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负熵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此为《道德经》第6章,跳过了第5章。在第4章中,老子用"渊兮"一词来形容表示水位的落差,也泛指事物阴阳两极的分化。然而这个"渊兮",却会因熵增而最终成为"湛兮",现代人叫热寂。

谷神不死:这里老子用"谷"字来指代落差,指代阴阳对立的存在。谷,山谷,空谷。不死也就是永远存在。

所以老子认为虽然阴阳总是要转换中和,渊兮总是义无反顾地奔腾去向着湛兮,但阴阳两极相对却是永远存的。谷是不死的,所以老子用了个神字:谷神不死。

然后老子又用了:玄、牝、门。黑与雌,谷与渊,都是阴阳转换中和中的受者一方。黑暗接受光亮,空谷接受尘土万物。门可以理解为开始,理解为阴阳分化的种子。也是天地形成、天地运行的根本。

老子喜欢用阴阳转换受者一方来指代阴阴两极分化对立的存在,而不用峰,雄等主动一方,这与老子的思想理念有关,以后自会碰到。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与第4章"似或存"相呼应,进一步解释说明谷神不死。


阳极要输出致阴极,最后阴阴要中和,现代人叫热寂,但负熵还是无处不在,谷神不死。

负熵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消耗了更大量级的负熵。如果把眼界框定于老子的年代,太阳的存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负熵。所以老子眼里,负熵无处不在,谷神不死!

我当然知道太阳终有燃烧尽的一刻。但太阳系外还有更大的负熵,安知我们所理解的必然要热寂的世界外面就沒有更大的负熵存在?当然这有点无赖。

另外,我们现在理解负熵的产生,是因为有更大的负熵存在。要产生负熵,就必须要消耗更大的负熵,所以熵增和热寂才是总的、必然的趋势。

但是,现在已经存在的最源头的负熵最初是如何产生的?难道真沒有凭空自生的负熵?还是我们身在壶中无法自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5、负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