎军之外,他还曾经训练过数支军队。可惜,到死他都没有机会,真正带领着军队,重回北伐战场。这是,最后的一次机会。

可是,他拒绝了。

哀莫大于心死。

这一生,太累了。

归去吧,归去吧。

这个坚强了一辈子的老人,终于被打倒了。

辞官回乡后的辛弃疾,

病倒。

大宋最强书生——辛弃疾_第5张图片

弥留之际,他回想起他小时候的一幕:

辛弃疾:“爷爷,我为什么叫弃疾啊?”

辛赞:“那是因为,汉朝的时候,有一位霍去病将军,他曾经北击匈奴,封狼居胥,换来了大汉百姓,数百年不受异族侵扰。爷爷希望你,可以像霍去病一样,驱逐虏寇,光复我大汉河山!”

·······爷爷,霍去病去了大汉之病,

可是,孙儿终究弃不了大宋之疾啊!

我恨呐!

杀贼!杀贼!


1207年,10月3日。

辛弃疾,亡。

这一天,对南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直到17年后,宋蒙联军攻破蔡州城,金国灭亡。

人们才想起来,62年前辛弃疾曾经预言过金国的灭亡。

辛弃疾32岁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

60年后金国的灭亡和蒙古的崛起。

仇虏六十年必亡,虏亡而中国之忧方大!

但他们当时,还不明白,

那个预言的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虏亡而中国之忧方大!


但仅一年后,第二句也应验了。

刚刚灭掉金国的蒙古大军,对南宋发起了全面进攻。

1279,厓山之战,

陆秀夫背着年仅8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而死,

南宋灭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THE END

关注古风诗词动漫《无聊诗社第二季》,了解更多关于辛弃疾的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宋最强书生——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