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I 如何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由赞我(zaneds.com)独家冠名】


Things are neither good nor bad, but thinking makes it so。
事情本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你怎么想。

—— Shakespeare莎士比亚


《放牛班的春天》I 如何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_第1张图片

《放牛班的春天》,很有名的一部影片, 说的是辅读学校的问题儿童们在新来的学监马修的指引下,爱上了音乐,爱上了合唱,其中的一个小捣蛋更是因为这位老师的影响,展现出了自己的音乐天赋。

我更喜欢它原来的法文片名《Les Choristes》——《唱诗班男孩》,一来和剧情相应,二来让我想起《庄子》齐物论的一段描述: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綦说:吹奏乐器的方式,千变万化。每个孔穴自身条件状态不同,发出的声音也就各种各样了。风本身没有声音,声音来自于万千孔穴自己。那么能使这些孔穴随其形貌而自取其声的动力又是什么呢?

我说: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天性,家庭背景也各不相同,如果要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背后的源动力又会是什么呢?

动力来自于现代教育?来自于学校吗?
君不见现在国内所谓的“体制内”学校,说是减负,但校外补课进行依旧的热火朝天。也许这也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动力之一,但在这番好意的推波助澜之外,学校正无意中做着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暗示学生、甚至家长如何给自己、别人贴标签。显然学习成绩好、比赛总能名列前茅的学生更符合社会大众的期望、社会教育制度的规则,而那些垫底的童鞋自然而然被老师无视,当然如果调皮捣蛋厉害一点,说不定就会像影片里一样,正巧碰上一位愁云惨雾的校长,脸上满是刻板乏味的线条,用谩骂甚至体罚来与这些同样需要关注的学生沟通交流。

试想一下,如果老师、家长不再受到历来的学校评分体系的限制、束缚,换一种视角来看待眼前的孩子们,将会是如何天翻地覆的一番景象?就像影片中的放牛班,面对几个稚气未脱的“问题”孩子,一连串的恶作剧,这位新来的秃顶老师决定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他重新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决定用美妙的音乐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不期然间收获了孩子们天籁般的嗓音,甚至获得的孩子们的信赖、尊重,而孩子们的“问题”也消无声息的消失了。

美妙的音乐就是最自然的交流,难得的共鸣,让歌唱中的孩子眼神恢复了清澈干净,师生对立的视角不见了,大家都在充满欢乐的五线谱上学会了理解、宽容和爱。

男孩眼波流动的感恩,马修离职时窗口飘飞的载满孩子幼稚字体和深沉思念的纸飞机,一张张象被时间氧化变黄的旧照片。他们是应该相互感谢的,孩子们帮助马修迎来了“自己的创作春天”,让他得到了工作上的成就感;孩子们也感激这样一位伯乐,让自己唱出了美丽的歌声,发现比歌声更动人的崭新的自己。最重要的,他们开始试着理解他人。

若是马修换做画家、球手,或者其他什么职位,我想孩子们肯定也会学的很棒!
爱与理解,才是最根本的语言,渐渐成就了依靠信赖,世界也就此充满和谐生机。

从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用心的,在我看着你的眼睛的时候,我知道你是真心为我着想的,所以我才愿意选择相信。

好的电影就是这样,好似给心灵做了一个spa, 让人从里到外满满清澈通透的感觉。

你可能感兴趣的:(《放牛班的春天》I 如何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