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牵手医疗,有看头还是噱头?

人工智能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的应用结合为人类发展事业添砖加瓦,而作为一项新兴产业的智能医疗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专业人士的看重,认为人工智能将会给医疗事业带来颠覆性的发展。人工智能+医疗未来有哪些可能和不可能,当前情况又是怎样呢?

医疗机器人前景不错还是有看头

医疗机器人是服务机器人的一种,大致可以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诊断机器人。根据研究机构GCiS在2016年的一份报道,今年中国医疗机器人市场价值是7.91亿元人民币,较之去年增长34.4%,而到2021年,医疗机器人领域的价值预计至少会增长到22亿元。

人工智能牵手医疗,有看头还是噱头?_第1张图片

据了解,在2016年获得融资的医疗机器人公司仅有几家,包括获得华医资本(原光合资本)投资的一家研发胶囊机器人公司、推出新一代Remebot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推出全球首部实用化人工智能导盲机器人的达闼科技等等。

除了这些公司之外,在医疗机器人圈内,我国还有一些机器人公司在努力钻研。比如瞄准了康复机器人的金明精机、新松机器人等,钻研手术机器人的哈尔滨思哲睿、天津妙手机器人等等,以及专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尖叫科技、楚天科技等。

按照外媒的说法,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正在悄然崛起,然而,在玩家不多的情况下,我国医疗机器人的研究还有待发展。由此,虽然我国医疗机器人的前景十分之利好,但我国在医疗机器人的研制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或者说还在萌芽阶段。

未来被夸大  技术有看头

人工智能的确能够对医学发展带来颠覆性改变,但其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被媒体夸大了,而且其在医学领域内的运用还受到医学研究水平以及自身限制。

人工智能这项技术,其最大的能力在于整合已有的海量信息,并不能直接实现创造一个新的事物。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对人类面临的问题寻求精准化的解决方案。对于医学来说,也就是众多科技巨头提到的“精准医疗”。

具体如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将与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等共同开发运用人工智能的系统所渴望的那样:以癌症中心积累的患者基因组(所有遗传信息)以及血液检查、图像诊断等庞大信息为基础建立数据库,并与医学论文等的研究成果相对照,将人工智能运用在诊断以及治疗中。

这样的精准医疗也能在极大的程度上减少人为的干扰因素,来提高诊疗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也被运用到医学的研究上,其可以帮助医学研究者更加高效地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极其简单快捷的情况下进行数据整理以及建模分析。IBM和MIT以及哈佛大学发起的癌症基因组计划,他们则是主要是通过对数千个抗药肿瘤进行研究,并利用“沃森”强大的计算和机器学习能力帮助理解癌症如何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据相关调查统计结果,在我国医疗机器人的研制方向上,以康复机器人为主流,其次为智能设备,至于手术机器人,鉴于研发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危险系数较大等问题,玩家一直不多。并且,绝大多数的产品依旧还在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没能真正的走出实验室。

虽然大多数成果没能走出实验室,幸而,那些已经投入实际使用的医疗机器人还是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人工智能牵手医疗,有看头还是噱头?_第2张图片

手术机器人

在外科手术领域,手术机器人有着极大的优势,它们能比人类更为精确、稳定。说到手术机器人,就不得不提到美国IntuitiveSurgical公司研发的“达芬奇”机器人,目前,达芬奇在美国的医院市场渗透率已高达47%,然而,因为高昂的费用,达芬奇在我国的渗透率仅仅只有4.3%。

在另一方面,这些数据也显示了我国企业在手术机器人方面还有很多大的利益可寻。相比于国外的产品,本土机器人显然更为吃香,据了解,北航天智航已于2010年获得了骨科机器人产品注册许可证,并在北京积水潭医院、301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得到应用。此外,还有哈工大思哲睿的微创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天津大学的“妙手S”机器人等,这些都是国内相对较好的手术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

在国内,大多数的康复机器人还处于研发、检测阶段,仅有少部分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并大范围应用于临床。比如,首家应用于临床、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安阳神方的上肢康复机器人,以及进入医院被投入使用的璟和技创和广州一康公司的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等等。

此外,除了帮助患者恢复体能之外,一部分康复机器人则服务于残疾人士,主要体现为外骨骼机器人。在这方面,我国的典型代表是尖叫科技,其所研制的外骨骼机器人只有下肢部分,主要用于帮助行走障碍的人进行恢复。据介绍,其行走速度控制在正常步速的2/3左右,可以保持一定的自平衡,且久站不累,最大程度的为残疾人士提供便利。值得骄傲的是,在此前外媒曾评选的“全球机器人外骨骼前十强”榜单中,尖叫科技赫然在列,得到了认可。

诊断机器人

在诊断上,一部分企业试图建立远程医疗系统,一部分企业则在研究如何利用机器人缩短诊断过程,或是让诊断结果更为精确。

比如说华医资本(原光合资本)投资的那家研发胶囊机器人公司,其产品被称为真正的胶囊机器人,在人体内部,其能根据患者个体胃的形状一定范围内自行游走,大大缩减了诊断时间。

与此同时,在缩减诊断时间、让检查结果更为精确之外,胶囊机器人的成功也为将来的远程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国人口基数之大,以及加速的老龄化等因素,奠定了我国医疗市场之大,在此基础上,让医疗过程更为便捷有效的医疗机器人也有了可观的市场。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大多产品还处在实验或是测试阶段,所以我国的医疗机器人并没有太过出色。不过,正如外媒所讲,我国的医疗机器人正在悄然崛起中,相信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锤炼,它们的成果会让人满意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牵手医疗,有看头还是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