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14:《刻意练习》——你该抛弃一万小时理论了

书评14:《刻意练习》——你该抛弃一万小时理论了_第1张图片

天才这个词,自古以来都被人蒙上了一层神秘主义色彩。人们对古今往来的天才,或是投去崇拜的目光,或是致以真诚的赞许。但却很少有人真正研究过天才究竟是如何诞生,他们宁可将其与可望不可即的天赋划上等号。即使有人试图复原一名天才的成长历程,也多办只以其卓越成就为始,从生平历程碎片中截取人们喜闻乐见的部分,得出诸如灵感与汗水就能换得成就的老生常谈。但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


在如今这个心理学与脑神经科学急速发展的时代,有无数学者终于开始正视这个问题。当然,这一能勾起无数人遐想的命题自然也逃不出畅销书作家的目光,格拉德威尔在其《异类》一书中提出的“10000小时天才”理论,仿佛给普罗大众点起了一盏指路明灯。我们固有的确定性偏见,使我们对这种具有明确定义与方法的理论奉若真言。但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其新书《刻意练习》中,却认为所谓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其实只是一次有失严谨的误读。一万小时理论并不存在,真正有用的是“刻意练习”。

作为“专场特色科学”领域的专家级人物,艾利克森曾潜心数十年时间,研究那些在不同领域里做出突出表现的杰出人物。不仅包括国棋象棋大师,小提琴手,游泳运动员,记忆与拼字高手。以及如莫扎特、富兰克林等历史公认的天才人物。试图寻找出他们获得成功的规律,以及这些规律是否足够普遍,能否为普通人所复制。而他对于某音乐学院学生的一组调查数据,却被格拉德威尔作为事实依据,错误演绎出了一套一万小时理论。

一万小时理论之所以这么吸引人,是因为我们都认同“熟能生巧”的意义,但不真的了解该如何具体操作。一旦有人摆出鲜活诱人的例证,提出明确具体的观点,再以强大逻辑串联其间,人们就很容易也愿意去相信它。甚至它还能提供我们一些说服自己偷懒的借口:我一事无成并不是因为贪图享乐,只是因为还没等到一万小时……

而书中所列大量事实与研究报告,都否认了各行各业中存在10000小时这个所谓的成就界限。有的行业仅需几百小时便能有所长进,而有的行业用几个一万小时也不为过。同时那些成功与天赋挂靠紧密,诸如体操、田径等项目中,简单的延长练习时间对成功影响也较有限。练习成果不以时间为唯一依据,这个现象在你我生活中并不罕见,图书馆里多的是埋头苦读的人,而时隔三日你再问他,能答出书中核心概念寥寥无几。原因很简单,理解练习二字的表面含义很是容易,但理解“有效练习的本质是刻意”却并不轻松。


正如书中所言,各领域的杰出人物通常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长期记忆”能力都很发达。通常我们可以把工作记忆(你用来处理眼前信息,比如你瞥一眼桌上,就能记起上面放着什么。)比作内存,而长期记忆比作硬盘(你不能马上调用的信息,就像一排文件柜,你需要翻找一番才可能发现档案)。普通人思考问题,通常只是在只能存储4-7个片段的工作记忆里,那里的空间很是有限,与长期记忆连接的通道不仅狭窄还老是塞车。这种源头上的局限也就使得一个人针对问题,只能提出很有限的解决方法。而高手则可以将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无缝对接,他们的长期记忆中存储了大量更加优质的知识组块(心理表征),调用起来也更快速。一个人的长期记忆能力正是区分普通人和所谓天才的分水岭,而刻意练习的本质,就是锻炼增强长期记忆能力。

这都是拜人脑的适应性所赐。盲人可以利用手指来阅读文字,其实也正是用着大脑中以前掌管视觉的那部分,只是切换了功能。作者通过大量研究与实践发现,刻意练习可以重新连接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通过强化或弱化,甚至重新生长来增强我们的能力。而这种长期记忆能力,也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进行提升。这种方法甚至可以突破年龄,生理,教育水平等看似鸿沟一般的障碍的限制,将一个笨手笨脚的人培养为杰出人物。就如书中所例:一位年过三十从未打过高尔夫球的普通人,采用刻意练习的方法,最终成长为一名高尔夫球大师。这种刻意练习的核心便是有着适中的难度,可以及时获得反馈,每个阶段都有相应水准的导师,需要大量重复,同时在其间不断纠正错误。只有做到如上几点,你的练习才能将足够多的心理表征深深植入大脑皮层,以便随时调用。同时,锻炼长期记忆,还得学会将该领域的信息赋予意义,让大脑足够重视它,以便理解。将知识按照一定结构存储,重复练习以增加脑神经通路,都是培养长期记忆的要素。


其实,所谓天才,正是擅长并懂得利用大脑适应能力的一群人。他们或是有意,或是无心,都恰好采用了正确的练习方法,耐住了困苦,持之以恒,最终得以崭露头角。这种方式古已有之,但其原理直到如今脑科学发展迅猛才得以展露。而《刻意练习》一书,也因此能够为我们指出一条有效的学习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评14:《刻意练习》——你该抛弃一万小时理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