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个月的第四期摄影培训班又临近尾声了,经历了100天摄影陪伴计划,顿时觉得一个月的时间真的是太短太短。
作为留级生,我又收获了什么呢?
001从“不难看”到“能看”,我看见了自己成长的足迹。
时间是公平的,你把它投入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产出。从第一期摄影培训班到100天摄影计划,再到第四期培训班,我与手机摄影做朋友已将近一年。但很明显,与我想要的“美”还有很大的距离。我觉得自己拍出来的照片,还在于“不难看”阶段。经过积累和第四期小白老师的实时点评,目前自认为已进化到“能看”阶段。
能实现这样的进步,关键还是在于多拍,多角度地拍。拍得多了,手感自然就来了。等到像小白老师那样,拍出数万张照片,那“手感”其实已经就是一种条件反射、或者本能了。无论是大脑还是肌肉,其实都是有记忆的,要把记忆固化成熟练的技能,就需要这样的刻意练习。
一次课程,播下的是种子,能否长成参天大树,关键还得继续保持一定的频度和强度。所以,培训班结束了,但真正的成长还在未来的每一天。
002从“混沌”到“顿悟”,我有了新的认知。
小白老师平时总是强调,要想清楚这张照片想表达什么,我之前不是很理解。直到某一天我从单位门前走过,发现了还在开花的树,又正值中午,食堂已飘来阵阵香味,还有清风拂在我的脸上。我突然发现了,为什么我们眼睛看到的,与照片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大脑对所有信息处理结果的呈现,包括视觉、味觉、触觉、情绪等多种因素,但照片呢,只是一个单纯的视觉二维信息,所以表现能力其实很单调。
好的照片,就是要尽可能地去还原大脑当时的丰富感、立体感、情境感,让人一看到照片,大脑就能调动起各种因素,从而实现信息的传达。比如看到桂花照片,就能闻到花香,甚至能听到爷爷奶奶的悠长呼唤。
这是很难达到的境界,但只要有心,也绝对不是不可到达的。
我想成为这样的摄影达人。
003从“线上”到“线下”,空间不再是距离。
第一期培训班摄影比赛,我有幸拿了个奖,可以到上海约拍一次。这么难得的机会,当然不能放过。所以上海已经列为我在北京之后的首选目的地了。
这次线下分享会,我当然去不成,但是,真的想去。我发现,网友与朋友的界线已越来越模糊,每天陪我最多的,就是这些不曾谋面的网友。当然,我也会担心,见面无语怎么办。可是看到大家的分享,自然得很,就像朋友唠嗑一样的。
我想这是深度链接的结果。在小白老师的摄影班,学员少,平时直接对话的机会很多,而共同的兴趣爱好又是最好的话题。摄影以外的话题也可以聊。所以,空间虽然很广泛,但长时间的陪伴,足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作为老学员,我看到有很多新学员拍出来很美的照片,深感汗颜。这也说明,很多事情,如果不去做不去尝试,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有多牛逼。而我就算天分不高,但多拍照,对于提升生活的审美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
想把日子过成诗吗?来找小白老师吧,让她带你走上极致践行的起点。
最后,附上我自己最喜欢的图。我发圈后有朋友特意打电话来问我近况,并在听说是我拍的照片后略有吃惊。我想,这足以证明我的成长已是大家肉眼可视的了。感谢小白老师带来的这一段美丽旅程。未来可期,让我们一起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