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堆:第一个片段

王肃,生活在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出身于琅琊王氏,就是出过王导、王羲之的那个琅琊王,唐代刘禹锡写“旧时王谢堂前燕”的那个琅琊王。王肃自小聪敏,博览典籍,曾任南齐秘书丞,南齐内争时其父兄都被齐武帝所杀,他北逃入魏。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对鲜卑族的汉化进程正如火如荼,因出身礼乐簪缨之家,又博学多识,王肃立刻受到孝文帝的破格优遇,主持改革北魏礼仪典章制度,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王肃历任大将军长史、尚书令、扬州刺史等职,景明二年(公元501年)死于寿春,年仅三十八岁。

这是冷冰冰的政治史上讲到的。

记述北魏时期洛阳佛寺兴衰和人物故实笔记的文学名著《洛阳伽蓝记》,有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肃在江南之日,聘谢氏女为妻,及至京师,复尚公主。其后谢氏入道为尼,亦来奔肃,见肃尚主,谢作五言诗以赠之。其诗曰:“本为薄上蚕,今作机上丝。得络逐胜去,颇忆缠绵时。”公主代肃答谢云:“针是贯线物,目中恒任丝。得帛缝新去,何能纳故时?”肃甚怅恨,遂造正觉寺以憩之。

王肃在南齐时,曾娶谢氏女为妻,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的那个“谢”(陈郡谢氏),二人育有一子二女。

但南北战事吃紧,王肃当年只身仓皇出逃,与家里断了联系。

在北魏工作几年后,孝文帝把自己孀居的妹妹彭城公主嫁给他。万没想到,这边王肃接受了新的婚姻,那边,原配夫人假扮成尼姑,千辛万苦携儿女来北方投奔。

谢氏也万没想到久别重逢的王肃居然另娶他人,震惊之下,她用汉人一贯委婉含蓄的方式写了首诗:

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得路逐胜去,颇忆缠绵时。

“丝”谐音“思”,把不大好直接说出口的感情写在诗里,你看到了,会明白我的思念吧。

但王肃并没有回答,彭城公主代答了一首:

针是贯线物,目中恒任丝。得帛缝新去,何能衲故时。

她以“丝”答“丝”,针上的新丝已经缝了新帛,哪能再去衲旧衣。

谢氏与王肃复合无望了,对她如何安置,就成了问题。

王肃遗憾而又愧疚,为谢氏造了正觉寺,让谢氏以女尼的身份住了进去,谢氏也很郁闷,假扮尼姑本是无奈之举,没想到丈夫找见了,自己却真出了家。

哭笑不得。

之后没多久,王肃去世了。

谢氏的儿子王绍继承了王肃的昌国县开国侯爵位,女儿王普贤后来做了宣文帝的贵华夫人。

彭城公主无后,回宫廷终老。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纸堆:第一个片段)