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694,尽心章13-41-1》

《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694,尽心章13-41-1》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彀,音够,gou4,张满弓。率,音律,lv4。彀率,张满弓的标准。

公孙丑苦于入道难,就问孟子说,既然道是要传下去的,是不是应该让学的人容易入门一点呢?您所传的道以及传道的方法,峻极而不可逾,纯粹而无可议,很高很好啊,但是,学生不是不想努力求之,却苦于其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无处下手,没有进阶之梯,就像登天一样,似乎不可能达到;所以,您何不搞搞"教学改革",另行易行之法,使高深玄妙的道理,稍有持循之方,变得有希望达到而使人每天不懈地追求呢?

孟子说,道本身有其一定之体,所以,传授也有其一定之法。本体和结构决定方法,不是方法决定本体和结构。

这一点,学习西方哲学时特别明显。比如黑格尔的形而上学只能用逻辑方法,决不可用现象方法,黑格尔本人虽然使用知性的述事结构写作,但不得不反复强调注解以期破除障碍。虽然如此,就其文本而言,仍然受到诸多误解。这一点,黑格尔料到没有呢?当然料到了。妥协没有呢?丝毫没有。他的写作原则是:只写给看得懂的人。

尼采的文本比之黑格尔血性多了,因为浅了一个层次,可又何尝不是受尽曲解呢?甚至当初极其欣赏他的导师也觉得不能接受,一时之间,尼采不容于当世。他有没有妥协呢?丝毫没有。他说:"我的书是写给两百年以后的人写的。"果然,他以现代哲学的开创者身份,被后世奉为圭臬。

思想,有其相应的表现形式和传达方法。高山流水就是高山流水,既然你不能令下里巴人变成高山流水,也就不能要求高山流水谱成下里巴人。所以,人以群分,各有各路。子期死,伯牙宁可选择破琴绝弦。

孟子说,所以说,这事没法儿降低标准。你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可知。

高明的木匠被称为大匠。大匠不会因为笨拙的徒工而改变和废弃绳墨。绳墨,就是制器的规则。不是不想改,而是成法所在,不可得而改。

羿不会因为笨拙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彀率,拉满弓,这是射箭的基本规则,羿不能舍此而教,弟子不能舍此而学,这事儿没有迁就的余地。

大匠和教人尚且有一定之法,更何况君子立教,非曲艺可比,又岂可丢掉一定之则而图循人呢?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尽心篇》南怀瑾讲述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694,尽心章1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