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固不喜”——有所想

以前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这样解读的——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感到欢喜或者悲伤”

那时候觉得挺有哲理,而且翻译的很不错,给人以“要有豁达胸襟”的想法。

如今,看到一句类似的,不说原文,就说它翻译的意思,让我觉得很“小气”。

“得固不喜,失亦不忧”——《菜根谭》

译言“得到了没有欢喜,失去了也不用悲伤”


越看越觉得怪。脑海中冒出曾经看过的一句话,“因为一直都太成功,所以我不知道还能得到什么更好的”。

我再观“得到了没有欢喜”。我是真觉得很怪,都没有感觉了,那“得到”究竟有什么意思?

倘若得到了某种东西,我认为是值得欢喜的。如果没有欢喜,那一定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想要的东西要如何“喜”呢?

也许,作者写“得固不喜”的本意并不如此,但译者所言,我认为不妥。就其“固、不”二字而言,译者没有将“固”翻译出来,我觉得词性应和“亦”相同,作连词,即“因此,所以”。

在说“不”前,首先我们要知道“没有”“不用”所分别代表的程度。(此为个人观点)

“没有”就是无,无即零。没有一点儿喜悲。

“不用”可以是有,但可以降低程度,即1-100自我调节。通俗点讲就是,你可以悲喜,但不用这么悲喜。

出家人看破红尘,才没有了欢喜没有了悲伤。《菜根谭》是为了鼓励读者出家吗?显然不是,它是让人修身的!

因此,我认为,“不”翻译成“不用”比翻译成“没有”更妥帖更恰当。

我认为整句应该如此:

“以人来支配万物,得到了因此不用欢喜,失去了也不用悲伤。因为无穷的世界到处都有用武之地(这一句我也觉得不妥,但学识浅薄,暂时不知道要如何翻译);由物来支配人,如不能满足便会怨恨,而物质优裕又往往沉湎其中,那么极细小的东西都会成为束缚的开端”

图片发自App

各位若有他想,可各抒己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得固不喜”——有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