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衍纸时光》马丽、赵洁、吴雪婷
衍纸这种需要一边操作一边学习的手工类,特别不适合电子书阅读。书里展示的实物都很美,教程应该算是比较详细的吧,想做的人可以考虑买材料+实体书对着动手看看。适合手比较巧的姑娘。
179.《超好用的宫殿记忆法(从入门到精通)》石伟华
最早听到记忆宫殿这种方法还是在港剧里,觉得好奇就想找教程看。很长的一本书,通过讲述故事的方法混杂着红字的心理学和记忆理论的普及,这种方法还是不错的,但是感觉就更难代入,只看完而不是所有的都练习都看了挺久。
惊觉上次群里某大仙儿教我们的桑塔伯格提纲法的背诵就是用的人体桩,的确是让人记忆深刻不容易忘却。有时候突然来了灵感也试着用这样的方法去背背快递单号和停车场的号码,都能记得比较牢。还是想以后有机会去试试数字桩等。
180.《我在故宫修文物》 萧寒(推荐)
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师承制和修旧如旧的工匠精神。耐住性子,用一辈子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择一业,终一生。
这本书采用的一个个老师傅的采访实录,像是一个个老师傅坐在小院里跟你拉家常一样,读着舒服、自在。做了那么多了不起的事,他们说起来像平常事一样,身心的平静和境界和历史一样悠长厚实。
181.《化妆品好坏知多少》张丽卿(推荐)
第一次看这一类的书籍,感觉这本书身为门外汉的科普超级好啊,有很多内容都是之前完全不知道的。现在习惯性买护肤品之前会查查成分之类,尽量避免走弯路吧。
182.《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冀连梅(推荐)
第一次知道药师这个职业原来还有我们不了解的任务。很推荐各位看看这本书,关于用药的很多知识是第一次见,受益匪浅。
183.《高敏感是种天赋》[丹麦]伊尔斯·桑德
按照后面的量表做了下,发现如果量表的信度可以的话,我果然妥妥是高敏感族了。
一言以蔽之,高敏感族在具有各种优点的同时,也有着“充电一小时,通话五分钟”的困扰,这的确在生活中给了我很多不期而至的小麻烦。全书写得比较浅显,大意就是肯定自己的独特,坦然地接纳自己的小天赋和小脆弱,坦然承认自己做得够好,并且坦然地向周边人群承认自己的特点,而不是拼命让自己更合群就硬撑吧。
184.《手帐入坑指南》 飞乐鸟工作室
坐在西西弗书店读完了整本书,感觉很多素材都很实用。排版和贴纸带里有很多小技巧可以去仿照。身为一个闭门造车的手帐小白,可以说是很实用了。
185.《爱心与教育》李镇西(推荐)
一本兼有个案和理论的专业书籍,提出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给出了扎实的案例佐证了爱心在扶持学困生、培养学优生和德育之中的重要性,也强调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看个案的时候感觉心里暖暖的,教无定法,贵在有爱心。自己要学的、要做的、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不能停滞不前啊!
186.《手绘喜马拉雅植物》 [英]约瑟夫·胡克
很全面的一本书,内有详细整株介绍、插图和叶、果等部件的图片。但是我就是拿来当植物的绘本看的……所以除了“好漂亮”“好逼真”以外也没什么其他的感受。
187.《朗读手册》 [美]吉姆·崔利斯(推荐)
身为一个特别重视班级读书文化的老师,感觉看了这个很受教益啊!倒未必是很多不懂的内容,很多重点我自己也靠野路子摸索出来了,但是这本书给我提供了足够多的案例和数据来说服家长们支持孩子看课外书,这点特别重要。看书的时候做了很多的书摘,定期分享给家长,反响挺好!课堂上的每日讲故事我也会坚持下去的!
188.《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美]兰道尔·门罗
所有好奇心都值得被满足,再荒诞的问题都有一个科学答案。“比起冷知识和“十万个为什么”,这些以“如果”开头的问题实用性更弱,但也因为纯粹关乎好奇心而显得可爱。”好佩服提问人的脑洞和回答者知识的渊博啊~
189.《找到你的灵魂伴侣》[德] 尼娜·拉里什-海德尔
我们感觉自己被爱了,被深深理解了、被看到和接受了,由此会生出一种安全感,它远远超出了身体的安全感,同一种温暖和自由的感觉联系在一起。我们与我们自己越来越和谐,就像一朵花绽放出了新的花朵。
但是这本书写得有点玄乎,更多的应该指的是明确自己要找到爱,以及一种类似暗示的信念感,以及对伴侣的接纳。不算实用,虽然我也并不明白这样的书应该怎么样才能实用。
190.《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日]高桥政史
把一些理论试着用在记各种听课笔记和会议记录里,感觉很实用。但是总觉得看书有点浪费时间,这些实用的要点单独拎出来,应该也就一章的内容,剩下来的内容都不怎么重要。用积极一点的角度想,看完这本书大概也就算浪淘沙一类的整理练习了吧。
191.《带着我去化妆品柜台》[美]宝拉·培冈(推荐)
挺适合在对各种详细基础成分入了门以后阅读。如果对成分了解不多,建议还是先从张丽卿的《化妆品成分知多少》开始看。
前面各种成分的分析部分十分有用。中间对各个品牌的具体产品进行分析的部分也不错,就是太多了,看着重复的絮絮叨叨有点挑花眼,还是适合在对某款种草以后回翻进行参考和查询。
在看着宝拉对某些商品的昂贵和性价比不高进行碎碎念的时候,我居然会很开心,不知道这是因为避免了交智商税,还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呢~
192.《番茄工作法图解 : 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瑞典] Staffan Nöteberg(推荐)
最近感觉自己的工作效率比较低,很容易被外物和自己的内心打断,这大概是拖延的一种症状吧。打算改变这种拿加班刷努力的存在感做法,所以读完了这本书。跟《聪明人都用方格笔记本》一样,都是一句话延伸出一本书的典型。不过相对来说干活比较多,也有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支撑,读起来不累。读的过程中试着用了两天的番茄钟,感觉很不错。有点不适合教师这个40分钟一响铃的职业,不过也能间接提高效率。想改变自己,还是要自内而外地去考虑啊。
193.《最好的告别 : 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美] 阿图·葛文德
作者以一个医生的身份,特别冷静地记录了好几位老人的生活,心态,就医,以及提到的养老院及临终关怀。这注定是一本没法以积极心态来读完的书,哪怕在春日的阳光里依旧觉得遍地阴霾。衰老和死亡永远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事。
让我想到我大学时候很喜欢的那本《生命的肖像》。人生苦短,生命犹如蜉蝣朝生暮死,在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的情况下,我不想将所有期待都寄托于将来,更愿意去活在当下,把每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挥洒精彩。
194.《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 陈海贤
现在越来越不习惯用手机看书了,一直随便翻翻到一半,说到“匮乏与不安”这一章的内容时才看到渐入佳境,于是又沉下心翻回开头看了一遍。我们是不完美的个人,拥有不完美的性格,在不完美的家庭里长大,在不完美的环境里内心挣扎。想要用积极的心态去接纳自己,确定目标,感受幸福是很难的事情。然而我们要慢慢长大,与内心的自我和解,这样才会让我们更幸福
195.《装点<红楼梦>》 杨树云
来自“天下第一梳”的化装师杨树云老师的作品。全书文字不算多,各种现场照片和手绘插图多得目不暇接,这很好地弥补了作者文笔的不足,瑕不掩瑜。 书中有个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为了一个“罥烟眉”的造型,杨树云老师都会查阅大量的古籍资料,从《红楼梦图咏》、《晓雨即事》、《西京杂记》、到《杨太真外传》到《后汉书》、《庄子·天运》等,从古至今,穷究其源,这赫然是一种把细节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为了一部戏,能去查阅资料、研究心理,然后再用心去研究发型妆面服装首饰,这才是用心用足了呢。
196.《证据去哪儿了——法医解剖刀下的真相》王朕乂
算是一本法医科普书吧。关于鉴定身份的那一章我比较感兴趣,另外作者有些段子里还真夹了冷知识,但是全书中专业知识不算多,损伤剖析和中毒鉴定都相对比较浅显。适合看了开心,不适合涨知识用。
197.《好老师说服难缠家长的16堂课》[美]托德·威特克尔(推荐)
总觉得一本好好的关于家校沟通的书起这个名字有点哗众取宠了。从客观上说,这本书理论性的东西比较多,感觉有点名副其实,案例虽然少,但是都比较有启发性。最近已经试着在工作中开始试行“与家长积极沟通”的短信表扬模式,暂时看起来还不错。
“每个人都奉献一份力量,学校教育才能更加成功。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我们也永远都会关注学校的发展。所以,影响学校发展的许多因素是很重要的,我们必须设法去了解这些因素,并使他们有助于孩子们的发展。在这些可变因素中,极为重要的就是家长。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参与,毫无疑问是意义重大的。大量的研究表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参与程度越高,学生成绩越好。”
“优秀的教育者会定期与家长进行定期沟通,而且是以前瞻的方式进行,而不是把沟通想象成只有出现了问题才做的事情。他们明白如果沟通只是作为对某一个问题的反应或者回答来进行,是难于收到效果的。情况不妙时得沟通,一切顺利时也要沟通。所以他们既会报喜,也会报忧,家长自然对老师把孩子放在心上的举动表示认同。” 关于在学校里建立家长活动中心的这一段很神往,觉得这种家长义工有归属感并且能帮老师干活的感觉真好。
之前年轻,总是会忽视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很多事都自己默默做了。在现在这个班里,我感觉到更多的其实是产生了信任感的家长们带给我的震撼的支持力量。当我外出学习的时候,运动会赛场上帮忙维持纪律、给孩子们发零食发饮料的家委会成员们;节日主动号召孩子们一起去图书馆看书的家长们;手边图书不停上架的各家的私人书藏,甚至是班里时不时悄悄多出的雪白的抹布和百洁布、讲台上新换的粉笔盒……家长们越来越多地愿意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这也许也是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的体现吧。
198.《我是法医》吉驰
关于现代法医分工和工作的简单科普,以及对宋慈《洗冤录》的正误辨析。
199.《一碗清汤荞麦面》栗良平(推荐)
小时候经常做的阅读理解题现在也单独出书了。的确挺喜欢这个故事的,老板煮面每次都偷偷煮一份半,但是坚决不给三碗,怕挫伤别人自尊心的举动真是超级暖心。第二个故事里顾客至上的感觉也很棒,让我想到了日剧《料理仙姬》,不过也就春秋庵这种小店能做到吧,大一点的店想想操作难度就够呛,还是当美好的故事来看就好。
图片
200.《1987,我们的红楼梦》欧阳奋强
87版红楼梦背后的故事。很喜欢这种慢节奏。剧组全国内东奔西跑,找不到合适的演员绝不开机;入组演员不定角色,先学形体书法礼仪,先读书研讨,然后再开拍;用三年的时间去学习唱歌,这些慢节奏让我感觉心动。不谈文笔如何,大量的照片看得很过瘾,很多人物和背后的故事也是第一次听说。喜欢~
201.《当呼吸化为空气》[美] 保罗·卡拉尼什
最近好火的一本书。身为一个神经外科医生,在见证了太多的生与死以后,癌症猝不及防地找到了他。全书都用太冷静的语调来记录整个过程。
202.《小鸟睡在我身旁》黎戈(推荐)
每一个母亲,都想倾其所有,换取孩子的一个笑容。那一瞬间,所有碌碌的奔走、辛苦、委屈,生命的一切苦味,都会被那笑脸熨平。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没有见过的人不会明了。
203.《断舍离》[日]山下英子(推荐)
赞同作者说的,家里的物品影响“运”的观点,这其实就是整理和舍弃的过程在逐渐改变自己的观念,让自己的人生也能做到断舍离吧。总结一下书里的观点就是扔掉不用的东西,把不舒适、不喜欢的东西换成舒适、喜欢的东西,在过程中观察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整理过程中,每个地方东西只能放满五成实用的,一两成装饰性内容,突出重点,过精简的生活。
204.《丰田一页纸极简思考法》[日]浅田卓
这本书大概就属于可以被断舍离掉的那一类。1.以向别人解释说明为前提进行思维整理。2.明确整理目的。3.行动优先。
205.《我的作文教学六讲》 管建刚(推荐)
管建刚讲座的梳理文集。感觉算是一本比较实用的书,一开始的好句子好句子的界定让我有点难以信服,但是后面的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敏感力,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动力,有成套可以去尝试的系统,让我觉得很佩服。尤其是第六讲,这是一个十分完备的激励学生作文的机制。
有些小妙招,例如发各种“优惠券”、送书、编班报之类,我班也在施行,但是在实行过程中也同样遇到了自己贴补学生的资金过多,还有不方便向学生明言应激励学困生优先发报等理论,所以没法推广到全班。管老师这样通过积分+现金折换奖品制度,和班报分ABC不同等级版面等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这本书可以安利大家买纸书了,值得阅读和收藏。
206.《我在美国教书》 方帆
身为一个赴美任教三十年的中国老师,方帆通过“遭遇美国学生”、“遭遇美国教师”、“遭遇美国式教育”和“中美教育的对话”四个方面,记录了课堂上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展现了形形色色的美国教师和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在记叙中穿插了大量有趣的细节,又在故事中理性地分析了美国教育的可取之处与中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异同。
我对这本书的定位是“展示”而且“传授”,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更喜欢去为了里面的小故事而开心,也愿意去发现中美教育的不同。
同样的,也正是因为这本书并非旨在教学,所以对很多美国式教学的亮点和有效性措施也没有具体去写。适合希望了解美国基础教育现状的老师和家长阅读。
207.《谣言粉碎机:餐桌上的明白人》果壳
谣言粉碎机系列。看这种有观点有论据的东西感觉就是好。虽然里面很多证明内容其实看不懂,所以看得特别慢。
208.《爆款文案 : 把文案变成“印钞机”》关健明(推荐)
第一次看这一类书,觉得还挺有意思的。换个方法,抓住潜在客户的心理,让人刷微信和淘宝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想下单。主要是看来防被软文套路的,感觉大量的案例让人看着觉得相当有意思。最扯的是我居然看着一本广告合集还被种草了里面某款宝贝……
209.《麦肯锡精英的48个工作习惯 : 像麦肯锡人一样思考和工作》[日]户塚隆将
近年来写麦肯锡的书比较多。这本中让我记住的就是守时、注意细节,以及跟领导商讨工作的模式,还有和外界工作的及时反馈。至于空-雨-伞模式还有方格笔记本等我都已经走《聪明人都用方格笔记本》里看到过了,所以没什么感触。干货不多,说到底还是靠自律,抓准方向然后坚定地去做。
300.迟毓凯《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
这本书引用了一些心理学的简单原理,在指导班主任工作时更加切实可信。不过单从心理学书籍的角度来说它显然是不算合格的,引用的都是一些比较经典的理论,没有亮点的新颖观点。但是从班主任工作角度来说,因为补充了大量案例所以有一定的实战性,比较接地气。比较认同作者的理念,并且觉得可以去尝试。
301.《饮食健身1:9》 [日]森拓郎
关于饮食减肥的书籍。每次看完这种书,我都会感慨,道理我都懂,然而……
有个特别想试试的创意就是,实在特别想吃某些蛋糕零食之类的时候,不如试试买贵三倍的东西吧。第一是因为贵三倍的零食可能食材方面会更优质一点,第二是因为既然那么贵了,吃的次数就不会比现在多。突然想到我妈以前夏天总是宁愿批发贼贵的雪糕回来,也坚决不批发冰棍,以此来控制我吃冷饮的次数,好像是一个道理。
302.《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美] 劳伦·斯莱特
这个简直是十大恐怖心理学合集……
身为心理学的半个受益者,我当然能理解实验心理学对于后世的贡献,不过看到这些残忍的实验依旧会觉得惊悚。感触最深的大概就是斯金纳的操作性强化,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拉洛的恒河猴,达利拉丹的助人行为五阶段了。其实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我很感兴趣,但是这章和其他几章一样都有点语焉不详。以及,作者时不时放飞自我的抒情和相关散文插在里面真的是令人出戏的败笔。
303.《健身减重大揭秘》 米尔萨德·哈里奇
这本书更新了我不少理念,至于能不能做到就不知道了。每章都不长,言简意赅,适合碎片时间翻阅。最大的问题就是仅凭作者健身教练的阅历来介绍,缺乏理论、数据等支撑。我个人还是更愿意看到有数据有图表有原理的书,这样更能说服我。
304.《早起的奇迹》 [美]哈尔·埃尔罗德
如果能每天早起半小时,做自我提高的事,长此以往改变人生也许不是难事。这种打卡和自我暗示也许对我有用,也许没有。书里干货少,例子多,所以不大确定可操作性。试了几天,觉得效果不是很大,不知道是天太冷,还是因为书里的理论战胜不了“我是个夜型人”的思想。
305.《原来如此的对谈》 [日]河合隼雄
对话体的一大问题就是很难进入情境。对于一个充电两小时,社交五分钟的人来说,看到满篇的对话只想赶紧翻过去…
306.《你的灯亮着吗? : 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 [美]高斯、温伯格
号称教人发现问题真正所在的书。可是除了大楼电梯那个例子让我觉得很有感触以外,后面的例子和启示都让我觉得一脸懵,这是翻译的问题吗……
307.《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舒明月
带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到了很多文章。前半本特别好,后面不知道是因为太过重复,还是举的例子不对我的胃口,草草翻过。感觉如果能多一点中国文学的例子佐证会更好。
308.《作文九问(基础篇)》 蒋军晶(推荐)
小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对应的解法,比如怎么写长,怎么写动作、对话、心理活动等。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
309.《作文九问(实战篇)》蒋军晶(推荐)
已加入作文共读书单。教师看了理论,在日常可以结合课文去给孩子分析写作方法。基础篇重内容,实战篇重技巧,都是好书。
310.《荒诞医学史》莉迪亚•康、内特•彼得森(推荐)
这本真实的医学史荒诞到,冷笑话都不敢这么编。比如养生的砒霜大餐、治病先放血、全民内服外用放射性物质、截肢手术死亡率300%等。科技和医学永远都是在不断进步的。看到很多神奇的治疗方法和药方的时候,简直要笑死了。最可怕的是,大概很多年以后,我们这个时代也会被吐槽——“当年这么弱?怎么可能这些病都治不了。”
还有个意外发现,《爱丽丝梦游奇境》里,疯帽子之所以疯,应该是制帽接触皮子多了,水银中毒了吧?
311.《图说区块链》徐明星、田颖、李霁月
很怀念自己高中智力巅峰的时代,现而今我已经快要连这种图解都看不懂了。区块链的解释这一块,做得比百度百科好多了,至少能让我懂了这大概是个什么。但是后面的算法、应用写得比较枯燥无味,连配图都没有办法吸引我的兴趣,勉强看完。
312. 《瞧!这样的语文有意思》蒋军晶
语文教师中的技术派。大量的课堂观摩和理论阅读给了蒋军晶勇气,里面不少例子和观点让我很受启发。知道自己在做对的事情,这一点让我很受鼓励。
313.《巨婴国》 武志红
武志红的写作风格我一直有点不喜欢,不知道是不是个人偏见。这本书里,关于共生、自恋、控制欲和自恋感这些解释,有的还是有点道理的,关于“巨婴”的理论不是很认同。但是凡事都硬往上面靠,会让人觉得有点索然无味。不知道所谓的普遍性是不是事实,但是“中国性”“国民性”这样的阐述劣根性的词汇看多了,会让我很是有点不舒服。
314.《不完美,很幸福:一个幸福主义者的育儿手记》张春杰
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育儿日记。全文都是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小事,加上沟通方法和文末的感悟三部分组成的。如同她在文末所说,这些都是育儿过程中太浅显的小事和道理,但是未必每一个都知道。所以适合完全新手的家长,或者跟孩子沟通不畅的家长去阅读。
315.《这才是数学》[英] 乔·博勒
原本我是指望这本书能带我去什么有趣的数学王国,或者有什么颠覆性的教学建议,可惜并没有什么被触动的地方。还是交给数学老师去研究吧。
316.《超级时间整理术 : 每天多出一小时》[英] 迈克尔·赫佩尔
我发现这种书籍的悖论了。如果是讲重要性的,我会嫌弃它光讲“道”,没法下手;如果是讲具体方法了,我会觉得这本书都是零碎的“术”,想到不到可操作性。所以本身就不好写吧?看完以后,并没有太大的感想,所谓道理都懂,但是不想做。
317.《云彩收集者手册》[英] 加文·普雷特-平尼(推荐)
书里的图超级好看。看完以后,再对着天空去找,还是有点半懂不懂。这样的知识说起来没什么意义,也不容易学,但是很有趣。大概以后天气晴好的日子,看到云,会对着书翻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