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ExecutorService(1),Future&FutureTask

About ExecutorService(1),Future&FutureTask

About ExecutorService(2),自定义线程池

About ExecutorService(3),我所认识的AsyncTask

About ExecutorService(4),AsyncTask番外篇

每当你在感叹,如果有这样一个东西就好了的时候,请注意,其实这是你的机会。

上一份工作告一段落,本想给自己放个假,放松一下一直处于疲惫的身心,无奈,打球伤了脚趾,不仅旅游的计划泡汤了,连袜子都不能长时间穿,那就索性坐在电脑前,写写博客,总结一下上一份工作的同时,也为下一份工作,打个基础。
Android之路中,异步交互可以算是一个常见的不能在常见的技术手段,说到异步大家一定首先想起,AsyncTask,(以下简称“AT”)自定义网络加载,更新UI等等,很多事情我们都在AT中进行。今天我不是来带大家翻源码的,希望能从我的知识出发,以自己的思路为切入点,向大家介绍AT是如何工作的,AT中用到了哪些模式,为什么Google工程师要这样设计AT并提供给开发者使用。
在AT中的构造方法中用到了一个Future模式,确切的是说用到了FutureTask,FutureTask可以说是Future和Callback的结合体,说白了FutureTask的存在就是为了弥补Thread的不足,因为当开启一个线程时,开发者不知道什么时候执行完毕,而FutureTask不仅解决了该问题而且还能返回线程执行完毕后的结果,我们先来介绍一下FutureTask的“前身”Future模式。

About ExecutorService(1),Future&FutureTask_第1张图片
传统串行程序调用流程

分析可以得出,客户端发出call请求,这个需求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返回,客户端一直等待,直到数据返回,再进行其他任务的处理,而使用future模式则可以替代原来的实现方式

About ExecutorService(1),Future&FutureTask_第2张图片
Future模式流程图

这只是一个广义的Future模式图,可以看出虽然call同样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处理一段程序,但是,服务程序不需要处理完成便可立即返回客户端“伪”数据,当客户端拿到这个数据后并不着急去处理而是进行其他业务逻辑,充分利用了等待时间,而!!!这就是Future模式的核心所在。在完成其他业务逻辑的处理后,最后再使用返回比较慢的Future数据,这样在整个调用过程中,就不存在不必要的等待,充分利用了所有的时间片段,从而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是不是对FutureTask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异步。
这里给大家写一个FutureTask的小例子,大概的总结一下用法:
首先实现Callable接口。
使用Android studio的童鞋请导入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allable这个包。

 public class RealData implements Callable {

    public RealData()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call() throws Exception {

        //这里是真实的业务逻辑,耗时很长
        StringBuffer stringBuffer = new StringBuffer();
        for (int i = 0; i < 10; i++) {

            stringBuffer.append(i);
            //模拟一段耗时操作
            SystemClock.sleep(1 * 1000);
        }

        return stringBuffer.toString();
    }
}

直接通过RealData构造FutureTask,将其作为单独的线程运行。在提交请求后,可执行其他业务逻辑,最后,通过futureTask.get(),方法,得到

public void doMyWork(String 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构造FutureTask
    FutureTask futureTask = new FutureTask(new RealData())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done() {

            //FutureTask执行完的回调
            doSomething();
        }
    };
    //自定义ExecutorService,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总结。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
    //在这里执行RealData的call内容
    executor.submit(futureTask);
    try {
        /*** 模拟一段耗时操作  **/
        Thread.sleep(4 * 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阻塞,一直等到RealData的call方法执行完毕,并返回泛型结果。
    this.doMyWork(futureTask.get());
}

private void doSomething() {

    /*执行回调结果*/
}

经过这个例子,是不是对Future模式有个更进一步的了解呢,当然了,如果要理解其精髓所在还要多看源码,多写代码。

最后做一下总结,Future模式的核心在于去除了主线程的等待时间,这些时间在Android UI线程中可谓是奢侈品,它使得原本需要等待的时间段可以用于处理其他业务逻辑,从而充分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处理其他操作。

片尾Tip:

/**
 * Created by Joker on 2015/3/7.
 */
 public class Static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Singleton() {
     /*单例对象被创建*/
 }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
     private static Static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tatic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tatic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
}

在这个单例中,使用了内部类来维护单例对象,当StaticSingleton被加载时,其内部类并不会被初始化,只有当getInstance( )方法被调用时,才会加载SingletonHolder,从而初始化

instance,同时,由于实例建立是在类加载时完成,故天生对多线程友好,getInstance( )也不需要使用关键字,所以这个单例既做到了延迟加载,又做到了不使用关键字,避免了效率的降低。

你可能感兴趣的:(About ExecutorService(1),Future&FutureTa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